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5月05日
總統參加第五屆全國「慈悲楷模」暨「義工媽媽」頒獎大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第五屆全國「慈悲楷模」暨「義工媽媽」頒獎大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本人很高興能夠參加中華道統慈惠協會為慶祝九十年母親節所舉辦的第五屆全國「慈悲楷模」暨「義工媽媽」頒獎大會。首先,對各位得獎人表達由衷的賀意,並藉這個機會對所有致力於社會服務工作的團體及個人,表達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社會的祥和與安定,是國家進步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增進國民生活福祉的主要關鍵。「慈悲楷模」與「義工媽媽」選拔表揚活動,有激勵國人見賢思齊,樂善惠群,具有導引社會風氣,促進團結和諧的重大意義。各位榮獲表揚的慈悲楷模與義工媽媽均具有令人感佩的優良事蹟,不僅疼惜自己的家人,更發揮了傳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協助社會上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使他們都能得到較完善的照護。這種擴大層面的人性關懷,不但充實自己的生命,也為我們下一代的品德教育立下了良好典範,更為社會注入了溫馨的暖流,所以我們提倡「志工台灣」。而最令人欽佩的是,各位的作為是發自於心甘情願,並非出於某種義務,聯合國把新世紀的第一年—就是今年,定為「國際志工年」,也就是體認到,這樣的善良,必定是人類社會向上提升的力量。
隨著社會多元與開放,政府的施政工作項目日益艱鉅,尤其在「政府力量有限,民間力量無窮」的現實下,正有賴社會志工的投入參與,結合大家的力量,經由民間團體、公益團體、志工團體的推動,有效整合及靈活運用社會服務資源,健全社會服務的工作體系,也就是發揮民間無限的能量,彌補政府有限的力量,為政府施政提供強大的助力。
志工服務展現「甘願做、歡喜做」的慈悲喜捨精神,志工台灣是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當前政府除了致力推動經濟發展,建構法治社會,提升人權保障外,同時也積極從事教育改革,並加強各項人文建設,期能豐富精神內涵,激勵人性光輝,重建充滿人文關懷的和諧秩序。希望大家能繼續散播仁愛的種籽,讓更多人心動、感動而行動,為我們良善社會的願景著上柔和的色彩。
在這裡,我要先向在座的各位媽媽、全國的媽媽,致上母親節的祝福,並再度恭賀各位得獎朋友,感謝所有的志工朋友。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