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5月24日
副總統接見「鹿窟事件」受害人及家屬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接見「鹿窟事件」受害人及家屬,對於他們終獲平反,並獲得冤獄賠償表示欣慰。
副總統表示,日前看到電視上有關「鹿窟事件」的專題報導,相當關切受害人的遭遇,所以今天特別接見他們表達慰問之意,同時也感謝邱晃泉律師所提供的協助。
副總統也感慨地表示,過去有許多迫害人權的事件,上午在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聽證會上,就聆聽了一位台籍老兵悲慘的遭遇:六十年前一位台中縣民羅登輝,被日本徵召當軍伕,日本投降後,被強制納編為國民政府軍,國共內戰時,海南島淪陷又被收編為共軍,文革期間他因當過日軍、國軍、又是台灣人,所以被視為反革命分子而遭判刑;一九八八政府開放大陸人士來台探親,這位年已七十二歲的台籍老兵,費盡千辛萬苦與在台灣的兒子取得聯絡,並安排在香港會面,希望返台定居,但卻因不符年滿七十五歲的規定,最後只能再回到江蘇,抱憾以終。
副總統說,這只是人間悲苦遭遇,特別是人權遭到威權統治無理的侵害事件的代表性例子。如今鹿窟事件受害人冤情得以洗刷並且獲得賠償,是新政府人權立國的重要指標之一。
鹿窟事件受害人陳久雄等人也表示,當年他們只是在山中務農的純樸村民,無辜被牽連匪諜案,整個村子遭到清查,村民不是被抓去坐牢,就是被槍決,皆未經過合法的審判程序,如今他們的冤情獲得平反,要感謝所有曾經關懷及幫助過他們的人,讓他們多年黑暗的日子得以重見光明,現在他們雖然獲得國家賠償,但仍盼望政府能撤除戶籍資料中曾遭判刑入獄的註記,否則對受害人及家屬而言,將是永遠的污點。
副總統則強調,鹿窟事件不應被遺忘,必須妥善保存、完整紀錄,因為這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她也建議受害人及家屬在獲得賠償後,能提列一部份金額成立基金,彙整所有受害人的親身經歷,以口述的方式編輯成書,保存史實,讓年輕的一代,瞭解這段台灣人用生命和血淚寫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