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9年01月17日
總統:持續強化國防能力 讓國人對國軍有信心
總統主持「國軍重要高階幹部晉任布達授階典禮」

蔡英文總統今(17)日上午主持「國軍重要高階幹部晉任布達授階典禮」時強調,持續強化國防能力,讓國人對國軍有信心,看見國軍對「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的決心。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是徐衍璞中將晉任上將的授階典禮,首先要向徐上將表達肯定與祝賀。徐上將是第一位具有原住民血統的上將,不但努力工作,更不放棄學習,堅持不懈,考上淡江戰略研究所博士班。這種精神值得國軍弟兄姊妹們效仿。

總統提到,徐上將除了自我精進,也提攜後進,常常送書給部屬,鼓勵閱讀和充實能力,是一位為國軍培育人才的好將領。這次的拔擢晉任,就是肯定徐上將在職務上的卓越表現,以及對國軍的貢獻,這也代表徐上將在未來將要扛起更大的責任。

總統說,相信各界都看到,近年來,中共持續透過外交脅迫、軍事威脅以及滲透等方式打壓臺灣,分化國人、打擊民心士氣,弱化中華民國臺灣主權。我們除了團結國人,一致對外,更要持續強化國防能力,讓國人對國軍有信心,看見國軍對「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的決心。

總統期盼,未來,徐上將能夠秉持初衷,為國家貢獻更多心力,讓國軍戰力能夠更加堅強,守護國家。她相信,所有的族人也一定會以他為榮。

最後,總統再次對晉任的徐上將表達祝賀和嘉勉,也向徐夫人致上敬意和感謝。她說,因為徐夫人的支持,才能讓徐上將沒有後顧之憂,在崗位上盡心盡力,守護國家。「中華民國加油、臺灣加油」。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國防部長嚴德發、副部長張哲平、張冠群、參謀總長黃曙光、陸軍司令陳寶餘、海軍司令劉志斌、空軍司令熊厚基及國防大學校長王信龍等均在場觀禮。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2日
總統出席三軍士官新生聯合開學典禮 期勉精進本職學能 共同守護國家安全
賴清德總統今(12)日上午前往桃園出席「114年三軍士官聯合開學典禮」,期勉學員認真學習,精進本職學能,並發揮陸軍忠誠、海軍忠義、空軍忠勇精神,成為稱職的士官。同時再次強調,臺灣必須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以「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經濟韌性」、「與民主陣營合作」,以及「在對等尊嚴下推動兩岸交流,促進和平共榮」,共同努力守護國家,透過實力獲得真正的和平。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主持「三軍士官聯合開學典禮」,歡迎大家投入軍中行列,肩負起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也感謝家長的支持做為後盾,讓士官們無後顧之憂加入國軍行列。 總統提到,國軍是一個大家庭,在軍中不分官階大小,彼此都是兄弟姊妹,互相扶持成長,一起前進。國軍不僅同袍之間情感深厚,互相關懷,幾十年來,臺灣只要發生天災地變,都站在第一線幫助社會大眾。為展現對國軍的敬重,政府今年協調多家國籍航空國際線航班提供「軍人優先登機」服務,以及2萬多家商店提供現役軍人消費打折優惠。此外,每年都有團體赴軍中勞軍,顯見臺灣社會軍愛民、民敬軍的優良傳統。 總統表示,士官是專業軍人,更是部隊骨幹,除了是軍官的好幫手,也是士兵的領導者,是官與兵之間的橋梁,如果角色成功,軍中各項事務推動就會順利,應以身為士官為榮。期勉士官學員在校期間認真學習,精進各項本職學能,充實自己的實力;也期勉發揮陸軍忠誠、海軍忠義、空軍忠勇的軍風,將士官信條銘刻於心、永不妥協,相信如能做到以上幾點,必然是稱職的士官。 總統指出,當前國際情勢變化很大,包括俄烏戰爭、以哈衝突都還未結束,因此國際社會相當關注臺海的和平穩定,認為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並表示,臺灣除了要向國際社會傳達自我防衛的決心外,也必會善盡守護臺海和平的責任,因此上任之初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認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對和平有理想、不能有幻想;只有透過實力獲得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不可能靠讓渡主權、也不可能靠一紙協議獲得。 總統並重申「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提高國防預算。包括對外軍事採購、對內國防自主,發展國防工業;第二,強化經濟韌性,讓臺灣的企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改變過往產業投資集中在中國大陸的經濟模式;第三,與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區域的威權主義擴張並非單純是臺灣的問題,而是印太地區乃至於全球民主國家當前共同面對的挑戰。第四,只要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臺灣願意和中國進行交流合作,促進和平共榮。最後,期盼大家共同努力守護國家,維護人民安全與社會安定。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諮詢委員劉得金、副秘書長李問、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空軍司令鄭榮豐及總士官長黃豐英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8日
