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6月27日
總統到嘉義市參視遠東機械公司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到嘉義市參訪遠東機械公司,聽取相關簡報,並參觀生產線。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遠東機械的發展歷程,正是台灣傳統產業具體而微的代表,也創造了台灣非常成功的經濟奇蹟。
總統也表示,近來由於國內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價格提高,環保及消費者意識抬頭,高科技產業對人才、資金的吸引,使傳統產業成本大幅提升,又由於新興開發中國家與大陸勞力成本低廉,再加上WTO入會後國際化、自由化之趨勢,致使我國傳統產業在國內外經濟情勢急速變化下,面臨極大之挑戰。政府深切瞭解,傳統產業在獲利情況、資金取得、技術提昇、人才吸引上都面臨極大的挑戰。
總統也指出,行政院從八十八年年底起,即依據「提昇傳統產業競爭力方案」,來協助我們傳統產業解決現有的難題,並定期作成效檢討。而他在六月初、出訪回國時,在六月五日下午即刻與金融機構負責人會商,呼籲共體時艱,配合政府措施,負起社會責任,積極發揮金融中介功能,協助企業取得所需融資,以度過當前的困境。今天來到遠東機械公司參觀,也是希望透過實地的觀察,以求更貼近瞭解我們傳統產業,未來政府仍將持續強化照顧傳統產業的各項措施。
總統並強調,政府照顧傳統產業的各項措施,就如同給大家一把釣竿,至於生產什麼樣的產品作「餌」,尋找那一個市場「下竿」才能釣到利潤的「魚」,都要靠大家發揮自己的智慧與決心,不能一直固守傳統的方法和區域。因為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下,國家保護企業的政策措施,效果必然受到限制,只有能因應時代與環境而作調適的企業才能有生存的空間,而政府今後將更積極扮演支持者和服務者的角色,致力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排除非經濟因素障礙,提供民間追求產業蓬勃發展的最佳舞臺。
總統也說,有一本談傳統產業轉型的書,曾歸納成功轉型企業成功的四條活路:「研發找活路」、「行銷找生路」、「知識管理鋪大路」、「國際品牌創新路」,頗值得深思,他也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以台灣企業強盛的意志,絕對可以與政府攜手,轉化知識、創造價值,以更寬廣的腳步超越現在,挑戰未來,激發我們再接再厲,建構一個「創新價值」的新台灣。
稍早,總統也分別到嘉義市城隍廟和九華山地藏庵參拜祈福,並分別贈獻「護國佑民」、「普濟群生」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