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6月21日
總統接見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籌備委員及諮詢委員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籌備委員及諮詢委員,除感謝籌備處成員九個月的辛勞,促使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順利成立外,並深切期盼經由客家委員會的努力,能加速推動客家文藝復興運動,進一步使台灣成為全球傳承及發揚客家文化的中心。
總統表示,台灣有多種族群、東西洋殖民文化的衝擊藉海洋之便而通達,具有豐富多元的文化特色,但身為台灣第二大的客家族群的語言及文化流失之快速,令人心痛,也非常可惜。上個星期,他在客家委員會的成立大會上曾指出:上一代的客家人因為政治環境不敢承認客家身分,而這一代的客家人,因為不會客語、又不知道怎麼去認同客家身分。因此,族群所面對最迫切的問題是語言急速的消失,沒有語言的傳遞,就不會是活的文化,而變成只能放在博物館的文化。
總統說,書同文、車同軌,固然有助於溝通的標準與快速,但是語言多樣性之於文化,就如同生物多樣性之於生態,要避免一元化的狹隘思考,維持多元尊重的平衡。因為沒有了語言,就沒有凝聚力與認同感,更何況文化的流逝無聲。而聯合國在一九七二年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就已經開始突破對於文化保存的標準,不是只有歷史古蹟才需要保存,例如一種工匠的技術,一種傳統的戲曲,一個宗教的儀式,都在保存的行列之內。保護世界文化的工作、以及秉持著這樣的精神,絕對是人類的共同責任。
總統並以公共電視獲得金鐘獎的客語連續劇「曾經」為例指出,相較於過去在媒體上限制語言、時段的錯誤政策,相較於客家人說不出、聽不到客家語言的困惑,如今當然要加緊腳步的滋養這座島嶼上的多元文化,當然要設立專責事務委員會來加強族群的地位與份量,當然要實施鄉土語言教育,讓年輕的一代了解自己與尊重他人。
總統也表示,繼客家委員會成立之後,下個星期的國父紀念月會中,總統府也特別邀請國策顧問蕭新煌,就相關主題對所有的政府首長演講。總統同時期盼,客家鄉親們本身也要有共識與決心,才能保存及發揚璀璨的客家文化,才能讓這塊土地、這個世界充滿著如彩虹般的多樣色彩。
晤談時,總統也一一聆聽訪賓們對客家事務的意見。對於訪賓所提可考慮舉辦客家國宴的建議,總統也欣然允諾並表示,前次在高雄舉行的國宴,其中有一道菜就是美濃板條,最受賓客歡迎,同時也是布吉納法索龔保雷總統最喜歡的一道菜,未來可選擇桃竹苗等地舉辦客家國宴,相信一定會獲得熱烈迴響。
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主任、現任行政院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徐正光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范光群,與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籌備委員梁榮茂國策顧問、李喬國策顧問及諮詢委員等一行,下午晉見總統時,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