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副總統今(18)日下午接見第22屆「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傑出志工獎得主,肯定得獎同學運用自身能力,發揮愛心的精神,並期許大家未來都能持續保持愛心,給予社會上需要照顧及關懷的人,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向今年30位傑出志工獎得主表達歡迎與恭喜之意,並表示獲獎同學不僅在繁忙的課業當中應付自如,也運用自己的時間,發揮創意、能力與熱情,在臺灣需要幫助的角落展現愛心,令人欽佩。
副總統提到,這段時間COVID-19侵襲全球,臺灣也不能倖免,好在全國人民大家都非常團結合作,支持政府的防疫政策,再加上醫護人員勇敢的站在第一線,國內受到的衝擊相對其他國家是比較小。不過對學生上課的影響其實非常大,在這個狀況之下,同學們仍然不改以往樂於助人的胸襟,持續發揮愛心,更加值得肯定。
副總統指出,今天有來自花蓮的潘柏安同學,他曾受過世界展望會的幫助,運用自己寶貴的時間,並號召社區內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志工團隊,在社區內給予部落的孩子課後輔導、族語教學;也為社區內的獨居老人舉辦各類暖心活動等。相較一些大企業的捐助,看起來不是那樣顯著,像潘同學在社區內默默幫助,這份愛心更是不容易。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在座的陳昀昀同學也非常了不起,雖然她聽力有些受限,但是書法寫得很好,利用書法的專長研發自製窗貼,避免鳥類窗擊產生意外。副總統認為這也是發自愛心,運用自己能力所展現出來的志工行為,並且引起大家效法,進而達到保護動物的目標。
副總統強調,每一個同學的事蹟都很值得稱許,才能獲得「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無論是基於對人性的關懷、對環境的保護,或者是對動物的照顧,都非常值得稱許。
副總統談到,因應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及包括工業4.0、人工智慧、物聯網、AR、VR等新興科技的出現,人際之間的關係產生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後疫情時代,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減少,但在網路上的聯繫會加強,也因為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變疏遠,很多社會問題會產生,或者加大貧富差距。因為科技帶來成就的人很多,但因為科技造成生活困難的人也不占少數,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要讓社會變得更和諧,大家要發揮愛心與包容。
副總統稱許同學們的行為對社會或是個人都非常有意義,祝福大家未來的人生都很順利,不論在任何時候都能持續保持愛心,給予社會上需要照顧及關懷的人。
訪賓一行由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