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07月25日
總統:為世界做出貢獻 Taiwan Can Help
總統出席「2019亞洲生技大會」開幕典禮

蔡英文總統今(25)日上午出席「2019亞洲生技大會」開幕典禮時說明,臺灣醫療能量和創新力廣受國際肯定,我們也積極與國際交流合作,傳達”Taiwan Can Help”的聲音,為世界做出貢獻。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全球各地的生技業者來到臺灣,共同參加這次的亞洲生技大會,這也是臺灣首次舉辦這個大會。總統也特別感謝「全球BIO生技協會」及「台灣生物產業協會」共同舉辦活動,讓全世界的朋友看見臺灣生技醫療的能量和創新的能力。

總統指出,臺灣的醫療在過去就受到國際上的肯定和矚目,我們也積極地與國際交流合作,並且主動到各地友邦協助當地醫療,為世界做出貢獻,傳達”Taiwan Can Help”的聲音。我們相信,醫療產業技術的進步,不僅延續人類的生命,更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

總統提到,今年的活動主題為「生物科技帶動下一波亞洲經濟」 (Biotech as the Next Growth Engine for Asia),「5加2產業創新計畫」裡的生技醫療產業,也是以這個目標為設定。

總統進一步說明,過去3年,我們用「連結在地、連結國際、連結未來」為三大主軸,並且在人才延攬、法規調整、資金募集等面向,來完善產業生態系,要將臺灣打造成「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目前在臺北、新竹、高雄等地區,都已經成立了生技醫藥特色聚落。

總統指出,我們的生醫產業在2018年有非常亮眼的表現,不僅營業額跟投資案,都有超過5%的成長,上市櫃公司的合併營收,年增率也有11%。目前生醫產業的市值也來到了8,904億元,「我們有信心,未來生醫產業也能夠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總統說,這樣的成長也為我們帶來許多優質的工作機會。今年到現在,我們已經針對5加2產業發展舉辦了3場徵才博覽會,吸引許多商家來共同參與。除了設置產業聚落,政府也積極投入創新研發領域,在許多國際生醫大型會展上,我們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例如電子聽診器、智慧手術眼鏡、肺活量穿戴裝置等,都曾獲得國際獎項的肯定。

總統進一步說明,全球前200大的醫院臺灣就占了14家,排名是世界第3、亞洲第1。我們每年都會執行數百件臨床試驗,除了支持本土的新藥開發,也會和跨國大廠合作臨床試驗,不僅和世界尖端醫學研究同步,更帶動國際廠商在臺灣的投資。

最後,總統說,相信在未來,我們豐沛的生技醫療研發能量,再加上半導體和軟硬體製造服務優勢,一定能夠為世界做出貢獻,並且在這一波的浪潮中,爭取到商機,帶動生醫產業發展,讓我們大家繼續一起加油。

隨後,總統頒發「年度產業創新獎」、「潛力標竿獎」及「金質獎」等三個獎項,並和與會貴賓共同為「2019亞洲生技大會」開幕典禮剪綵。

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科技部長陳良基、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全球BIO生技協會總裁葛林伍德 (Greenwood)、台灣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11月24日
總統肯定基層診所第一線守護國人健康 盼續打造堅韌、公平及永續的健康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24)日上午接見「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及各縣市診所協會理事長」,肯定診所協會全聯會長期堅守國人健康的貢獻與付出。並表示,政府將持續聚焦於強化全人照護與慢性病管理、營造友善醫事人員環境及推動通訊醫療與數位轉型等三大方向,期盼進一步打造更堅韌、公平及永續的「健康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與全國各地基層醫療的先進們齊聚一堂。診所不僅是國人有疑難雜症第一個想到的地方,更是社區健康的堡壘,誠摯感謝診所協會全聯會及各縣市協會長期堅守健康第一線崗位的辛苦。 總統指出,隨著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診所將承擔更多責任,也需要與鄰里更多連結,更需要「主動出擊」。並表示,基層院所都積極配合社區巡迴篩檢、衛教宣導,並與地方衛生局合作辦理活動提升國人的健康。政府也堅定支持基層與社區醫療事業,例如衛生福利部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在社區與基層醫師的投入及患者的積極參與下,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總計超過3,100家診所、5,200位醫師共同參與,超過44萬民眾受惠。這就是診所與政府合作促進「健康臺灣」願景的重要案例。 