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6月05日
總統結束「合作共榮.睦誼之旅」返抵國門發表談話
  陳總統水扁伉儷及訪問團今天上午結束「合作共榮.睦誼之旅」返抵國門,總統並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發表返國談話。
總統談話內容為:
在外交部與全體駐外人員、代表團團員、工作人員以及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之下,為期十五天的「合作共榮.睦誼之旅」終於圓滿結束。儘管身體疲憊,我們卻是滿載而歸。
在出訪期間,阿扁身在國外,心繫國內。阿扁每天與國內保持密切連繫,充份掌握國內政經與兩岸情勢的變化。對於政府團隊的表現,阿扁在此要表達最高的敬意。對全國軍警及公教同仁伙伴,在出訪期間堅守崗位,盡忠職守,也要表達肯定與謝忱,同時對長榮公司提供安全與舒適的飛航服務,也一併表達謝意。
面對中華民國外交空間屢屢遭到中共打壓,阿扁這次的出訪讓國際社會了解到台灣政黨輪替的歷史意義與民主價值以及新政府執政一年來致力於維持台海和平與國內改革的成績與其中的困難。
在密集訪問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巴拿馬、巴拉圭和宏都拉斯等邦交國的行程中,阿扁接受了十一家國際媒體的專訪,國際傳媒對阿扁這次中南美洲行的報導更超過八百篇,即便是在美國紐約與休士頓的短暫過境,也引發國際高度的關注 ; 凡此都對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以及宣揚中華民國的民主價值與成就,發揮高度的宣傳效果。
個人認為,這次「合作共榮.睦誼之旅」完成了四大具體目標:
一、以台灣的民主成就作為與國際交往的資產
當部份人士質疑政府的外交政策能否擺脫「金錢外交」的舊方向時,阿扁要明確的向國人同胞說明,在與中南美洲友邦國家元首的會談中,我們所觸及的多半是對民主、自由普世價值的共同信仰以及私人情誼的交流。阿扁是以「博感情」的態度來贏得友邦元首的真情相對。各友邦國家元首對於台灣能夠在中共文攻武嚇之下順利實現政權和平轉移尤表敬佩,對訪團過境美國所受到的待遇,友邦也感到慶幸。
阿扁要強調的是,台灣民主經驗的移植是我們與國際社會交往的最大資產,也是台灣迄今仍然能夠深受國際欽羨之處,我們萬萬不可妄自菲薄,而應善用己身優勢,來協助友邦發展。
二、以台灣的經貿實力作為吸引投資與活絡經濟的動力
在全球經濟普遍陷入不景氣階段之際,國際間對於台灣的經貿實力仍抱持高度的肯定與期待。此行過境美國紐約與休士頓期間,阿扁各有兩次機會與當地主要企業領袖會談。他們對台灣的信心和興趣,更使阿扁決定以「全面招商、吸引投資、活絡經濟、創造就業」作為政府經濟政策的重大施政方向。
阿扁也要藉此機會向同行的工商協進會辜理事長、全國工總林理事長、全國商總王理事長、中小企業協會戴理事長、工業區廠商聯誼會黃理事長以及其他企業領袖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三、以加入區域性組織作為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基礎
阿扁此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參加在薩爾瓦多舉行的「第三屆中華民國與中美洲元首高峰會」。在會議舉行期間,阿扁和與會的其他六位總統、一位副總統和一位總理針對如何加強中華民國與中美洲友邦經貿關係與合作事宜進行廣泛的對話。在會後共同簽署的聯合公報中,各友邦元首一致支持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與會各國也獲致共識,一致支持台灣在未來成為「中美洲統合體」區域外會員與作為「北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對話夥伴。
