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0年03月23日
出席三總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動土典禮 總統:表達政府對軍陣醫學的重視 未來強化地區長照需求
總統出席「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開工動土典禮」

蔡英文總統今(23)日上午出席「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開工動土典禮」時,針對昨日在屏東牡丹外海兩架F-5E戰鬥機事故,向殉職飛官羅尚樺中尉家屬表達最沉痛的哀悼,也已指示國防部,務必要全力搜救潘穎諄上尉,並且釐清事故原因。她也強調,今天興建的航空醫學大樓,除了表達政府對軍陣醫學的重視;未來建成之後,亦可強化地區長照需求,讓三總的醫療能量能更進一步成長。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松山分院院長高中錚進行「院務簡報」,隨後致詞表示,今天是三總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動土的日子。不過很遺憾,昨天在屏東牡丹外海,有兩架F-5E戰鬥機發生事故。其中,飛官羅尚樺中尉不幸殉職,潘穎諄上尉仍然在搜救中。國防部長邱國正上午代表她,前往臺東慰問家屬,也在現場指揮搜救工作。她已經指示國防部,務必要全力搜救,並且釐清事故原因。她也要向殉職飛官的家屬,表達最沉痛的哀悼。

總統說,事故讓人悲痛,但國軍官兵依然都堅守著崗位,包括今天在場的軍醫護同仁也是如此。長期以來,國軍醫院在承擔軍事體檢、選兵醫學、官兵緊急救護訓練等軍陣醫學的同時,也肩負有區域及支援偏鄉醫療、緊急救災的任務。

總統也說,剛才在高院長的簡報中,提到大家過去參與的醫療任務,從九二一地震傷者救治、成為SARS專責醫院,再到協助疫情檢疫,可說是無役不與。

總統接著指出,尤其這次疫情中,全國收容量最大的檢疫所,也是由松山分院的醫護人員支援。國軍醫院站在第一線的付出,更證明「人民的需求在哪裡,國軍就在哪裡」的可貴精神,大家都辛苦了。另外,松山分院更有空勤體檢、航醫鑑定的重要任務,所有軍醫護同仁都是幫我們維持飛行員健康,確保空防戰力的大功臣。

總統強調,今天興建的航空醫學大樓有兩個重要的意義。第一,表達政府對軍陣醫學的重視。軍陣醫學是要確保現役官士兵體能和安全戰力的重要指標,新建的航空醫學大樓,將會增加各項醫療設備投資,除了大幅提升醫療能量,更可以結合大數據,分析各項照護流程,強化研發、創新軍陣醫學的需求,提升國軍的醫療技術。

總統接著表示,第二,強化地區長照需求。臺灣已經邁進高齡社會,增加長者照護能量是政府非常重要的目標。未來,航空醫學大樓建成之後,新大樓將可發展成急重症治療院區,而舊大樓將做為慢性病醫療及長照機構。不僅可讓醫療項目分流,原院區的護理之家,也可以增強服務能量,造福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最後,總統除了感謝全體同仁的辛勞付出,也要請國防部務必督導相關單位,讓工程如期如質完工,讓三總的醫療能量能更進一步成長。