副總統主持艦艇命名下水及交船典禮 盼提升艦隊能量 強化海域防線
蕭美琴副總統今(8)日上午前往基隆出席海巡署「1000噸級巡防艦第4艘CG1006花蓮艦交船暨第5艘CG1007命名下水聯合典禮」時表示,政府持續擴充與現代化艦隊,逐步形成一支更強、更現代化、更有韌性的海巡力量。未來將推動下一階段造船計畫,不斷提升艦隊能量,強化海域防線。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我擔任副總統以來,第2次主持海巡艦艇命名下水及交船典禮。上一次我們迎來的是600噸級的永康艦與長濱艦;今天則是更雄偉的花蓮艦,以及稍候即將命名下水的艦艇。這不只是臺灣工業的展現,更是對「國艦國造」的承諾與責任。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謝謝台船公司所有夥伴團隊的努力與用心。 我曾經在花蓮擔任立委,服務長達十年,今天看到「花蓮艦」正式交船,對我來說不單只是一艘艦艇的誕生,更是一份情感的連結與責任。我相信「花蓮艦」會把這股力量帶到海上,正如花蓮是迎向太平洋的前線,「花蓮艦」也將成為守護國家海疆的第一道防線。 面對國際情勢的風雲變幻,俄烏戰爭、中東衝突都在在提醒我們,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我們共同守護。臺灣要確保穩定的經濟與民生發展,就必須同時強化自身的安全與防衛。 因此近幾年以來,政府大力推動「海巡艦艇前瞻發展計畫」,持續擴充與現代化艦隊。這幾年來,我們看到一艘一艘新艦艇陸續成軍,逐步形成一支更強、更現代化、更有韌性的海巡力量。 今天典禮的另一個重要時刻,是由張忠龍署長夫人李文玲女士擔任擲瓶貴賓。家人的支持往往是最堅實、也是最溫暖的後盾。因為有家屬的理解與包容,海巡同仁才能無後顧之憂,在前線拚搏,把全部心力投入到守護國家與人民的工作。在此我要向所有海巡同仁的家屬,致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你們是國家安全背後最無聲卻最關鍵的力量。 未來,政府將持續推動海巡下一階段的造船計畫,不斷提升艦隊能量,強化我們的海域防線。我始終相信,國家安全不只是一艘艦艇的責任,而是一群有勇氣、有擔當的人共同築起的防線。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對國艦國造的支持,尤其謝謝立法院在預算上的協助及支持,我也要期勉海委會以及台船公司繼續努力,務必如期、如質、如預算完成後續建案,為臺灣打造海上防線,讓守護,不只是承諾,而是真實的行動。 就如同「花蓮艦」面向海、迎向風浪,在挑戰中展現勇氣與韌性;唯有如此,臺灣才能更穩健、光榮地屹立在世界的舞台。 隨後,副總統為「澎湖艦」(CG1007) 頌命名詞,並見證該艦下水擲瓶及「花蓮艦」交船儀式。接著登上「花蓮艦」參訪。 包括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副主任委員黃向文、副主任委員兼海巡署署長張忠龍、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董事長陳政宏、立法委員蘇巧慧、王正旭、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3日
總統主持「中華民國114年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
「中華民國114年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於今(3)日上午10時在臺北市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隆重舉行,賴清德總統親臨主祭,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立法院長韓國瑜、司法代理院長謝銘洋、考試院長周弘憲及監察副院長李鴻鈞陪祭。 總統在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與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陪同下,於崇戎樂聲中抵達忠烈祠。典禮開始,鐘鼓齊鳴,在主祭、陪祭、與祭人員就位之後奏國歌,隨後總統向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獻花;在恭讀祭文後,總統率同陪祭及與祭人員行三鞠躬禮,典禮莊嚴隆重;典禮後,總統並向烈士遺族代表握手致意。 今日與祭人員包括遺族代表等。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2日
