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6月19日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全體理監事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強調,在全球經濟情勢快速變遷、國內產業結構急速轉型的關鍵時刻,我們要繼續發揮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台灣精神,共同打造新的台灣優勢;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則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
總統是在下午接見工業協進會全體理監事時,作了以上表示。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總統致詞時首先對工業協進會理監事們多年來在國家經濟發展上所作的付出與貢獻,代表政府表達由衷的嘉勉與敬佩之意,並再次祝賀該會於五月二十三日順利籌組成立。
總統指出,經濟的健全發展,是提升國民生活福祉的重要途徑之一,而蓬勃有生機的工業,更是繁榮經濟的動力與基礎所在。回顧台灣經濟發展的軌跡,民間企業在致力提升經營績效、創新精進的同時,有很多廠商跳脫個別利益考量,與同業夥伴攜手合作,為謀求整體產業更大的發展付出心力,此種精神彌足珍貴。而在全球經濟情勢快速變遷、國內產業結構急速轉型的關鍵時刻,更需要繼續發揮這種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台灣精神,團結工業界自我提升的力量,共同打造新的台灣優勢。 
總統認為,工業協進會成立的目的,在結合各地區工業團體的力量,強化產業界與政府之間的連繫,增進業界共同利益,以促進國家經濟繁榮。因此,總統期盼該會能積極整合分布在全國各地五萬多家會員廠商,發揮組織功能,群策群力,共同為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貢獻宏大的力量。
總統進一步指出,當前台灣面對國際競爭的嚴酷考驗,固然需要企業界不斷創新求變、追求卓越,掌握因應新競爭格局的優勢地位,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則是協助企業開創並提升全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政府責無旁貸的重責大任。因此,他一再強調應以「台灣優先」、「經濟優先」、「投資優先」的三大優先政策,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優質環境。
總統也表示,最近他更進一步展開成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的相關工作,希望藉由邀請朝野政黨、學界智庫、企業領袖及勞工朋友共同參與,突破當前困境,厚植國家長遠發展基礎,共謀解決重要經濟問題,以打贏經濟發展的戰爭,開創更美好的前景。
此外,對於四黨二派在本月十七日能順利達成五點共識,不談意識型態,總統也表達欣慰之意,他並希望「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在八月底前能順利召開,完成相關工作。總統說,他個人對於「經發會」寄予厚望,期望在朝野共同努力下,為整個國家經濟發展願景作一擘劃,並紓解目前困境。
總統也表示,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是金融體質的健全,所以今年二OO一年也是台灣金融改革年,為達成此一目標,則需要相關配套措施,如進行立法及修法相關工作,然而,立法院上會期未及審議金融六法,因此,他在昨晚九點同意咨請立法院召開臨時會,今天上午則派專人將咨文送至立法院,希望近期能順利召開審議金融六法,於下半年能積極努力進行金融改革,以達成大家願望,對於金融體質的改善與健全能有所助益,並對國家長遠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總統最後表示,台灣的新世紀發展願景,在實現富裕開放的經濟與建設優質安全的社會,這是一項由全民共同參與、共同努力的國家改革工作。不僅超越了政黨的藩離和地域的界限,也超越了公部門和私部門、產業界和學術界之間的隔閡。總統期勉大家能以寬廣的視野、穩健的步伐,克服此次世界經濟景氣變動的考驗,共同打造新世紀的亮麗台灣。
訪賓也感謝總統的接見與勉勵,並就工商融資、每週工時、企業外移及土地政策等問題提出建議,希望政府多加關注並協助解決。
總統則表示,他就任後一直很重視工商業界所面臨的問題,因此,他打破過去所謂「三大」工商團體的限制,加入中小企業協會,成為「四大」工商團體,現在全國工業協進會也於本年五月廿三日成立,未來也將之納入,讓大家的聲音能夠更廣泛地被聽到,更進一步參與國家經濟發展的行列。
總統也指出,國內經濟的問題是信心問題,而信心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政治問題,例如政黨的惡性競爭,使民眾沒有信心,造成經濟不景氣;總統說,我們要走新中間路線,要找一個共同而中性的議題,然而經濟問題正是大家所共同關心的,在談兩岸協商之前,國內各黨派應先就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座下來談,尋求解決之道。
總統最後期勉大家,經濟問題不要被泛政治化、被意識形態化,如此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希望大家能捐棄成見,共同為國家未來經濟發展而努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