隨後,總統也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開工祝禱及動土儀式。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國防部副部長張冠群、國安會副秘書長陳文政、軍醫局局長陳建同、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及松山分院院長高中錚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30日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落實保衛國防安全核心價值 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防線
賴清德總統今(30)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5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期許晉任將官以人為本,落實「保衛國防安全」的核心價值,加強保防安全工作,共同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並期盼以更靈活、創新、務實的理念,發揮現代化軍隊的效能,增強整體國防實力。   總統致詞內容為: 恭喜今天晉任的將官。每一次的晉升都是各位長年努力與堅持的成果,同時代表了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我向各位和眷屬表達誠摯的祝賀,也期待大家以更高的標準,為國軍、為國家貢獻心力。 首先,我要恭喜陳俊源、孫立方兩位晉任中將。出身砲兵的陳俊源將軍,在任職43砲指部及砲訓中心指揮官期間,督導執行各項教學及備戰工作,不僅精進了砲兵的火力運用,更為我們的國防戰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孫立方將軍曾接受美國國防資訊學校公共事務軍官訓練,更於2024年獲選入該校名人堂,成為唯一入選的臺灣軍官,大家同感光榮。在擔任國防部發言人期間,針對國防政策都能精準研提輿情溝通與應處建議,展現高度專業素養和沉穩氣度,提升了國軍的整體形象。 我也要恭喜黃盈福、陳逸鴻、雷詠淇、楊永寶、江國顯、吳建冠、覃仁勇、林昇和、王石朋、李昌富、梁沅勝等11位晉任少將。 各位不論是在戰備演訓、衛勤醫療或是國防政務、指管通情、 遠洋巡護等領域,都全力以赴,讓我們的國防力量更強大。我要感謝在場每一位將軍在崗位上的努力和付出。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快速,臺灣更面臨了威權主義擴張所帶來的威脅,除了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侵擾,中共也不斷利用各種滲透行為,意圖竊取我們的國防機密,破壞國家安全。 今年3月,我針對臺灣面對的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了17項因應策略,與此同時,官兵警覺的提升也是關鍵。我希望各位將軍都能夠在各單位、部隊,以人為本,落實「保衛國防安全」的核心價值,加強保防安全工作,共同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 同時,我們要努力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政府除了持續進行國防改革、添購新式武器及裝備,我也期待各位將軍拋棄慣性思維,以更靈活、創新、務實的理念,發揮現代化軍隊的效能,增強整體國防實力。 最後,我要感謝現場的眷屬,因為各位的支持和包容,才能夠讓各位晉任將官全心投入國防事務。我要代表國人向各位表達最由衷的感謝。 再次恭喜各位,讓我們一起捍衛國家安全,守護民主、和平與繁榮。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忠龍、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及空軍司令鄭榮豐等均在場觀禮。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7日
總統出席健康台灣全國論壇 盼凝聚醫界力量 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下午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與醫界討論國家健康政策,期盼凝聚醫界力量,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他也邀請大家透過論壇參與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並提供建議,讓國家健康政策的推動更成功,也為民眾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總統致詞時表示,去年4月27日,他與醫界相約要每年相聚一次,討論國家健康政策。從那天起,他一直期待今天的到來,也感謝大家撥出寶貴時間出席會議。他是臺灣第一位具醫療背景的民選總統,時常思考如何團結醫界及社會各界,提升全國人民的健康福祉,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也希望臺灣的智慧醫療和智慧醫院成為世界的領頭羊,讓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讓世界擁抱臺灣。 總統感謝陳志鴻教授成立「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在全國舉辦5場分區論壇,也感謝全國各地的醫界朋友參與論壇,在去年第一屆「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中,提出「十大建言」與「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倡議。並指出,為了實踐這些目標,他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邀請來自全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參與,共同推動健康臺灣。 總統表示,政府積極將大家的寶貴意見納入國家政策並推動,以嘉惠全國人民。例如今年的健保總額相較去年增加531億元,如果加計公務預算,還會多181億元,實質成長率超過8%。期盼讓醫界有足夠的經費與服務空間,回饋在病人的健康福祉上,同時提高醫療從業人員的薪資及改善工作條件。 總統提到,從74年至今,癌症一直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5萬多名國人的寶貴生命被剝奪。因此,政府將癌症列為主要防治對象,擴大篩檢經費40億元,從28億元增加至68億元;同時推動基因定序檢測及精準治療,希望對癌症醫療有更好的幫助。另外,並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先編列50億元預算,未來也會持續編列。 談到醫藥韌性,總統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中非常重要的其中一項,就是要建立醫藥韌性。