總統出席軍人節表揚大會 盼強化國防戰力落實全民團結 守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
賴清德總統今(2)日上午出席「114年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大會」,感謝獲獎楷模及團體守護國家安全的付出。並指出,當前的安全環境比以往更加嚴峻,唯有強化國防戰力,落實全民團結,才能真正守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臺灣明年度的國防預算達到GDP3.32%,並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GDP5%,期盼以堅強的決心和行動讓世界看見我們守護國家安全、維護印太和平穩定的決心。 總統致詞時表示,明天就是軍人節。這一天不僅是屬於全體國軍官兵的節日,也是屬於所有珍惜自由民主、守護臺灣的國人共同的日子;更是國家對軍人的尊崇,對忠誠、勇氣與犧牲的禮讚,同時也提醒著傳揚這份精神及承襲這份責任的重要性。 總統說,身為三軍統帥,懷著無比感動與光榮的心情,主持今天的「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大會」。要向榮獲國軍楷模、模範團體、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考核評鑑績優單位、敬軍模範及後備輔導幹部楷模等得獎人,表達最誠摯的祝賀與感謝。各位用行動詮釋了軍人的榮譽、紀律與承擔,這份精神不只是軍人的榮耀,更是整個國家的榮耀。 總統提到,今天榮獲表揚的楷模及團體都是在自己的職務上克盡職責、辛勤付出,經過各級嚴格的遴選與評比後從中脫穎而出。其中獲得少將階主官國軍模範團體的海軍「一六八艦隊」,所屬的「宜陽軍艦」也在今年榮獲國軍模範團體。在艦隊明確及有效率的指導下,年度完成精準飛彈射擊、偵巡與運補護航等任務,更應處中共灰色地帶侵擾的軍事威脅,雙雙獲獎絕非偶然,這展現了全艦隊官兵「同舟一心、團結一致」的錨鍊精神,非常難能可貴。 總統指出,榮獲國軍模範團體的「空軍第一聯隊第九作戰隊」肩負南部空域防衛重任,另部署於馬公基地的「天駒部隊」在臺海前線執行戰備巡弋,不分晝夜守護領空,是我國防空的重要支柱。此外,「陸軍裝訓部戰車營第一連」去年接裝M1A2T戰車,在全連官士兵不畏辛苦,夜以繼日學習裝備操作訓練,以及後勤保修的工作,不僅快速熟稔新式裝備的各項操作性能,更在今年7月份完成了120公厘戰車砲射擊,推動陸軍裝備轉型,讓國軍戰力邁向新里程碑。 總統並指出,「軍備局第202廠彈筒所」的杜嘉馨所長是一位深具專業與熱忱的優秀主官,在科研崗位默默奉獻心力於國軍彈藥製造,確保國防後勤穩固,既是專業軍官,也是堅毅母親,展現軍人兼顧家庭與使命的重責大任。這些事蹟都告訴我們,國軍是全天候無所不在,守護國人安全、安定社會信心。 總統說,因為時間關係無法逐一介紹每位獲獎者為國家盡心、為國人盡力的榮耀事蹟,但今天在場的每一位都是保家衛國的楷模,也是國軍精神最堅實的象徵。今日獲得的榮耀是對大家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未來持續精進的起點。期勉獲獎同仁珍惜這份榮譽,持續發揮影響力,帶動部隊士氣,並肩負起捍衛中華民國生存發展、以及臺澎金馬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責大任。 總統強調,國防不只是軍人的事,更是全民共同的責任。不論是致力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有功和軍人之友社推動敬軍活動的先進,以及協助國防事務的後備軍人夥伴,大家都是國軍官兵最堅實的後盾,更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關鍵力量。也要代表國軍向所有愛護國家、力挺國軍的社會各界表達感謝,正因有大家的加入,國軍才能無後顧之憂投入戰備。 總統期盼,國人持續給予國軍最大的支持與鼓勵,並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一份心力,當軍隊、政府、企業、社區與人民團結一起,形成全社會防衛韌性,就能讓「國軍是保護臺灣最堅強的力量」與「全民是國軍最堅實的後盾」成為臺灣最堅定的共同信念。 總統提到,今天也是九二海軍節,67年前的九二海戰,海軍官士兵們以寡擊眾,挫敗共軍想要封鎖金門島的意圖、成功執行運補任務,取得戰略性勝利,為八二三砲戰的勝利奠定穩固的基礎。九二海戰以及後續八二三砲戰的勝利,更證明了真正的和平是來自團結抵抗侵略的決心和堅強的實力。 總統指出,當前的安全環境比以往更加嚴峻,近年來中共持續以軍機、軍艦,在臺海周邊進行高強度活動,甚至結合灰色地帶襲擾、認知作戰等手段,意圖改變臺海現狀、削弱國人信心,這不僅是對臺灣民主自由的威脅,更是對整個民主世界的挑戰。 總統談到,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周年,從二戰的勝利到九二海戰以及八二三砲戰的光輝,最寶貴的教訓就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也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但我們要的和平是透過實力達到的真和平。