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5月07日
總統參加全國工業發展會議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第四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第四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於今天舉行,本人很高興能應邀出席,與各位工業先進齊聚一堂。各位都知道,目前正是全球經濟局勢快速變遷、國內產業結構急速轉型的關鍵時刻,今天我們為研擬規劃台灣工業前進的方向而聚集在此,可說每個人都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若干年後,我們的子孫,是會忽略、遺忘我們在此所說的話,還是他們會記得,在這一次會議中,台灣的產官學界,遠離違背現實的樂觀與悲觀,冷靜面對嶄新的經濟版圖,從台灣現有的基礎出發,而為打造新的台灣優勢,建立起堅實的基礎,一切都決定於我們的作為與努力。
凡是關心國家前途的人,一定都瞭解,世界經濟改變了,台灣也必須改變;產業要發展,人民要就業,打造新台灣優勢,是我們唯一的出路。而要打造新的台灣優勢,就必須以全球市場為考量,以全球競爭力為導向,讓傳統和新興產業都衍生出更多新的企業與工作,找到台灣在新經濟版圖中的定位。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海島國家,但我們卻不能因此拘泥於自我矮化的島國心態。我們應該謙虛地向我們的祖先學習,用無畏的意志、開闊的心胸,把海洋作為前進世界的平台。回顧歷史,從荷蘭、西班牙殖民時期開始,台灣就積極參與興起中的世界經貿體系。事實上,台灣開發的歷史,就是新興產業擴張的歷史,就是國際貿易發展的歷史。由樟腦與茶葉的出口開始,先民一代接一代,承先啟後,艱苦奮鬥,使台灣的新興產業接續而生,今日終於成為屹立世界資訊產業的重鎮。在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時代,時空的觀念調整,國界的分野日益模糊,台灣更沒有理由自我限制。台灣的影響力不是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台灣絕對有條件,有能力,在新時代中成為世界經濟舞台中不容忽視的力量。
我們的祖先,從來不曾為了迴避未來的挑戰,而沈溺於昨日的光榮。我們的祖先們明白,不同的階段情況,呈現不同的機會與困難,要求著不同的觀念與作法。以往,我們憑藉著人民刻苦勤奮的打拼,與靈活彈性的企業經營手法,走上了世界舞台,現在,如果我們自滿於此,甚至連保持既有的優勢,都將變得不可能。過去幾年,相對於其他國家的進步,台灣產業調整的步伐,的確顯得緩慢。不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為何,當世界經濟情勢波雲譎詭、晦暗不明的時候,我們正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瓶頸。
用昨天的營運模式,用昨天的技術與產品,不可能贏得明天的競爭。要突破產業調整的瓶頸,我們就不能倚靠麻醉藥,只求暫時抒解苦痛。經濟再生,沒有萬靈丹,也不可能不勞而獲。政府有信心,也有決心從事一切必要的改革工作,針對阻礙進步的積習,一一對症下藥,並且在制度上力謀創新求變,掌握機先。因此,這段時間以來,本人一再強調,要以「三大優先」-「台灣優先、經濟優先、投資優先」-來塑造產業創發需要的環境,揚棄消極的管制與不當干預,認真檢討土地、勞力、法令、基礎設施、行政效率等投資條件,創備具國際競爭力的優質投資環境,讓企業「近者悅,遠者來」。本人願意再次重申,在提供企業良好經營環境的競賽中,政府應該要有與其他國家一較高下的雄心與膽識;過度依賴僵化的管制手段,只會扼殺台灣企業的活力與競爭力。本人確信,創備具國際競爭力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造就具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使台灣蛻變體質,變成經濟先進國家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在全球激烈的經濟賽局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中,總有那麼一些關鍵的時刻,因為前瞻的眼光與堅忍的毅力,就這麼瞬間開啟了通往未來的大門。現在,是我們攜手共創新台灣優勢的時候了!本人深信,經由這次的會議,我們必然可以為迎接世界的變化與明天的挑戰,做出更好的準備與成績。僅再次祝福大會成功,各位身體健康,事業進步、繁榮。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