總統提到,身為醫師出身的總統,上任後馬上請衛福部積極推動健康臺灣「優化醫療環境,確保全民健康10大策略」,包含擴大健保財務來源、改革總額制度、穩定醫療服務點值、改善醫事人員工作環境等重要議題,以確保健保永續經營。此外,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9,883億元,比今年再增長597億元,並由政府再投入199億元的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達到1兆零82億元,增長幅度為6.5%,創下歷年新高,彰顯政府對醫療體系的支持。 總統也談到明年度將聚焦三大方向:第一,強化全人照護與慢性病管理,特別保障0到6歲兒童醫療與居家照護服務;第二,營造友善醫事人員環境,透過提升診察費與護理照護量能,穩定醫療服務供給;第三,推動通訊醫療與數位轉型,提升偏鄉地區的醫療可近性與效率。 總統強調,基層診所是維持社會穩定運作的重要力量,為了給予醫護更大的支持,明年春節9天不論醫院或診所門診,將依開診時段分段加成,9天連假開診加成幅度從30%到100%不等,希望診所在春節期間能持續提供民眾良好的醫療照護。 總統感謝診所協會全聯會一直扮演政府與基層醫療之間重要的橋梁,為基層醫療發聲、提供寶貴建言,讓政策更貼近民眾需求,也更符合實務運作。同時強調,未來政府將繼續提供更多資源,穩定醫療服務供給,並且強化分級醫療、落實醫療上的科技與數位轉型,希望能持續與全國診所代表們合作,進一步打造更堅韌、更公平、更永續的「健康臺灣」。 訪賓一行由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文鎮率領,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11月20日
副總統為B5G低軌衛星人才技術培育基地揭牌 盼打造臺灣太空科技國家隊
蕭美琴副總統今(20)日上午出席「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揭牌儀式」時表示,臺灣不能缺席探索太空、次世代通訊或B5G通訊的發展,我國自主研製的福衛八號齊柏林衛星,是邁向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步。期待該基地激發出更多創新、培育更多人才,一起努力打造一支屬於臺灣的太空科技國家隊。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參與今天的揭牌儀式,政府全力支持B5G次世代通訊、太空產業以及人才培育與養成,這也正是本次揭牌名稱所涵蓋的三大核心元素,要與大家攜手並進來推動。 副總統指出,太空其實就在每個人的身邊,不論是遙測衛星中的光學衛星,或是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對於整體的國家安全、海域認知,以及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氣象挑戰以及國土管理都息息相關。另外,包括海底電纜因外力因素干擾中斷、偏鄉數位韌性或智慧海洋等各種環境挑戰,以及政府正全力支持的無人載具開發,也都與未來的衛星產業,尤其次世代通訊息息相關。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探索太空是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出的重要願景,次世代通訊也是五大信賴產業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臺灣不能缺席於探索太空、次世代通訊或B5G通訊的發展,許多國家也已積極開發中、低、高軌太空通訊、平流層的高空偽衛星(High Altitude Pseudo Satellite, HAPS)及平台站(Platform Station)。 副總統說,今天非常高興見證北科大在教育部和太空中心全力支持下,建造這個人才培育及技術發展的重要基地。太空產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個基地不只是訓練場,更是產、官、學、研整合的樞紐,也是人才養成、建構產業需求的生態系及與國際共同研發、驗證和制訂標準的重要基礎,相信將帶領臺灣在全球太空科技產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副總統提到,臺灣自主研製的福衛八號「齊柏林衛星」,不僅是一顆衛星,未來將以相互連接的星系形態呈現在國人眼前,也將成為許多產業自主發展、驗證通訊關鍵技術的重要平台,這是臺灣邁向太空領域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步。期盼下個世代的年輕人不只仰望星空、將星空當成夢想,而是能真正地走進太空產業,把夢想變成專業。透過這個培育基地,打造一支屬於臺灣的太空科技國家隊。 副總統表示,全球太空競賽已全面展開,臺灣不只是有能力,更是世界公認值得信賴的夥伴,是在安全、透明、可靠供應鏈中最閃亮的一顆星。臺灣不僅要加入這個產業,更要成為全球產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北科大是技職體系中唯一成立太空研究所的學校,期待這個基地激發出更多創新、培育更多人才,一起努力讓臺灣在面向太空時有更多自信。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揭牌儀式,並參觀培育基地。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顏志發、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王錫福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11月19日
