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04月28日
總統:請鄉親保持信心 團結打拚 一起讓臺灣未來更好
總統參訪「陳綢兒少家園」暨參拜「惠德宮」

蔡英文總統今(28)日下午前往南投參訪「陳綢兒少家園」暨參拜「惠德宮」。

總統抵達「陳綢兒少家園」後,首先與陳綢阿嬤共乘體驗電動三輪車,現場氣氛溫馨歡愉,接著,總統聽取兒少家園主任徐瑜簡報,了解「陳綢兒少家園」的現況及未來推動重點工作,並與鄉親進行座談。

針對鄉親提到希望增設埔里地方特色公園及設立農產品加工廠。總統表示,前兩週她就來到南投與鄉親座談,瞭解鄉鎮有什麼需要中央協助的地方。她認為,特色公園的設立可以讓埔里更熱鬧,未來使用台糖的土地及內政部預算,可以有公園的初步雛形,也請社區共同參與特色公園的規劃。

至於農產品加工廠的問題,總統提到,農委會陳吉仲主委未來也會到地方來和大家討論,幫大家想出辦法。她認為,農產品加工廠讓在地產業有新的生產模式,對價格的維持也相當重要,政府已進行修法,未來農產品加工廠的管轄權將由經濟部移至農委會,由農委會直接處理相關問題。

隨後,總統驅車前往草屯鎮「惠德宮」參拜,祈求臺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向南投鄉親說明她執政3年來,在國防、兩岸、經濟及社會福利等方面之具體成果及施政成效。

總統致詞時表示,過去3年來是她執政最困難的時刻,因為她正在為這個國家打基礎。今年初行政院改組,蘇貞昌院長上任後,她與蘇院長就一起把這兩、三年的執政做一個總整理,該加速的就加速、該調整的就調整、做得不夠的就多做,希望執政的成績可以很快的讓人民有感。她與蘇院長也說好要走出來與民眾接觸,向民眾報告政府施政的成果。因此這一陣子,施政已經進入比較順利的期間,也看到民眾對於政府的施政滿意度持續上升。

總統認為,身為總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護臺灣的主權及尊嚴。這些年來,守護臺灣的主權及尊嚴,她沒有退讓過一步,並且緊守臺灣主權獨立的現狀。談及兩岸關係,她強調,只要中國碰觸到我們的底線,「蔡英文一定站出來」。今年年初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時,她就站出來說,臺灣絕不會接受。日前解放軍戰機飛越臺灣海峽中線時,她也告訴我們的國軍:如果下一次再蓄意越過中線,我們就強制驅離。因為臺灣海峽中線,是代表兩岸和平很重要的中線,如果中國蓄意越過,就是要破壞兩岸和平。

總統強調,凡是涉及臺灣人的尊嚴及主權,她一步都不讓,而且她的立場也受到國際上很大的支持。在國際上,大家都認為,臺灣遭受到中國很大的壓力,臺灣是否能夠站起來、挺住並保護自己的主權及民主,是很重要的事;此外,當我們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主權,其他人就會來幫助我們。

總統說,現在的臺灣,不只是海峽兩岸之間的臺灣,我們是印太地區裡很關鍵的臺灣。守得住臺灣,就守得著民主,及區域內的和平及穩定。正因為如此,臺灣人一定要有志氣,要知道自己的責任很重,我們不只要保護自己、捍衛自己的主權,我們也在這個區域扮演著守護和平及穩定的角色。

談及民眾最關心的經濟議題,總統表示,臺灣的股市已經破萬點,顯現出臺灣基本的經濟很不錯。最重要的是,現在有許多臺商回來投資。光是今年1月到4月,臺商回來投資的金額就突破新臺幣2,000億元,創造出來2萬多個工作機會。此外,還有很多外商都到臺灣來投資,因為臺灣有自由、民主、人權,而且政府也有決心幫投資者創造最好的投資環境。相信在今年的下半年,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的經濟會開始有力的往上走。

總統提及,雖然前一段時間,我們受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但是,因為我們投資的力道很強,加上前瞻基礎建設計劃開始看到成果,而且臺灣新的產業不斷的出現,相信臺灣的經濟已經開始脫胎換骨,轉型成功。

在社會福利方面,總統指出,政府編列了3、4百億的預算投入長照2.0,目的就是要照顧年長者及行動不便的朋友,希望透過日照中心,以及社區老人共餐福利等,讓年長者在社區裡得到更好的照顧。

