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副總統今(4)日下午出席「2020天下企業公民獎頒獎典禮」,肯定獲獎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貢獻與付出,也感謝天下雜誌舉辦這個獎項,藉由良性互動,帶動臺灣的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副總統期盼臺灣的企業不分大小,都應落實社會責任,當企業落實社會責任成為常態,臺灣才能永續發展,企業才有辦法持續不斷的有競爭力。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所有得獎單位,因為這個獎是非常難得的殊榮。副總統指出,天下雜誌所舉辦的這個獎項本身就非常公正、客觀,審查程序也非常嚴謹,能夠得獎的公司,並不是依據公司的營業額或公司大小,而是第一,必須要符合公司的治理條件,也就是要公開、透明;第二,要善盡企業的承諾,不僅是對公司同仁的承諾,也要對消費者的承諾;第三,還要積極的社會參與,換句話說,要善盡社會責任、幫助弱勢,解決一些社會上面的問題,成爲一個公義的化身;第四,則是要永續環境,所以得到這個獎,真的是難得的殊榮。
副總統認為,得到這個獎項,是一種榮譽,也代表社會對公司的肯定,不僅是公司經營績效非常好,各個面向也都是符合社會的共同要求,他也再次恭喜獲獎企業。此外,他也要特別感謝主辦單位天下雜誌,多年來不僅從財經及培育人才出發,更用人文及歷史的角度提供給社會更寬廣、更深入的視野。天下雜誌已經是國人充實自己、打拚未來非常重要的知識寶庫,並且也善盡社會責任,舉辦這個獎項,藉由良性互動,帶動臺灣社會的企業,都能善盡社會責任。
副總統提到,今天勞動部許銘春部長在場,他相信政府的官員應該有很多單位的代表也在場。除了企業、天下雜誌或得獎的單位非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外,其實政府也持續不斷的推動。自2010年開始,金管會就要求資本額在100億以上的企業,每一年要繳交「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7年的時候,他把金額降低,要求資本額50億以上的企業每年繳交「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副總統說,金管會更進一步,要求金融單位在授信時要特別針對開發計畫,有無造成社會跟環境的衝擊,將此理念放入貸款與否參考的重要條件裡面。除此之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也有舉辦「臺灣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獎」。換句話說,大企業固然力量比較大,盡的社會責任比較強,但中小企業也應該要一起來,目的就是希望全國大家一起共同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
副總統認為社會責任之所以重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因為資訊科技化的年代,全球已經成為一個地球村,特別是工業4.0持續推動之後,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可以說「福禍相依,必須要強扶弱、多助少,有要補不足」,否則,如果我們持續不斷地讓強者更強、大者更大、有者更多,社會發生偏移的時候也會反撲,這不會是一個和諧的情況,也不會有助於企業的經營。
副總統接著說,第二個原因,這也是回應全球產業鏈的要求,若我們沒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特別是低碳,則沒有辦法持續保有競爭力。他也舉例,蘋果公司預計於2030年的時候,產品要「零碳」,也有很多國家明定在2050年的時候,要達到碳零排放。在這種狀況之下,如果政府沒有跟企業合作,往永續環境的方向努力,會讓企業在競爭力上面出現問題,因此政府鼓勵,而且是以身作則,鼓勵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其實是有助於全球產業鏈對永續環境的要求,「如果我們落實,企業就會更有競爭力」。
副總統進一步說明,第三,企業一旦落實社會責任,則有可能造成企業、社會跟環境的永續發展,這是符合每個人的利益,我們都應該要朝這個方向邁進。因此,他在擔任行政院院長任內,2018年修《公司法》的時候,他特別將「企業應落實社會責任」,納入至第1章第1條的條文裡,宣示臺灣響應國際社會的要求,也善盡我們的責任,大企業或是小企業都應落實社會責任,當企業落實社會責任成 為臺灣的常態,如此臺灣才有可能永續發展,企業才有辦法持續不斷的有競爭力,臺灣才有可能持續屹立不搖的發展。
副總統說,「企業公民獎」在今天頒獎,在昨天加利公司爆發違背良心的事情之後,更顯重要。有良心、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都應得到掌聲、得到鼓勵;違背良心、見利忘義的公司應要受到譴責,政府應該要嚴厲調查、依法嚴辦,絕不寬待,這樣社會才有可能持續不斷地前進。
隨後,副總統親頒「天下企業公民獎」予大型企業組得獎代表,肯定他們落實社會責任的傑出貢獻。
包括天下雜誌董事長殷允芃、社長吳迎春、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及勞動部部長許銘春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稍早,活動開始前副總統接受媒體聯訪,詢及中國製口罩混入口罩國家隊事,副總統回應表示,加利科技公司見利忘義,不顧國人健康,也不顧國家安危,政府應予以嚴加調查,並依法嚴懲,絕對不可寬待。
副總統認為,真正的國家隊,對國家貢獻很大,社會應予以肯定,政府也應予以獎勵。而在「加利事件」爆發後,更能顯得出真正「口罩國家隊」的重要性。他期盼大家繼續努力,因為武漢肺炎疫情還沒完全結束,我們絕對不可鬆懈,國家隊也不可解散,大家一定要群策群力、上下一心,讓臺灣持續保持安全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