總統接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 盼與醫界攜手提升國人口腔健康 共同打造「健康台灣」
賴清德總統今(19)日下午接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第15屆理事長、全體理監事、會務顧問暨各縣市公會理事長等重要代表,於致詞時提到,政府為提升國人口腔健康整體量能,正推動多項口腔健康政策,包括提升口腔黏膜檢查補助費及推動「兒童口腔親善之家」等,盼與醫界夥伴緊密合作,逐步實現WHO「8020」願景,共同打造「健康台灣」。 總統表示,身為醫界的一份子,非常清楚醫療照護的價值不只是醫治疾病,更牽動患者的生活與人生階段;無論是兒童的口腔保健、長者咀嚼困難的問題或是偏鄉民眾對醫療的需求,這些都是國家關注,也需要持續強化的健康基礎。 總統說,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和各縣市公會始終與政府並肩同行,協助將口腔健康照護向下扎根,守護每個人的健康。今年臺南丹娜絲風災及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除了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台南市牙醫師公會分別提供物資與善款,花蓮縣牙醫師公會也協助在光復鄉啟動牙科服務。這份專業與行動力不只確保醫療不中斷,更成為安定災區的力量,值得肯定。 總統提到,守護健康從「齒」開始,政府要打造「健康台灣」一定要強化口腔健康政策。為了落實WHO「全球口腔健康策略與行動計畫」,政府除了持續辦理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等服務,今年開始也將口腔黏膜檢查補助費從每人130元提升至250元,來降低口腔癌的發生或延誤診斷的風險。 總統同時提到,政府投入近6千萬元推動「兒童口腔親善之家」,讓0到5歲兒童可以就近看牙齒;在醫界努力下,現在3歲以下兒童的牙科就醫率達到100%,是守護下一代健康的重要基礎。 總統表示,為了提升口腔健康整體量能,衛福部今年投入21.5億元用於口腔衛生保健與防治等業務,比去年大幅增加10.3億元;而健保的牙科門診總額,從2023年508億元到明年584億元,成長率為14.9%,顯示政府對口腔健康政策的重視。同時,政府會持續規劃設置牙科示範醫院,完善口腔醫學訓練與研究發展,為新一代牙醫人才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環境。 總統強調,現今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臺灣醫療面臨全新挑戰,需要完備的照護網絡,更仰賴醫界夥伴的緊密合作。因此,每位牙醫先進都是健全國家醫療體系的重要力量,未來政府將持續與醫界密切合作,逐步實現WHO「8020」願景,讓國人80歲時仍保有20顆以上的自然牙齒。 最後,總統期盼牙醫師先進能持續提供政府更多寶貴建言,讓各項政策能夠發揮更大的效果,一起落實「健康台灣」的願景。 訪賓一行由衛生福利部次長莊人祥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11月16日
總統出席健康台灣深耕論壇 盼凝聚各界力量 持續強化臺灣醫療體系量能與永續發展
賴清德總統今(16)日下午出席「臺大醫院健康台灣深耕論壇」時表示,政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以來,結合醫界與社會各界的力量,完成提高健保總額、改善醫事人員待遇與工作環境、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及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等四大階段性目標,也針對兒童照護及春節急診壅塞等方面提出積極作為。期盼持續凝聚各界力量,共同落實「健康台灣」願景,進一步強化臺灣醫療體系量能與永續發展,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能與大家共襄盛舉,推動臺灣醫療的發展。今天在場有許多醫界前輩,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臺灣的醫療服務才能持續精進。並感謝主辦團隊促成政策制定者、醫院經營者及第一線醫療服務同仁齊聚一堂,一同討論如何提升醫療品質、強化人才培育,以及邁向醫療永續等議題。 總統指出,身為首位醫界出身的總統,深知肩負重任。因此,上任後便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希望結合醫界與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解決三項重大課題。