總統指出,今年5月報稅時,年薪40.8萬元以下、雙薪家庭年收入81.6萬元以下,四口之家年收入低於123.2萬元以下者,都免繳所得稅。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負擔,政府從今年8月1日開始,開始實施新的育兒津貼及幼兒園補助。人民需要政府照顧的時候,政府一定照顧;特別是年輕人,要讓他們覺得國家的未來是有希望的。

最後,總統告訴大家,只要大家再給她多一點時間,她一定會把主權守護得更好,讓臺灣在國際上有更多的朋友;臺灣的經濟會更好,我們的人民也一定會受到更好的照顧。

母親節將至,總統也在「惠德宮」現場發送康乃馨給民眾,提前祝福鄉親母親節快樂。

包括立法院長蘇嘉全、立法委員蔡培慧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20日
總統出席全國技能競賽 強調持續擴大投資技職教育精進青年專業能力
賴清德總統今(20)日下午出席「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3屆亞洲技能競賽及第48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閉幕暨頒獎典禮」時表示,技職人才是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將持續擴大投資技職教育,提供多元管道協助青年精進專業能力,全面厚植產業實力,讓各行各業的隱形冠軍成為「護國群山」,讓臺灣成為世界繁榮的推手。 總統致詞時表示,全國技能競賽是國內青年技能競技的最高殿堂。今年來自全國各地1,231位技職好手,在69個職類中切磋技藝;無論最終結果如何,能夠參與這場大賽事就代表大家都是最棒的。 總統說,自己是武俠小說迷。今天就像看到各路武林豪傑齊聚,各展神通。大家不僅展現技職達人的高超技術,也印證了360行行行出狀元,高手在民間。這些年來,臺灣堅強的技術實力持續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去年法國里昂的「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臺灣獲得2金、3銀、10銅、28優勝,總共43面獎牌、世界排名第4的好成績。總統府也以最高規格、用最隆重的方式迎接臺灣英雄榮耀回國,透過網路直播典禮,全國上下都與有榮焉。 總統提到,技職人才為國家創造榮耀和繁榮,臺灣是世界第21大經濟體、經濟自由度排名全球第4、世界競爭力全球第6。這些成就都要歸功於百工百業的專業技術人才。未來就輪到在場的各位選手,大家也將成為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支柱。 總統認為,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馬步要紮穩,武功才會高強。因此,政府持續擴大投資技職教育,積極栽培多元專業的技術人才,目標就是要全面厚植產業實力。政府的方向很清楚,要讓各行各業的隱形冠軍都能成長茁壯,成為「護國群山」,讓臺灣成為世界繁榮的推手,讓臺灣每前進一步,世界就向前一步。 總統指出,今年大賽的標語是「我的極限,不被定義」。感謝勞動部每年辦理「全國技能競賽」將技職教育向下扎根,讓技職選手的能力和潛力放大、再放大;同時讓產業界知道,他們要找的技術人才就在這裡。 總統說,未來政府會繼續提供多元管道,協助青年精進專業能力,像是今年啟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支持18到30歲的年輕人出國交流見習,拓展國際視野,追逐自我夢想。歡迎各位年輕人發揮創意,踴躍報名提案。今年11月「2025亞洲技能競賽」就在臺灣舉辦,預祝接下來國手選拔一切順利,盼共同捍衛主場,全力以赴,把最好的成績留在臺灣。 最後,總統感謝民間公司團體及工作人員的付出與支持,以及各部會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並恭喜得獎者,也祝福所有選手未來能在各自專業領域創造豐碩成果,並為青年組各金牌得獎選手配掛獎牌,肯定他們的優異表現。包括勞動部長洪申翰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6月28日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開展 總統邀請國人及日本朋友前來旅行觀賞
賴清德總統今(28)日上午前往台電金水基地出席「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開幕活動,感謝奈良美智先生慷慨為臺灣作畫,此次並結合臺灣年輕新銳藝術家一起展出作品,讓臺日之間藝術文化交流激盪更多元、更豐富。並邀請國人及日本朋友一起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旅行,來金瓜石看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與奈良美智先生再次見面,仍像兩人初次見面一樣輕鬆自在。《朦朧潮濕的一天》這幅畫呈現朦朧潮濕的神秘美感,畫中小女孩的眼睛就像寶石一樣,讓人看了心情愉快。並提到,很高興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一起旅行,因為自己與金山淵源甚深,過去祖先曾住在金山,到祖父輩才搬到萬里。 總統說,「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是從2023年開始為期10年的計畫。第一年是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當時請奈良美智先生為臺灣作畫,也得到慷慨應允。