唯有強化國防戰力,落實全民團結,才能真正守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人權。 總統也說,正因國軍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政府責無旁貸要做最堅定的後盾,因此去年特別請國防部顧立雄部長全面檢視並提升國軍待遇。從今年4月以來,不論是調升志願役勤務與戰鬥部隊加給或是調升網路戰、戰航管、電訊偵測三項加給,都已經正式生效,實質增加官兵薪資。 總統強調,國防預算是國家決心的體現,臺灣明年度的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已經達到GDP3.32%,也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GDP5%的目標。首要之務是強化戰力,透過自主研發與對外採購獲得更精良的武器裝備,以堅強的決心和行動挫敗任何侵犯的企圖,讓世界看見我們守護國家安全、維護印太和平穩定的決心。 最後,總統肯定所有國軍弟兄姐妹是臺灣的驕傲,國家以大家為榮,並向所有軍眷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軍眷們不是站在第一線,卻承受著最深的牽掛與等待,每一位官兵背後都有一個為家庭撐起重擔、默默承擔的家人。軍眷的支持是官兵全心全力投入訓練的力量來源,更是國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並祝福大家軍人節快樂。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空軍司令鄭榮豐、國防大學校長劉志斌及軍友社理事長黃呈琮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8日
總統錄製莒光園地「與官兵有約」 期勉秉持海軍錨鍊精神守護國家安全
賴清德總統日前前往宜蘭勗勉海軍一六八艦隊,特別錄製莒光園地「與官兵有約」,節目於今(28)日下午播出。總統肯定艦上的弟兄姊妹是守護臺灣第一線的關鍵角色;每一次出海、偵巡都是對國家安全的貢獻與守護,是海軍的光榮,更是國家的驕傲。 總統表示,政府一定會做國軍的後盾,持續提升國防預算、推動國防改革、優化國軍各項待遇、改善官兵生活環境,並加強國防產業發展與國際合作。期勉秉持海軍「錨鍊精神」,成為守護國家安全的堅實屏障。 總統登艦後,先聽取官兵分享職務工作內容及慰勉執行演訓辛勞。並表示,偵巡前的完善規劃及預先準備的工作很重要,是確保任務順利、保障官兵安全的關鍵環節。同時提到,每一位在艦上的弟兄姊妹,都是守護臺灣第一線的關鍵角色;每一次出海、偵巡都是對國家安全的貢獻與守護,是海軍的光榮,更是國家的驕傲。對於海軍守護這片海域、保護臺灣民主與自由,也表達感謝。 總統說,身為三軍統帥,除了提高國防預算,堅實國防力量,照顧三軍官兵的生活也是他的責任,所以上任後即接受顧立雄部長建議,為國軍增加加給。此外,對於官兵分享海上任務時間長、天氣變化嚴峻,但仍不畏烈日和風浪考驗,以專業、紀律和信念,不畏辛勞與挑戰,成為守護國家安全的堅實屏障則感受深刻。 總統指出,國軍弟兄姊妹穿上軍服,肩負起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責大任。國家的安定,不只依靠領導者的決策,更有賴全體國軍官兵同仁的堅守崗位、忠於職守。並提到,國軍專注於自己的職責,就是人民最信任的力量;在海上用雷達與聲納守護的,不只是領海,更是國家的未來與人民的信心。面對當前的嚴峻情勢,「反侵略、護主權」是共同信念。只要團結在一起,敵人就無法分化我們;只要意志堅定,威權就無法奪走我們珍視的民主與自由。 總統表示,國軍的信心,就是國家的安心。今年7月國軍完成「漢光41號實兵演習」,這是演練規模最大、最貼近實戰的一次,無論是灰帶襲擾行動應處、動員戰力恢復效能、軍民整合協調,或是整體防衛韌性的建構,每一位國軍弟兄姊妹都團結合作,展現了高度的反應力和行動力。演習期間遇到颱風來襲,國軍也第一時間完成整備投入災區支援。從演訓場地到救災前線,都看到訓練精實、士氣堅定的部隊,讓國人驕傲,也讓國人安心。 總統指出,中共持續不斷的灰色侵擾、心理滲透及錯假資訊操弄,都是對臺灣防衛意志的長期挑戰。各位官兵每天都在面對這些壓力,政府一定會做國軍的後盾,持續提升國防預算、推動國防改革、優化國軍各項待遇、改善官兵生活環境,並加強國防產業發展與國際合作。 總統強調,我們要提升的不只是軍事力量,更是守護民主的決心。唯有靠實力,才能有真正的和平;唯有備戰,才能避戰;也唯有共同努力,才能守護國家的未來。 總統並以艦上廣播系統勗勉全艦官兵,致詞內容為: 各位馬公軍艦的弟兄姊妹,大家好,我是賴清德。 我知道你們即將出航執行偵巡任務,每一次出航,都需要長時間的準備,也承載了無數家庭的牽掛。在海上執勤十分辛苦,不只要完成任務,更要彼此照顧,保持身心健康與團隊的向心力。 你們每一位,都是這艘軍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海上,沒有單打獨鬥的英雄,只有集體的榮光。也希望各位記得,每一次的出航,都是對國家安全最堅定的承諾。 我要感謝各位的辛勤付出,也感謝你們的眷屬,默默在背後的支持。請大家秉持海軍「錨鍊精神」,順利完成任務,平安返航,謝謝大家。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