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0年05月10日
總統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發表演說 呼籲全球民主夥伴團結合作 守護共享價值、確保區域安全及穩定
總統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發表演說

蔡英文總統今(10)日在「民主聯盟」(Alliance of Democracies, AoD)舉辦之第四屆「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視訊會議發表演說。

總統指出,威權國家勢力的擴張使民主價值遭受威脅,全球民主夥伴必須團結合作,共同守護自由、法治、人權等共享價值,確保區域的安全及穩定;此外,透過與國際合作夥伴協商雙邊投資協定,不僅有助確保彼此供應鏈安全無虞,也能保護我們在地緣政治上及經濟上的共同利益。

 

總統錄影演說內容為: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參加第四屆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首先感謝民主聯盟創辦人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再度邀請我與會發表演說,也謝謝各位一直以來力挺臺灣,支持我們的民主生活方式,我們一定會和大家共同努力強化全球的民主。

上次會議後,世界已更警覺到威權國家的危險性,他們為了擴張勢力,四處分化我們,侵蝕我們的自由。

就在今年三月,民主聯盟與今天峰會的一些貴賓因為捍衛人權而遭到制裁。

然而,面對共享價值遭受挑戰,臺灣和民主聯盟及所有捍衛自由的人士始終都會站在一起。

過往的經驗及歷史教訓告訴我們,面對威脅,我們絕對不能沈默以待,或置若罔聞,否則只會讓那些企圖破壞我們價值觀的人更加肆無忌憚。

維護民主、和平和穩定是我們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我們必須攜手強化全球民主聯盟,守護自由、法治、人權和表達異議的空間。

臺灣因為堅持自由民主,已成假訊息攻擊、經濟脅迫、甚至是軍事威脅的標的。

許多國際人士擔憂,上述的反民主伎倆可能引發衝突,特別是在印太地區。

我國政府充分明瞭區域安全所遭受的威脅,因此積極強化國防戰力,捍衛民主。此外,臺灣也和全球夥伴密切合作,共同確保區域的安全及穩定。

我要向各位保證,我們會克盡己力,無論是外來的侵略,或是疫情的挑戰,都不能動搖臺灣強韌的民主制度,但也要在此呼籲,全球的民主國家務必時時警戒,團結一致。

威權國家正在利用COVID-19疫情,企圖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秩序。我們已經看到,有些政權試圖掌握重要資源來操控其他國家。因此,我們勢須合作,以確保我們的供應鏈安全無虞,並維護全球經濟秩序。

今年三月,我們和歐盟共同辦理了「台歐盟供應鏈合作線上論壇」。臺灣將繼續與歐盟及其他民主夥伴攜手,打造出更堅韌的關鍵物資供應鏈,包括半導體和醫療用品等。這樣互惠透明的合作,是我們共榮的關鍵。

正當我們努力抗疫的同時,也有責任幫助在此一全球危機中受到重創的朋友們,這亟需國際合作,也正是臺灣可以幫忙的地方。臺灣防疫有成,但也從未忽略民主自由。

我們有幸在世界各國政府機關、媒體及組織,都有許多朋友肯定我們的抗疫成果,看見臺灣能對世界做出貢獻。尤其要感謝各國議會友人,超越黨派一起為臺灣發聲,呼籲國際社會「讓臺灣幫忙」。

世界衛生大會及其他國際論壇長期排拒我們的專家和政府官員,剝奪了臺灣與國際社會分享經驗的機會。儘管如此,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臺灣依然致力幫助有需要的國家。

如今欣見民主國家團結捍衛共享價值,我們深受鼓舞,也期待今年稍晚美國拜登總統倡議的民主峰會,以及英國主辦的七大工業國峰會,共同強化經濟合作。這些峰會在民主政體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此刻,尤顯重要。

美國向來是我們主要的國際合作夥伴。臺灣、美國和其他的全球合作夥伴,藉由「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等平台,在公共衛生、氣候變遷、婦女賦權,以及其他許多重要議題上,深化合作。

感謝歐洲各地朋友對我們的支持,近年來臺灣與歐盟關係顯見長足的進展,相信現在是我們協商雙邊投資協定的時候了。雙邊投資協定不僅有助確保供應鏈,也能保護我們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上的共同利益,並向外界傳達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我們的夥伴關係,以及彼此利益所繫的共同價值。

臺灣的民主是所有反抗威權統治的人們犧牲奉獻所爭取來的,我們歷經漫長努力才得享今日的自由,所以,無論如何絕不能妥協放棄。如今自由與民主再次遭逢威脅,國際社會務必齊心協力,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唯有全球民主國家團結合作,才能凝聚出更強勁的良善力量。我由衷相信,民主聯盟將以普世價值,繼續引領全人類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主辦單位「民主聯盟」是丹麥前總理、前北約秘書長Anders Fogh Rasmussen於2017年成立的非政府組織,該聯盟於2018年召開首屆「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藉鏈結全球民主社群成員,推動全球民主化運動的目標。透過各國政要、學者專家及民運人士的參與,該峰會近年已成為強化民主論述的重要國際論壇。