第一,雖然臺灣的經濟發展與平均餘命持續提升,但國人的不健康年數卻未縮短。平均壽命雖突破80歲,但其中約有8年為不健康年數,也就是每個人平均餘命中約有10%的時間可能臥床、坐輪椅或生活需要照護,這是必須正視的社會問題。 第二,健保永續。健保施行30年來,對臺灣社會的安定與進步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功能,改善因病而貧、因貧而病所衍生的社會問題,也讓全民能取得妥善的醫療服務。然而近年面臨內、外、婦、兒等科別人力不足、醫護流失等挑戰,若不徹底解決,健保將難以永續,這不僅是財務與人才問題,也涉及如何讓醫療環境能更均衡發展。 第三,打造妥善的醫療環境,讓所有有志於醫療工作的醫師、護理師及其他領域醫療工作人員,都能充分發揮專業、照顧民眾,進而提升整體醫療品質,讓所有人民受惠。 總統表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成立一年多以來,政府已推動多項重要措施。首先是提高健保總額,以維持並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避免點值降低,造成第一線醫事人員擔心入不敷出、進而影響人民的醫療權益。今年的健保總額為9,286億元,較去年增加531億元,成長幅度為歷年最高。明年度健保總額為9,883億元,較今年增加597億元,並由政府額外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使明年實質總額達到1兆82億元,展現政府守護全民健康的承諾。 總統說,每一分資源皆來自人民的納稅錢,得之不易,必須善用、珍惜,才能繼續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健保資源增加後要妥善利用,全力改善醫事人員的待遇和工作環境,而非流入醫院或診所經營者的口袋。從去年財報來看,多數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收支都能平衡,所以首要應調升醫事人員薪水及改善工作環境。由政府率先做起,衛福部已調高內、外、婦、兒、急重症給付,也針對手術複雜度、嚴重度較高的急難重症等項目,給予較高點值,推動不同工、不同酬健保支付制度,讓內、外、婦、兒、急重症等科能找到足夠人力,也期盼各醫療院所響應,依科別、工作內容不同隨時調整給薪制度。 總統同時指出,政府也為公立醫療院所同仁提升「專業加給」。過去公立醫療機構的專業加給低於一般公務機關,衛福部發現後即予調整拉齊,讓公立醫療機構同仁約可加薪5%。再加上今年軍公教一律調薪3%,因此公立醫療機構同仁整體加薪幅度約8%。希望私立醫療機構也能比照辦理,為醫療同仁加薪,留住醫療人員,讓醫療服務品質不受影響。此外,政府正研議調整門診診察費,希望根據不同工、不同酬的精神,依照診療內容予以更合理的給付,區分一般及複雜門診,並優先調整基本診療、兒童重症以及住院案件,以強化醫院體質,維持醫院營運。 針對提供國人全方位的完整醫療服務,總統提到,從兒童到長者、從急症到慢性病防治,積極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也十分重要。並以兒童醫療為例,說明政府將持續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第二期計畫」,從今年起至2028年將投入135.6億元,今年已編列27億元,建構全國三層級兒童醫療體系,由全國8家核心醫院負責重難罕症照護,並且補助27家重點醫院,整合周產期及急重症資源,提供從產前、急診到加護病房的連貫性服務。 總統進一步指出,政府也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截至今年9月,已有超過2,500位醫師、將近1,200家院所參與,照護超過26萬8,000名三歲以下幼童,照護涵蓋率達到65%,讓更多孩子獲得連續而穩定的健康照顧。此外,為了挹注兒童醫療照護量能,明年起健保署匡列249億元健保總額,照護0到6歲兒童、保障兒童就醫。同時,健保從去年到今年共挹注8.57億元,調整兒童或兒科專科醫師的健保支付,包括兒童重症住院給付及「低度/中度/高度生物等效劑量質子放射治療」等,預估每年將有約100名兒童癌症患者受惠;並透過留任獎勵機制,已協助超過230名兒科住院醫師和149名研修醫師持續投入兒科領域。 在兒童心理健康部分,總統說,政府補助約1億3,000萬元推動「布建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團隊及心智病房計畫」,目前臺大兒童醫院與臺中榮總已設置合計21床兒童心智病房,並建立跨專業精神醫療團隊與教育訓練機制,讓孩子在身心兩方面都能獲得更完整的照顧。總統並宣布,衛福部刻研議成立「兒少及家庭支持署」,以專責單位統籌兒童及家庭相關政策與服務,全面關注兒童身心發展,回應學界與實務界多年訴求。 總統表示,醫療第一線常面對許多特殊疾病或棘手個案,並非現行健保給付可完全涵蓋,因此政府規劃在5年內投入489億元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逐步優化醫療工作條件、培育多元人才、導入智慧科技並落實醫療永續。第一階段自今年9月起至明年底,政府已核定補助253件計畫,總金額約112億元,期盼讓整體醫療品質持續提升。 