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6月28日
總統出席基隆港管理委員會成立揭牌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基隆港管理委員會成立揭牌典禮,並應邀致詞。
總統於致詞時首先表示,基隆港建港百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埠,過去在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歷程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展望二十一世紀,在全球化經濟的體系下,相信基隆港仍能以其位居大台北都會區的優越性,為台灣的經濟成長作出最大的貢獻。
總統也表示,「落實地方自治」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標,他在去年五月二十日的就職演說中曾提到,中央權力應該下放,日後地方與中央應是夥伴關係,彼此互相扶持、協助,共同推動國家的發展,而「市港合一」正是政府對地方自治精神的具體落實。總統也說,「市港合一」是基隆市李進勇市長的政見,也是歷任市長和多位立委的共同政見,包括高雄市的「市港合一」也是如此。但是,在說了幾十年的「市港合一」之後,卻一直無法實現,過去政府中央和地方幾乎都是同一政黨執政,在國會內也有絕對的優勢,而幾十年下來,仍無法落實「市港合一」,這關鍵主要是在觀念的問題,這關鍵就是中央要不要權力下放,總統也說,中央與地方是夥伴關係,給地方機會就是給中央空間,他要特別向交通部與港務局所有同仁在觀念上的改變和落實,表達最高肯定。
總統指出,他能與大家共同見證「市港合一」的新里程碑--基隆港管理委員會的成立,並為國內港埠管理制度能與國際接軌,極感欣慰。他並表示,港埠發展對都市所在地及其居民而言,一向有著共存共榮的關係,希望透過此一制度的實施,可以跳脫以往港市「各自為政」的窠臼,讓港埠的發展帶動地方的繁榮,並以地方的建設強化港埠的營運條件和功能,不再有基隆港、市的本位之爭。
總統並提醒大家,管理委員會的成立,是未來走向市港合一的試金石,類似的制度在國外雖行之有年,也有具體的成效,但畢竟是我國港埠史上的第一步,未來運作的順利與否,仍需靠大家的努力與智慧,在「互信、平等、效率,和諧、分享」的原則下,建立一個尊重專業及團隊分工、集思廣益的決策機制,使港埠的建設與地方的發展緊密結合,達到相輔相成的雙贏局面。
最後,總統強調,港口是國家對外的門戶、活絡經濟的命脈。展望未來,他期勉委員會能順應世界潮流,以更前瞻的興革措施、最便捷的服務程序、最合理的港埠費率、最佳的港勤服務及裝卸效率,為港埠服務事業注入嶄新的活水和活力,並將港口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回饋在地居民,以達到市港共同築夢、全民共享繁榮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