2021年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於5月10日至11日以實體及視訊混合形式舉行。高峰會吸引國際企業高階主管,政治領導者,活動家及其他支持民主者與會,共同討論全球民主、美國領導及後新冠疫情復甦、科技及民主信任等全球重要議題。包括斯洛伐克總統Zuzana Čaputová、丹麥外長Jeppe Kofod、委內瑞拉過渡總統Juan Guaidó、歐盟執委會副主席Věra Jourová、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暨勞工代理助卿Lisa Peterson、美國聯邦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Adam Schiff、烏克蘭副總理Olha Stefanishyna,以及來自澳大利亞、日本、英國、美國、丹麥等各國政要、科技界領袖及香港民運人士,也以實體、錄影或視訊方式與會。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副總統接見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團 盼與印度持續深化合作 建立堅實多元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問團」時表示,臺灣與印度正迅速建立堅實且多元的夥伴關係,期盼雙方持續在科技、投資、經濟及人才等領域合作交流,深化兩國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問團」來訪。並表示,臺灣與印度的關係處於令人振奮的起步階段,雙方正迅速建立橫跨科技、投資、經濟等領域,堅實且多元的夥伴關係。 副總統表示,印度有豐沛的人力資源,部分印度人才也為臺灣的經濟帶來貢獻,同時臺灣許多企業將印度視為重要的投資據點。在文化方面,許多臺灣民眾也與印度有宗教上的連結,會前往印度朝聖,很高興雙方有如此多元的夥伴關係。此外,以戰略角度而言,儘管臺灣與印度的交流已有許多進展,但相信仍有很多空間可以繼續努力,期盼持續深化兩國夥伴關係。 訪團一行包括戰略與防衛研究所榮譽研究員莫瑞佳(C. Raja Mohan)、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德里分部主任馬卡士(Akshay Mathur)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副總統感謝「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團協助處理臺灣韌性議題 盼持續強化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訪問團時表示,「韌性」是賴總統非常重視的優先施政項目之一,感謝訪團致力於協助找出臺灣韌性不足之處,並提出解決方案,期盼持續攜手合作,強化臺灣韌性。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團到訪,並表示,自擔任副總統後,這是第三度與「保衛民主基金會」團隊會面,感謝大家致力於發掘臺灣在韌性方面的不足,並協助提出解決方案。 副總統表示,「韌性」是政府非常重視的優先施政項目之一。賴總統上任後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並推動多項相關工作,這絕非一項輕鬆的任務。臺灣每天面對的各項挑戰不斷提醒「韌性」的重要性,包括近期南臺灣因颱風引發的災害,以及電網穩定、能源輸送及通訊系統所面臨的壓力等,這些挑戰不是只在極端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也是臺灣面對日常氣候變遷與自然災害時反覆出現的問題。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訪團對這些議題的關注,並與臺灣攜手合作尋找相關解方。 訪團由白宮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率領,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總統接見美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團 期盼深化臺美戰略經貿夥伴關係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訪問團」時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與生活。並表示,臺美進一步深化戰略經貿夥伴關係,不但有助加強彼此與理念相近夥伴在關鍵及創新科技的合作,也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符合臺灣、美國以及所有民主夥伴的國家安全利益。並盼未來臺美透過更多交流合作,一起讓民主更深化、更穩固。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保衛民主基金會」組團來臺訪問,也很開心再次跟許多臺灣的老朋友見面。並表示,在美國華府的智庫中,「保衛民主基金會」占有重要地位,除了推動與美國國家安全相關的研究,也經常透過提供政策建議及專家報告,積極落實「保護民主價值免受極權主義威脅」的宗旨。感謝「保衛民主基金會」長期關注臺灣,不斷提升對臺灣防衛及社會韌性議題的重視,也希望各位專家學者針對這些議題提供臺灣最好的建言。 總統指出,近年來中國持續增加在東海、臺海、南海周邊區域的軍事行動。威權主義的擴張不僅改變國際安全結構,也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空前挑戰。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以及重視人權的生活。 總統進一步表示,當前臺灣除了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也將善盡國際社會一員的重要責任,臺灣將持續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與全球民主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促進世界的繁榮與發展。 總統提到,臺灣在科技供應鏈的關鍵角色,世界有目共睹,除了半導體產業,還可以在其他關鍵技術領域強化與美國的合作,包括國防科技及人工智慧。臺美進一步深化戰略經貿夥伴關係,不但有助加強彼此與理念相近夥伴在關鍵及創新科技的合作,也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符合臺灣、美國以及所有民主夥伴的國家安全利益。臺灣非常珍惜與大家的深厚友誼,期盼未來臺美透過更多交流合作,一起讓民主更深化、更穩固。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致詞時表示,訪團此次訪臺與臺灣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及社會各界共同合作,並有來自日本、澳洲及歐洲的夥伴,一起參與本週所舉行的兵推活動,以驗證對各種可能情境的假設,特別是當有人試圖恐嚇或脅迫臺灣及其他自由社會時,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博明先生提到,訪團成員對於參與這次桌上推演的臺灣團隊感到印象深刻,大家的創意與應變能力讓他深具信心,相信臺灣及臺灣的盟友將有能力嚇阻或因應任何形式的威嚇與危機。 最後,博明先生以中文說:「自由的國家在威權國家的威脅下,是創新、善用資源,而且有韌性的;自由的國家也有可信賴的朋友」,並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及期待進一步交流。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副秘書長林飛帆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29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訪團 盼持續深化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28日下午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訪問團,感謝該基金會一直與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追求民主發展;並盼未來持續深化合作,建立良好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長期以來與臺灣所建立的夥伴關係,並表示,數十年來「國家民主基金會」一直與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追求民主發展,並見證臺灣經歷政治轉型的過程,如今成為堅實、有活力且充滿生氣的民主體制。 副總統提到,在這個過程中,臺灣也成立「臺灣民主基金會」作為「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夥伴,期待未來不僅持續合作,也與「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夥伴機構—「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國際共和研究所」(IRI)深化合作。近年來,這兩個機構也已在臺設立據點,相信將成為強化臺灣民主的穩固基礎,也能將這些努力推展到整個區域。 最後,副總統也感謝「國家民主基金會」多年來透過「世界民主運動」(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及其他倡議,促成眾多全球合作夥伴參與的貢獻。 訪團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會長暨執行長威爾遜(Damon Wilson)率領,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