針對農曆春節連假期間的急診壅塞問題,總統提到,政府必須預作準備,發揮各縣市醫療網功能,透過中央與地方衛生單位合作,規劃完善分流與轉診機制。為了感謝醫護人員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政府將在春節連假期間,對住院診療費、護理費與藥品調劑費全面加成100%,急診服務同樣適用。而門診部分則依開診時段給予30至100%不等的加成,鼓勵各層級醫療院所在春節期間維持適度服務量能,讓民眾能在社區就近就醫,不用為了小病集中到大型醫院。 最後,總統表示,政府會持續凝聚各界力量,共同落實「健康台灣」願景。醫療與公共衛生的專業訓練教導大家要誠實面對問題、務實規劃政策並踏實解決問題,政府也會秉持相同態度,與醫界攜手前進。期盼透過「健康台灣深耕論壇」的經驗交流,讓優質模式得以被學習、複製與擴散,進一步強化臺灣醫療體系量能與永續發展,讓國人能更健康,國家因此能更強。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志鴻、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陳亮妤、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余忠仁、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11月15日
副總統強調政府將持續推動乳癌防治 與醫界攜手打造更完整的照護網絡
蕭美琴副總統今(15)日上午出席「2025年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年會」暨「第9屆國際乳癌整形重建手術研討會」雙聯會,除肯定長期為乳癌領域付出專業的醫療人員,也強調政府將持續推動乳癌防治,強化精準醫療與心理支持體系,並與醫界攜手打造更完整的照護網絡,讓每位面對乳癌的女性都能獲得早期發現、適切治療與有尊嚴的康復旅程。 副總統以英文致詞,首先對於長期致力於乳癌預防、手術治療、重建技術創新、以及充滿同理心的病患照護等,所有的醫療專業人員,致上最深的敬意。並表示,這不只是一場醫學會議,更是一份共同的努力以及對重生與希望的承諾。 副總統指出,乳癌仍是臺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新增病例超過一萬人,要向所有曾接受治療與重建的女性表達敬意,肯定他們展現出的無比勇氣。 副總統提到,除了治療之外,我們也必須更加重視預防。政府持續推動乳癌篩檢與健康教育,力求及早發現、及時治療,讓更多女性能保持健康,遠離疾病。近年來政府也推行多項政策以強化癌症篩檢、加強整合精準診斷與治療,並建立更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與社區照護體系,目標是讓每一位患者在療癒與康復的過程中,都能感受到被支持。 副總統指出,隨著精準醫療、免疫療法與 AI 輔助診斷的迅速進展,乳癌治療已邁入跨領域、跨科技,並強調整合創新的新時代。政府將持續與醫界並肩同行,透過完善的政策、資源與制度支援,確保每一位面對乳癌的民眾都能及早發現、妥善治療、得到關懷照護,有尊嚴地邁向復原之路。 最後,副總統再次向所有投身此領域的醫師與醫療人員、每一位美麗的康復者以及所有持續支持這項重要使命的人致上衷心的謝意。期盼共同努力,確保每一位面對挑戰的女性都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包括立法委員王正旭、國際乳房腫瘤整形外科研討會大會主席陳訓徹、榮譽主席朴鎬用及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理事長葉顯堂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11月26日
總統主持「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 強調以實力守護台海和平 以決心掌握國家命運
賴清德總統今(26)日上午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於會後主持記者會,針對中國對臺灣與印太區域日益加劇的威脅,提出《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及《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兩大行動方案。 總統表示,國安團隊及行政部門將展開行動,向世界展現堅定守護國家、維護現狀的決心和意志,並為臺灣打造足以保衛自己的國防戰力、經濟實力及民主防衛機制,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全力守護民主臺灣。 總統強調,民主不是挑釁,臺灣的存在更不是侵略者破壞現狀的藉口,守護民主臺灣是政府、朝野及全體臺灣人共同的責任。期盼全體國人團結一致,共同守護國家與臺灣人民的自由。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稍早,我召集了國安高層會議,就當前國家安全情勢聽取國安團隊簡報。 北京當局近來全面推進企圖把「民主臺灣」變成「中國臺灣」的相關行動,已經對我國國家安全以及臺灣的自由民主帶來嚴重威脅。經過充分討論,我們研擬了兩項「守護民主台灣國家安全行動方案」作為具體的因應策略,以下由我來向國人報告。 