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中,包括藥品在內的許多商品,原料、設備、生產製造可能都在不同國家。基於兩岸的特殊情勢,國際社會建議臺灣應具備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觀點,尤其在藥物方面,對原料、製造、成品等都要有全盤規劃。這部分也會在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中討論並推動。 關於健保永續議題,總統表示,關心健保財務是政府的責任,行政院日前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利用歲計賸餘挹注健保及勞保基金,行政團隊會確保健保財務狀況不至出現問題。 總統強調,自古以來,醫療的精神就是「以人為本」。因此,健保體制下的醫療行為也不能脫離「以人為本」的精神。他也和大家分享他對健保制度的想法,可試行由各地區自行管理健保總額,不必再經由健保署核定,由該區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互相合作,推動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不僅能協助病人獲得妥適的醫療照顧,也有助於引進健康促進的概念,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 總統鼓勵醫界人士踴躍參加一年一度的「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他指出,這個論壇有幾項意義,第一,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讓醫界能發揮公民力量,參與政府決策及監督政策的執行。第二,展示落實健康台灣願景的決心,讓大家檢視過去一年政府作為,針對不足之處予以鞭策並提供意見,凝聚醫界的力量。 總統進一步指出,第三,過去30年來,醫療人員在健保制度下服務病人,獲得全國的肯定與支持,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過,健保制度仍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期待透過這個平台,讓醫界一起參與調整健保制度,相信借助醫界的智慧,能讓健保制度調整得越來越好。 總統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提供活動場地,讓大家有機會每年一度見面交流,也感謝大家的參與,期盼醫界人士經由「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提供意見,讓國家的資源透過這個平台,讓健康臺灣的推動更加成功,也為民眾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志鴻、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及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3日
總統視導慰問臺南榮家 盼世代傳承愛國、反共、服務的榮民精神
賴清德總統昨(12)日下午視導暨慰問臺南榮譽國民之家時指出,榮民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盼愛國、反共、服務的榮民精神在臺灣社會代代相傳;國人團結,國家才會安全,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臺南榮家及榮民服務處簡介,隨後致詞時表示,臺南榮家是他在臺南市長任內規劃,後續由黃偉哲市長與市府團隊,以及歷任輔導會主委及同仁共同努力,從新建到完成搬遷歷經多年,在去年正式啟用,且鄰近高雄榮總臺南分院,是落實「醫養合一」的榮民之家,提升榮民就醫和生活便利性。 總統指出,榮民過去在軍中一生戎馬,現在年紀大了,來到榮民之家,政府有責任照顧他們。過去榮民報效國家,現在國家照顧榮民,這是應該的事情。他期許輔導會同仁都能做好對榮民的服務,將他們視同自己的親人般照顧。 總統說,榮民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特別是榮民精神要在臺灣社會代代相傳。榮民精神:第一,愛國。過去榮民在臺灣不分族群,一起擋下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砲戰,守護臺灣,捍衛中華民國。他擔任總統後,於金門參加八二三戰役紀念活動時看到來自全臺灣的遺眷深受感動,也從他們的故事了解榮民愛國、保衛國家、犧牲奉獻的精神。有臺灣才有中華民國,而不分族群、團結合作才能守護臺灣。 總統提到,第二,反共。我們尊敬榮民,除了感念他們保家衛國的犧牲,更感念他們反共的精神。我們要阻止共產黨併吞臺灣,團結守護臺灣、捍衛中華民國,這就是榮民精神。 總統接著說,第三,服務。十大建設中有許多工程是榮民的貢獻,他們忠於國家,服從領導,參與國家建設,我們要延續這種服務精神,感念榮民對國家的貢獻,除了提供實質照顧,把他們當作家人,更要延續榮民精神,國人團結,國家才會安全,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最後,總統期許輔導會及相關單位都能好好照顧榮民,傳承榮民團結、愛國、反共精神,共同服務社會、建設國家。 隨後,總統視察「門診區」、「復健中心」及「療癒花園」的設置與使用現況,並與榮民長輩親切寒暄話家常,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情形。 包括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臺南市長黃偉哲、立法委員林俊憲、王定宇及臺南榮家主任王風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7日
總統肯定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得獎人守護兒童健康 期盼持續精進兒科醫療量能與品質
賴清德總統今(7)日上午接見「第十一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得獎人」,肯定得獎人對兒科醫療的貢獻與付出。並表示,政府積極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持續強化兒童各面向的健康照護,提升兒童重難症醫療照護量能。他也期盼與各界共同努力精進兒科醫療量能與品質,讓兒童們都能平安成長茁壯。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大家獲得「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並提到,還記得兩年前在總統府與上一屆的得獎人見面,今天很高興再次歡迎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率團到總統府,與大家一起相互交流。 總統說,他一直很欽佩吳董事長對兒童醫療的付出,不僅在23年前成立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更透過獎項鼓勵投入兒科醫療的專業人員,共同守護兒童健康,他要向吳董事長及基金會的夥伴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表示,這一屆共有6位個人獎和1組團隊獎。