時間過得很快,這幅畫自2023年從高雄出發,到過澎湖、屏東,現在來到北臺灣的金瓜石,相信未來還會到達更多地方。 總統指出,今年展出除了奈良美智先生的作品,尚有4位臺灣年輕的新銳藝術家一起展出,臺日之間藝術文化交流激盪,更多元、更豐富。感謝台灣電力公司提供展覽場地,以及各企業的贊助讓計畫具體可行;也感謝中華文化總會團隊優秀的企劃和執行能力。 最後,總統邀請國人及日本朋友一起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旅行,來到金瓜石看展。並提到,臺灣有許多日本人喜歡的景點、美食和文化,期盼大家排定新的旅遊方式,每年手攜手一同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到處旅行,讓計畫效益更大。 隨後,總統在奈良美智先生及參展藝術家陪同導覽下,與現場貴賓一同參觀展區。 包括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立法委員蘇巧慧、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6月17日
總統接見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 期勉以志工服務推動外交 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力量
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下午接見「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代表」,肯定該隊即將出發前往泰國、馬來西亞、肯亞、史瓦帝尼、土耳其等18個國家,投入偏鄉醫療、教育、生態等志工服務,把臺灣的力量帶到更遠的地方,以行動推動外交,讓世界看見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在總統府和「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見面。志工代表們來自全國各地,擁有不同專長且懷抱滿滿熱忱,即將出發前往泰國、馬來西亞、肯亞、史瓦帝尼、土耳其等18個國家,投入偏鄉醫療、教育、生態等志工服務,把臺灣的力量帶到更遠的地方。 總統說,看到大家讓他想起當醫師時也曾到偏鄉做過義診,感謝大家用雙腳丈量世界,用熱血服務他人,以行動推動外交,讓世界看見臺灣。大家都是行動派,也是臺灣最讚的代言人。 總統指出,「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是臺灣服務社會、連結世界的交流計畫。今年寒假教育部已經補助27個團隊、324位青年志工到海外交流。現在暑假要到了,教育部再補助86個團隊、868位青年志工到世界各地,另外還有12位青年是投入6個月以上長期服務工作。換句話說,光是今年臺灣的服務足跡,就遍及全球四大洲、25個國家,這當中都有大家的努力和付出,非常不簡單。 總統提到,政府今年啟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這項計畫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助年輕人一臂之力,出國追逐夢想、拓展國際視野;規劃在4年內投入百億元推動這項計畫,今年第一梯次有超過700位青年獲選,第二梯次將在這週五截止報名,兩梯次的報名都非常踴躍,明年、後年、大後年也都還有機會,鼓勵各位年輕人不妨勇敢提案,把握機會、展翅飛翔。 最後,總統提醒青年海外志工出門在外,除了適應語言隔閡和文化差異,也要注意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如果遇到困難需要協助,請隨時聯絡駐外單位,政府是大家最大的靠山;也請所有青年海外志工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到臺灣,才是順利完成任務,並祝福服務圓滿順利、滿載而歸。 隨後,總統授旗予「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由社團法人台灣樂斯屬文史扎根育成協會-樂斯屬文史扎根育成計畫秘書長李盈萱等人代表接受。 訪賓一行由教育部長鄭英耀及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6月13日
故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開幕 總統邀請國人看展   並期勉成為世界的故宮
賴清德總統今(13)日下午出席「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開幕記者會,邀請國人至故宮欣賞橫跨百年、81幅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的名作特展,並期勉故宮博物院不僅深耕地方,也要走進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支持,讓鎮館之寶來臺展覽。並提到,此次特展橫跨百年,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展出包括梵谷、雷諾瓦、塞尚、馬諦斯等38名偉大畫家的81幅名作,意義重大。感謝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覽暨國際倡議副總監Quincy Houghton、亞洲藝術部副主任馬唯中、策展人Dita Amory,以及故宮博物院蕭宗煌院長率領的團隊,共同完成此次展覽的壯舉。 