一如國際所關注,中國對臺灣、對印太區域的威脅正在加劇。近期以來,在日本、在菲律賓、在臺海周邊各類型的軍事侵擾、海上灰色地帶、假訊息認知操作等複合威脅不斷,讓我國在內的區域各方深感不安與困擾。 不僅如此,北京當局也以2027年完成「武統臺灣」的準備為目標,加速侵略臺灣的軍事整備,持續升高在臺灣周邊的演習及灰帶侵擾,企圖「以武逼統」、「以武逼降」,併吞臺灣。 武力之外,中國正升高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企圖在世界上消滅臺灣主權,更藉「反獨促統」及「跨境鎮壓」(Transnational repression),企圖蠶食鯨吞中華民國政府的管轄權,形塑對臺灣實質「治理」的假象。 在臺灣內部,中國正加大統戰滲透與分化,混淆國人的國家認同,削弱我們的團結,以強加實踐他們主張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愛國者』治臺」目標。 這些作為,目的都是要把自由繁榮、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的「民主臺灣」,關進威權專制的「中國臺灣」裡,達成併吞臺灣,稱霸、宰制印太區域的野心。 因應前所未有的嚴峻情勢,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全力守護「民主臺灣」。 第一項行動方案是《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 我要重申,「民主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人及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為中華民國、臺灣或中華民國臺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由2,300萬臺灣人民決定;這就是我們要捍衛的現狀。 因此,我們堅決反對中國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利用二戰歷史文件竄改史實,妄稱臺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我們更高度警惕,中國在加快「武統臺灣」軍事整備的同時,更在國際、兩岸及各領域,加大推進假和平為名的「強制性統一」,企圖把臺灣變成中國管轄的一部分。 國家安全沒有妥協的空間,國家主權和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是我們立國的根本,無關意識形態之爭,更不是「統獨之爭」,而是我們要捍衛「民主臺灣」、拒絕臣服為「中國臺灣」之爭,這就是臺灣人民的共同立場。 為了捍衛主權,打造堅強民主防禦機制,我們的具體行動是: 第一,國安團隊將偕同相關部門成立常態性專案小組,以「『民主臺灣』vs.『中國臺灣』」為主軸,研擬行動計畫,透過國際及國內的戰略溝通、歷史敘事、反制法律戰等多元手段,結合全社會及友盟國家,向全世界展現我們守護「民主臺灣」、堅定維護現狀的決心和意志,全面反擊北京企圖消滅中華民國主權、沒收臺灣人自由等破壞現狀的霸權作為。 第二,事實和真相是民主國家凝聚社會信任,強化國家認同的基礎。行政院將評估在各項重大施政及選舉期間,中國的介入干擾與可能衝擊,藉由事實揭露及正確資訊的充分流通,加強各界對北京干預我國內部事務、推進「強制性統一」的認識與警覺,強化我們的國家認同,團結內部一致對外。 第三,今年三月發布實施的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及國安威脅的十七項策略,已經有初步成效,政府將持續落實執行,並加速推動國安十法立法及相關行政措施,強化國家安全的維護。 第四,對於中國對臺灣人民的跨境鎮壓,行政院將偕同國安會採取具體措施、有效的反制作為,包括:建立受害者通報連繫及保護機制;加強與友盟國家與國際組織的戰略溝通,強化跨國合作保護潛在受害者;健全法制,對協助中國進行跨境鎮壓,傷害國家和國人的在地協力者,一定給予嚴懲。 第五,歷來所有民調都顯示,國人壓倒性反對中國設定統一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我們應該透過政府政策宣示、立法院決議、政黨及民間團體之集體作為,共同確立「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是臺灣社會不可碰觸之紅線,並在此基礎上,對國內政黨、法人團體、民間社團等與中國進行交流及政治對話,建立制度性規範,以民主治理及透明化原則,杜絕中國利用臺灣內部矛盾,推進「強制性統一」。 接下來,我要向國人說明第二個行動方案:推動《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和平必須靠實力,「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安全、投資和平」。面對中國對區域、對我國不斷升高的軍事威脅及霸權野心,日本、南韓、菲律賓,甚至是澳洲等印太區域民主國家,正逐漸形成「島鏈防衛、責任分擔」的共識,進行更多的國防投資,強化對中國威脅的因應。 