在全球經濟逐步朝向區域性經濟體結盟發展的趨勢下,加入區域性組織不但是台灣延續經貿生存的命脈,更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而善用我國在南美洲邦交國巴拉圭作為台灣進軍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的門戶,同樣具有指標性意義。藉由我國在中南美的政經網絡,繼而連結北美洲自由貿易區,將構成我國經貿外交的新目標。
四、以「多元外交」作為凝聚朝野共識、拓展全方位外交的策略
此次中南美洲之行,阿扁有幸能夠邀請朝野立委、縣市長與企業領袖同行,大家雖然來自不同領域、甚至不同政黨,但全體團員均全力參與各項行程和活動,充份發揮了團隊精神,這也足以證明外交工作是超越黨派利益、凝聚朝野共識的領域。阿扁確信,隨行的團員都見證了政府一年來致力於穩定兩岸關係與鞏固邦誼所換來的成果。特別是隨行的立委與受訪國國會議員也進行密集的交流,與僑界的互動也非常熱絡,為「國會外交」再締下亮麗的ㄧ頁。同行的江綺雯委員也以其在宗教界的成就,為我國開闢「宗教外交」的途徑。三位縣市長也與各國地方政府首長進行廣泛的城市交流。此外,企業家與民間團體的參與,也為我國外交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彈性,使得「全民外交」與政府外交相輔相成。
最後,阿扁這次過境美國紐約、休士頓,在美方基於「舒適、安全、便利」原則的接待下,我們獲得有別於以往的「尊嚴」對待,不但有二十一位聯邦眾議員專程自華府前來紐約與阿扁會餐,更有包括參、眾兩院多數黨與少數黨領袖在內的二十位重量級議員以會面或透過電話表達對阿扁的歡迎之意。特別是當美國國會正為了減稅與教育等重大法案進行表決的關鍵時刻,還有那麼多關心與支持台灣與中華民國的議員們竭誠歡迎我們,誠屬難能可貴。而美國眾院多數黨黨鞭狄雷在休士頓熱情款待阿扁及訪問團牛排大餐與觀賞棒球賽,更是首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過境的兩個地主城市紐約市與休士頓市的市長都在不畏外界的壓力下與阿扁見面,而德州州長也透過電話與阿扁進行交談。
因此,阿扁在此也要向美國行政部門、國會以及各界友人表達最誠摯的謝意。阿扁深信,此次過境美國能夠符合我方的期待,成果較過去更為圓滿順利,主要是植基於政府一年來穩定兩岸、鞏固台、美關係努力的基礎上。阿扁也希望這次過境規格的提升,能為日後台、美高層建立良性互動的模式,因為這不僅象徵台、美關係的昇華,同時也代表美國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尊重。
而海外僑胞不遠千里而來,只為展現對訪問團歡迎的熱忱,最令阿扁感動。阿扁相信旅居海外的鄉親們都是協助政府拓展外交的最佳尖兵。
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捍衛國家的主權、尊嚴與安全,是阿扁的天職,也是義務,這也是阿扁在兩個星期內,馬不停蹄地走訪中南美洲五國與過境美國兩地的最大動力。即使一天最高紀錄安排了十六個行程,每天平均也有十二、十三個行程,阿扁都甘之若飴。為了善盡第一夫人的責任,內人也拖著不方便的身驅,陪阿扁走完全程。只要能夠看到外交有一些進展與突破,我們再苦再累都值得。
阿扁在出訪之前曾經強調,「台灣要站起來,中華民國要走出去。台灣不但要看得見全世界,我們也要讓全世界看得見中華民國。」對國際社會而言,「台灣」固然不是個陌生的名詞,國人同胞也都能在國際間通行無阻,但是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元首走出去」卻蘊涵特殊的意義;它除了彰顯中華民國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之外,更重要的是代表中華民國願以自身民主經貿成就與國際社會同心合作、共創和平繁榮的堅定意志。
外交工作需要全民共同努力,阿扁縱使再努力也是有限,全體國人才是政府最堅實的後盾,唯有穩定外交、兩岸以及國防安全等大環境,我們才能全力投入國內改革。阿扁誠摯請求大家一起攜手來努力、作伙來打拼,以不負國人的付託。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