總統同時提到,此次特展接洽了兩年多的時間,除了故宮博物院的努力,也感謝時藝多媒體、國泰金控等贊助廠商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這項展覽,邀請全國好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難得機會,踴躍進館參觀這81幅巨作。 總統說,故宮博物院是國家重要資產,不管是建館一百年或是來臺已一甲子,都已年代久遠,需要注入新生命。因此在2017年擔任行政院院長期間核定了「新故宮計畫」,包括整建故宮正館、改建第二展覽館、新建行政大樓、建置博物館群國際觀光網絡系統等,總經費超過100億元,讓故宮博物院有機會與全世界知名的博物館進一步連結,才能促成此次展覽。 總統期勉,故宮博物院未來可以參考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國際性的做法,不僅深耕地方,也要走進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並將世界帶進臺灣,讓故宮不僅是臺灣的故宮,也是世界的故宮,相信這個理念會得到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最後,並祝福展覽活動圓滿成功。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共同進行啟動儀式,並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覽策展人Dita Amory導覽及參觀展區,欣賞多幅名家畫作。 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及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6月10日
總統接見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 肯定以原住民音樂促進臺灣與教廷交流 讓世界聽見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10)日上午接見「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肯定合唱團日前於教廷獻唱,並至歐洲多國國際巡演,用原住民的歌聲促進臺灣和教廷的交流,也讓世界聽見臺灣。並表示,感謝原聲教育協會用心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帶領部落孩子邁向更廣闊的未來,期許大家繼續傳唱,用音樂傳承原住民的文化與精神。 總統抵達後,首先欣賞合唱團的歌唱表演。隨後致詞時表示,感謝大家今天一早下飛機,特別來到總統府快閃演出。「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果然是來自臺灣玉山的天籟之音,讓在場眾人聽得如癡如醉,感謝合唱團帶來優美動人的音樂饗宴。 總統提到,他非常佩服所有同學,小小年紀就完成非常不簡單的創舉。上個月陳建仁前副總統代表國家前往教廷,參加新教宗  良十四世(Pope Leo XIV)的就職典禮,這次大家到教廷也透過獻唱與教宗互動,促進臺灣和教廷的交流。 總統也說,看到大家用拉丁文向教宗說「臺灣為你加油」以及為大家演唱,也非常令人感動。不僅如此,在義大利和世界知名的「西斯汀教堂合唱團」聯合演出;又馬不停蹄前往波蘭、德國、奧地利完成國際巡演。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謝謝大家在世界最神聖的殿堂唱歌給全世界聽,用原住民的歌聲,讓世界聽見臺灣。 總統同時也感謝台灣原聲教育協會及馬彼得團長,2008年和幾位退休老師一起成立音樂學校、創立合唱團,帶孩子錄製專輯、出國巡演,這些年可以說成果豐碩,令人欽佩。馬彼得團長不僅透過教育耕耘部落發展,也透過音樂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夢想,這幾年更創辦12年一貫的原住民實驗學校,用心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帶領部落孩子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最後,總統期許所有同學繼續傳唱,用音樂傳承原住民的文化與精神,實現更多的夢想,並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學業順利。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01日
總統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 籲國人不分政黨朝野相挺國軍 支持國防預算 以實力達成真和平
賴清德總統今(1)日晚間出席「國際獅子會MD300A 1區真情服務分享成功」並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談「國防」。總統感謝全體國軍奉獻、捍衛國家,並強調,政府持續提升國軍待遇與福利,推動國防改革,期盼國人不分朝野政黨共同相挺國軍,全力支持國防預算,透過實力達成真和平。 總統致詞時表示,從去年520就職以來,一直思考如何團結國人、朝野、國家,一方面推動國家進步,另一方面抵抗外來併吞,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及自由的生活方式,因此接受各社團的邀請進行十講。 總統說,第一講是講國家,引用國際法及臺灣的歷史,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統治過臺灣,臺灣的主權也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臺灣在民主、自由、人權、普世價值、經濟產業、科技發展、防疫等各方面的成就,百工百業都是國際上的隱形冠軍,代表臺灣是外國肯定的國家,這些都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應該要好好守護、珍惜。 