臺灣作為防衛第一島鏈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環節,更不能夠變成區域安全的間隙。我們必須展現決心,承擔更大的自我防衛責任,以「自主防衛」及「聯合嚇阻」加速強化國防戰力,應對威脅;我們將以「拒止」、「韌性」、「智慧化」三大策略,達成以下三個階段性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第二個目標是,2033年進一步建成高度強韌、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最終的目標是:建構可以永久捍衛「民主臺灣」的國防戰力。 我們的具體行動是: 第一,因應全球國防發展趨勢,有序增加國防支出;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展現我們守護國家的決心。 第二,為了籌建因應未來戰爭型態的關鍵戰力,國防部已經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的規劃,預計在未來八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500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臺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引進高科技及人工智慧,建構高效決策、精準打擊之強韌防衛作戰體系;以及提升國防自主,壯大國防產業,邁向經濟與安全雙贏等,具備三大特色的先進防衛作戰體系。 第三,行政院將會完備條例審查並函送立法院,並請財政部、主計總處妥適規劃財源,做好財務管理,避免排擠其他預算。 第四,考量新科技的成功導入及快速迭代特性,國防部將全面優化、健全裝備採購的相關機制,加速各項裝備獲得及建軍期程,落實防弊、避免延宕。 第五,引進先進裝備、配合不對稱戰力及防衛韌性持續建構的同時,國防部將全力就兵力結構優化、新式訓練、戰術、後勤支援等革新配套,全面而即時到位。 增加國防支出,不僅是提升戰力及國家安全,更是壯大國防產業發展,增加國民所得的重要途徑。這次的特別預算除了對外採購,更有相當部分是投資國內工程、商購及委製項目,將可以創造可觀的產值以及工作機會。 以臺灣在高科技及製造上面的雄厚實力,包括半導體、ICT、AI三位一體的產業生態系,以及精密機械及相關基礎產業,將可以在全球先進國防及軍工產業上扮演重要角色,更可以帶動國內產業及經濟的轉型升級,也讓更多的工程師、科技人才共同參與國防安全的強化,達成國強民富的目標。 第六,政府將儘速訂定國防及軍工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並在此基礎上,研擬全面提升臺灣產業及經濟的推動計畫。 第七,為了助益與友盟國家合作,打造非紅供應鏈,我們將強化高科技的保護管制,全面落實對高科技的保護與運用。 第八,國安會將會同國防部及相關部會,以「投資國防,及投資和平,投資臺灣經濟未來」的理念,強化社會溝通,凝聚共識,爭取國人的支持與認同。 各位國人同胞,在中國所有併吞臺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有一些人在中國的統戰攻勢下,甚至把堅持民主、擁有自由都視為對中國的挑釁,錯以為只要臺灣人願意「割捨一些自由」、「犧牲一些主權」,屈辱地接受「民主臺灣」變成「中國臺灣」就可以換取「和平」。 然而,歷史證明,向侵略者妥協,最後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役!1938年的歐洲,曾經相信只要捷克割讓一些土地給法西斯,就可以換來「一世代的和平」,結果迎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無數的苦難和悲劇跟著而來。1951年,西藏人民一度以為和北京簽署了「十七條協議」,就可以守住西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結果是西藏人民的雪國,變成了共產黨腳下的紅色高原。 民主不是挑釁,臺灣的存在更不是侵略者破壞現狀的藉口! 作為民主國家,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但我們深深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臺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臺灣」,不讓臺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臺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臺灣人共同的責任,我們只能團結,也必須團結一致,才能守護我們的國家,守護作為臺灣人民的自由。 現在,國安團隊及行政部門也將展開行動,為臺灣打造足以保衛自己的國防戰力、經濟實力,以及民主防衛機制,為鞏固臺灣安全及國家主權,樹立無可動搖的基礎。 為了臺灣,為了中華民國,我們一起動起來!謝謝大家。 天佑臺灣!臺灣加油!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經濟部長龔明鑫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