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5月26日
副總統參加「新政府新科技研討會—兩岸科技交流應有的控管措施」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在「新政府新科技研討會—兩岸科技交流應有的控管措施」中指出,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如果要立於不敗之地,唯有主導研發、自創品牌;而在面對中國大陸的挑戰時,則應採取生產中國化、行銷全球化、營餘台灣化的「三化」措施,以確保台灣的永續生存。
副總統呼籲全國產業界應共同集思廣益,面對中共的威脅,除了要做到根留台灣,也要做到MIT(Made in Taiwan),更要IIT(Innovated in Taiwan )。
副總統表示,自九0年至九六年間,台灣科技產業與國際接軌,成功地扭轉了產業大陸化的趨勢,但這幾年又開始逐漸轉向大陸投資,甚至連高科技產業也開始投入大陸,在考慮中共仍然對我不友善的情況下,「這種大膽西進的策略是否會以台灣的安危為代價」則是個令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副總統強調,凡事無法逆勢而為,中國大陸在本世紀或許將成為世界的工廠,投資大陸或許也是個趨勢,但如果我們能夠效法美日,在高科技的研發與產值上力求領先中國大陸,則我們將立於不敗之地。副總統說,「楜椒要辣,不必大」,談到兩岸科技交流應有的控管措施不如在高科技先立於領先地位,這或許就是我們最好的策略。
之前,副總統在出席「基因科技的倫理、法律與社會議題」研討會中表示,政府將在未來五年,每年投入一百億元研究經費發展生物科技產業,未來目標是每年成長百分之二十五,將帶動一千五百億元的投資,十年內成立五百家以上生技公司,提供二萬五千個就業機會。
不過,副總統在談到基因科技的未來發展時表示,科技的發展應加入人文、哲學、社會與法律等層面的思考,同時也要人民愛物,基因工程不應是與上帝爭,而是要秉持愛心與愛人為出發點,這樣基因工程的研究才會帶給人類更大的幸福。
在結束台北的緊湊行程之後,副總統中午將趕往高雄參加南屋北賣的一連串活動以及前往全國律師公會聯誼會致詞。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