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全程參加由「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所主辦的「海洋科技研發之展望」研討會。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台灣位處溫帶與亞熱帶交界處,東邊有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邊有世界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南邊有世界最大的群島—東南亞群島,由於位居上述三大匯聚之點,因此台灣的土地面積雖不及全球的萬分之一,但其涵括的物種卻佔了全球物種的十分之一。
副總統進一步提供以下數據供與會專家、學者參考:
--台灣土地面積為三萬六千平方公里,領海面積卻五倍於陸地;
--台灣海岸線長達一一四三公里,目前有高雄、台中、基隆、花蓮四大國際商港,蘇澳、台北、安平三輔助港,麥寮、和平兩工業港,並有一百五十多個漁港;
--台灣從事遠洋漁業的人家有六千多戶,人口約二萬人,總產值為四百八十九億;
--從事近海及沿岸漁業人家有八千四百多戶,人口約十七萬七千人,總產值為四百二十二億;
--台灣漁業總產值在世界排名第十七,遠洋漁業總產值則排名第六。
副總統指出,台灣四面環海,理應重視海洋的開發,但過去一直以大中原來看台灣這個邊陲的小海島,再加上海防管制嚴格,甚至把高污染的工業置於沿海,使台灣原有的海洋性格遭到扼殺,大家目光如豆,為有限的土地你爭我奪,卻忽略了朝海洋去開發,希望今天與會的專家、學者,就海洋科技研發深入探討,以改變台灣未來發展方向的歷史,期能讓台灣像過去希臘群島一樣,將創新的海洋文明遠播四處。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海洋的開發充滿了挑戰和創意,然而目前中央政府並無專責機構,僅依賴國科會、漁業署、水產試驗所及海洋、中山、台灣等各大學,希望大家再接再勵,全力促成國家級、中央級的海洋開發專責機構誕生,以早日實現海洋立國的共同心願。
與會專家、學者也都認為,政府除了將台灣建設成為「綠色矽島」外,也要把五倍於陸地的領海涵納進去,積極進行研究與開發,把台灣也建設成為「藍色寶島」,並加強魚產加工技術的提昇,未來透過世界貿易組織,將台灣高品質的魚產行銷全世界。為此,大家一起於會中連署,促請政府早日成立中央級的專責機構,來統籌規畫有關海洋開發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