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創新產業價值、多元經貿布局、提升投資動能、發展永續能源 讓台灣在新常態下的經濟復甦之路走得更為平順
賴清德副總統今(5)日上午以錄影方式為「2021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致詞時指出,面對後疫情時代因疫病傳染、極端氣候、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因素,加上工業4.0帶來的衝擊,台灣唯有持續創新產業價值、進行多元經貿布局、提升投資動能、發展永續能源,才能夠在全球經濟重新啟動的關鍵時刻,搶奪先機,迎接新局,讓台灣在新常態下的經濟復甦之路走得更為平順。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榮幸透過錄影方式,參加「2021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開幕典禮。首先,我要代表蔡英文總統對主辦單位經由一系列的活動與研討會,提升金融從業人員的財經素養,並加強投資者教育及保護意識所做的努力,表達由衷的感謝與敬意。
根據台灣金融研訓院今年最新的調查,台灣民眾對金融服務和商品完全不了解的比例高達3成6,稍微了解的也只有3成7,且整體金融素養偏低的民眾更將近8成。如何提升台灣民眾的金融理財素養,已經成為政府與民間教育機構不得不正視的重要課題。
因此,對於今年的論壇,從總體經濟到金融市場發展、從金融創新到投資策略、從ESG關鍵報告到企業永續投資、再從理財教育到樂活退休,更重要的,還把焦點放在後疫情時代全球新經濟型態與新金融市場的發展,邀請國內外頂尖專家,透過演說與論壇,幫助民眾健全財務管理知識,並共同思考「新常態下的經濟復甦之路」,我要再次向主辦單位表達最高度的敬佩。
這次COVID-19疫情對全球的衝擊既深又廣,不僅加速、加大了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組,改變世界經濟板塊的結構,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消費型態,而這些改變,對台灣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由於世界各國已陸續鬆綁防疫管制,經貿活動持續增溫,因疫情而帶動的宅經濟、遠距商機及數位轉型商機依然保持相當的動能,加上出口暢旺、投資強勁等有利因素,相信今年台灣的經濟仍然可以穩健成長。
面對後疫情時代因疫病傳染、極端氣候、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因素,再加上工業4.0帶來的衝擊,我認為台灣未來唯有持續創新產業價值、進行多元經貿布局、提升投資動能、發展永續能源,才能夠在全球經濟重新啟動的關鍵時刻,搶奪先機,迎接新局。
尤其在美中對抗不斷加劇的經貿結構下,多元布局越來越重要。蔡總統上任後,不斷透過相關政策,讓台灣的生產據點與市場不要過度依賴單一國家,讓貿易夥伴與投資地點更多元布局,其中,申請加入CPTPP,就是台灣全球經貿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主要會員國對台灣申請加入CPTPP都持有正面的評價,國發會也評估,如果台灣能順利成為CPTPP會員國,對台灣GDP最高將有2%的貢獻。
台灣位於亞太經貿樞紐,人才素質優良充沛,創新動能強勁,加上具有智慧財產權、資安保護完善等優越條件,很多國際企業包括微軟、Google、ASML、思科等紛紛加碼投資台灣,來台灣設立研發中心。藉此機會我要呼籲所有投資者,在全球經濟重新啟動的關鍵時刻,一定要加碼投資台灣。
另外,面對國際減碳與永續發展的趨勢,政府也正以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為方向積極推動零碳再生能源的發展,務必要將減碳挑戰化為產業投資、創造就業的新機會,為台灣永續發展找出新方向。蔡總統已經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台灣將如同全球多數國家一樣,務實規劃2050淨零排放的轉型路徑。
當然,這絕對不是一條簡單的路,需要各方面條件的配合。為了因應全球資本市場日益重視ESG的趨勢,我擔任行政院長時,就指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訂定「台灣永續發展目標」,也核定了「綠色金融行動方案」,由金管會及相關單位與台灣金融界共同合作,加強授信、投資,做為綠能產業的後盾,希望台灣綠能產業能夠應運而生,同時順利推動台灣的產業升級,引導台灣經濟邁向永續發展。
在政府與業者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經展現初步成果。2020年底彭博社的調查,台灣企業在「ESG揭露透明度」方面,高居全球第三,超越香港、南韓、新加坡與日本。截至2021年7月底,國內投信發行22檔ESG主題基金,規模也超過新臺幣1千億元,而綠色債券發行累積已經高達65檔,總額突破新臺幣1,700億元。
與會貴賓通通都是對金融創新與永續發展議題有深入了解的專家,我希望大家為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積極發揮影響力,投資台灣、協助台灣克服各種挑戰,成功轉型,為台灣創造多贏、互利、共好的局面,讓新常態下的經濟復甦之路走得更為平順。
最後,敬祝論壇活動圓滿成功,各位貴賓與觀眾身體健康、平安順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