他要感謝所有得獎人的努力和貢獻,從事醫護工作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承擔。大家在崗位上盡心盡力,不但是臺灣兒童健康的最大後盾,更是兒童醫療領域中的優秀領航員,獲得這項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 總統指出,獲得終身貢獻獎的郭耿南教授被譽為「臺灣小兒骨科之父」,高齡85歲依然堅守診間、守護兒童的健康;中流砥柱獎的周弘傑醫師,24年來除致力於急、重、難、罕症新生兒的照護,也積極改善偏鄉及重症兒童的醫療服務;焦點貢獻獎的陳益祥醫師是全球葉克膜醫療先鋒,積極改善小兒心臟急重症患者的照護流程及醫療標準,貢獻良多;兒科新銳獎的洪華希醫師,排除萬難成立臺東兒保中心,制定兒少版驗傷機制及發展線上傷勢諮詢平台,對偏鄉貢獻非常大。 總統進一步指出,兒童護理獎的李依蓉護理長,堅守崗位服務東部兒童24年,提供全方位的兒童照護關懷,充分展現白衣天使的精神;同樣獲得兒童護理獎的范綱翔護理師,致力於提升兒童急重症轉運照護,並且將加護病房照護經驗延伸到全國。 總統說,在場醫療團隊獎的得主,則是由楊永立主任帶隊的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基因檢驗團隊,以創新的基因檢驗技術,推動精準醫療,為兒童提供最佳治療方案,提升兒童癌症治療成功率。他要再次感謝所有得獎人的付出,政府也會與大家一起努力。 總統提到,這幾年來,臺灣面對少子女化,兒科醫療照護人力分布不均、急重症醫療與需求複雜等各種挑戰。因此,政府積極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從2021年開始,建構三層級的兒童健康照護網絡,重要的策略包括完備周產期醫療照護系統,提升重難罕症照護能力與品質、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總統表示,這個計畫今年已經進入第二期,除了持續強化兒童各面向的健康照護,提升兒童重難症醫療照護量能,以及促進人才留任,也希望透過投入更多的資源,讓兒科醫療量能與品質,能夠不斷精進,讓兒童們都能平安成長茁壯。他也期待在政府與各界共同努力下,可以讓更多人重視兒童健康、為兒童健康而努力。 訪賓一行由衛福部次長林靜儀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9日
副總統出席藥師全聯會春酒晚宴 盼打造更健全的醫療環境
蕭美琴副總統今(29)日晚間出席「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春酒晚宴,感謝所有藥師夥伴在第一線守護臺灣人民的健康,更進一步將臺灣推向國際舞台。並表示,政府會持續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密切對話,讓藥師在臺灣社會發揮最大的價值及影響力,共同打造更健康、更安全、更健全的醫療環境。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榮幸受到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金舜理事長的邀請,與藥師先進們一同參與今年的春酒晚宴。黃理事長總是在各個場域積極為藥師權益發聲,不僅有專業、熱情與抱負,更具備執行力,是大家的最佳夥伴。 副總統談到,過去幾年,世界經歷了百年大疫,臺灣有藥師做為全民健康的守護者,令他十分感動。並提到,疫情期間他幾乎都在美國,對於政府及醫療體系提供人民的服務與照顧,深感與臺灣的落差。由此可知,全民的健康需要藥師、醫護人員、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每個角色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副總統指出,在面對登革熱、腸病毒及其他對人民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挑戰時,基層藥局也是地方政府的最佳夥伴。藥師長期做為社區健康防線最強韌的守護者,他要予以肯定,並再次感謝所有藥師夥伴。 副總統也提到,去年,賴總統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人民健康列為施政重點項目之一,逐步打造減少不健康餘命、增加健康餘命的臺灣,期盼人民更健康,臺灣也能接軌世界,這個願景需要藥師夥伴們的支持與協助。此外,面臨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的人口趨勢,以及複雜用藥等各項挑戰,更需要藥師夥伴站在第一線照顧人民。 副總統說,臺灣的醫療品質很好,疫情期間的醫療服務與基層團結共度難關的精神,更讓全世界刮目相看,將臺灣推向國際舞台。前年,成功爭取到亞洲藥學會年會在臺灣舉辦,吸引各國藥師來臺交流、學習,並進一步認識臺灣,這都是大家努力與奉獻的成果。 副總統表示,科技也是臺灣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政府提出「產業AI化、AI產業化」,將AI等各項科技導入百工百業,協助各領域持續進步與發展,並減輕大家負擔,相信臺灣的醫療品質也會更加進步。我們要繼續走在世界的前端,當世界的模範生,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副總統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新血加入藥師領域,讓藥師的專業持續提升與傳承。同時,政府也鼓勵藥師多元發展,參與產業研發、公共衛生、健保政策、藥品法規等領域,開拓更多職涯選擇,讓藥師的角色從「用藥管理者」升級為「醫療創新者」。 副總統說,目前大家對藥品方面還有許多建議與擔憂,政府會持續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密切對話,傾聽第一線藥師的聲音。無論在執業制度、待遇保障、職能認定或法規調整上,政府都會以最務實的態度,與大家共同思考、努力,讓藥師在臺灣社會發揮最大的價值及影響力。 副總統同時表示,今天的春酒晚宴,不僅是歡樂的聚餐,更是藥界同心為共同願景努力的機會。相信有藥師公會全聯會的專業引領、全體藥師的堅持與奉獻,以及政府的積極支持,一定能共同打造更健康、更安全、更健全的臺灣社會與醫療環境。最後,他再次感謝藥師夥伴們在第一線守護臺灣人民的健康,並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包括總統府資政吳樹民、國策顧問暨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國策顧問王政松、江錫仁、翁源水、陳永昌、黃銘得、立法委員王正旭、吳思瑤、李坤城、林月琴、林憶君、陳昭姿、衛生福利部長次長林靜儀、周志浩、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姜至剛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聴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