總統接著說,第二講是團結,特別引用民進黨《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內容是臺灣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只要認同臺灣這塊土地,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不管是中華民國認同或是臺灣認同,都是屬於國家認同的方式,應該彼此尊重、互相接納。要團結中華民國派的反共,以及臺灣派的護臺,反共護臺,臺灣才會安全,民主、自由、人權才能永續發展,後代子孫才能在這裡代代相傳。 總統也提到,第三講談憲政體制,固然中華民國憲法是在中國大陸時期所制定,但在李登輝前總統的領導下,來自臺灣人民所選出來的國大代表,經過七次修憲,已完成以臺灣為主體的民主共識。現在的憲法增修條文也明定,包括總統、五院各憲政機關的權責,彼此尊重、互相制衡,民主才能可長可久,走得更遠。臺灣的憲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就是給予臺灣人民直接民主—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如果立法院或地方議會,沒有重視民意,沒有通過法律,人民可以創制;如果通過的法律不符合人民需求,人民可以複決。如果人民選出的立法委員表現不如人民所願,人民可以根據憲法推動罷免。也就是說,民主的問題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不管是透過釋憲,由憲法法庭判決立法院通過的法案是否合憲,經過不斷地判決、解釋,讓憲政體制能更加穩固,人民也能運用權利表達主張,同樣是民主深化的一環。 總統針對第四講「國防」,首先說明國防的目的。依據憲法第137條第1項:「中華民國之國防,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另外,憲法第138條則明定:「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因此每一次為國軍將領晉階、授階時,都用憲法勉勵國軍將領效忠國家、愛護人民。 總統提到,國軍是一支有能力保護國家的勁旅,也獲得國際社會正面肯定。國軍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也為臺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換句話說,中華民國與臺澎金馬是生命共同體。此外,也以1949年古寧頭戰役及1958年八二三砲戰為例,說明國軍的戰力。總統說,兩場戰役均為反共護臺,為守護臺澎金馬、守護中華民國,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不分義務或志願役,軍民合作,一起為守護家園奮戰,並擊敗侵略者。因此,要感念當時英勇奮戰的國軍與民眾,才有今天穩定的社會。 總統也提到,國軍不只是保家衛國,無論是花蓮、臺南大地震、颱風甚至是疫情、禽流感,都可以看到國軍協助救災抗災、復原重建。臺灣有軍愛民、民敬軍的傳統,更感謝全體國軍捍衛國家的奉獻。軍人以生命保家衛國,是一項崇高的志業,對於國軍的貢獻,全國人民都要心存感激並做國軍的後盾。 總統表示,政府持續提升國軍待遇與福利力挺國軍,除了近年來軍公教加薪,今年3月也宣布提高志願役與戰鬥部隊加給。此外,蔡前總統任內推動「興安專案」提供國軍更優質的住訓環境,截至今年6月共修整營舍87案,是數十年來最具規模的營舍更新。接下來政府還會推動「展興專案」,從明年到2031年持續用具體行動提升官兵住用品質,支持國軍。 總統說,政府也精進對國軍眷屬的照顧,包含育兒協助、準公共化的托嬰托育合作、醫療照顧跟補貼等,並重視軍人的在職進修、強化職能培訓,以及增加與駐地附近學校的進修合作。為彰顯軍隊人性化管理,開放軍人出國自由行,且自今年7月開始,6家國籍航空國際線航班,將提供「軍人優先登機」服務。此外,推動九三軍人節現役軍人到賣場購物享打折優惠,也歡迎更多企業響應,共同展現對國軍的尊敬。上述國軍重要的福利及改革措施,在顧立雄部長知軍、愛軍,且發揮專業的領導下獲致諸多成果。 談及當前情勢中國威脅增強,總統指出,中國的軍事預算從2000年開始一路增加,2025年已破8兆新臺幣,相較20年前,中國軍費成長7倍以上。即便是國民黨執政時期,中國軍費連續多年以兩位數規模快速成長,中國軍事費用的提升,與臺灣任何政黨執政無關。中國的威脅持續壓迫到區域和平,且已踏出第一島鏈,甚至也已跨過第二島鏈到第三島鏈。臺灣受威脅,周邊國家也都受到威脅。此外,中國國家發展的目標是要在西太平洋稱霸,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也是中國的目的。也就是說,如果臺灣被併吞了,中國不會因此而停止,只不過是更有力量去進行區域性的擴張。 總統表示,中國對臺灣文攻武嚇不斷,包括高強度的灰色地帶侵擾,以及滲透統戰我國現役、退役軍人,透過公開我國軍人個資、不實攻擊國軍、貶抑國軍、誇大共軍以及網路上的騷擾攻擊等,企圖透過輿論戰、心理戰,營造不信任與恐懼,打擊國軍士氣。另亦頻繁透過軍機、軍艦、無人機等干擾臺灣,甚至試射飛彈及針對性演習,企圖威嚇國軍和國人。 總統認為,面對中國的威脅,臺灣一定要全力推動國防改革,包括持續務實推展各項國防革新要務,從俄烏戰爭、以哈戰爭、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中得到經驗,接軌創新思維與科技運用,加速國防產業自主升級並提升國軍戰力。不僅要提升國防力量,還要跟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有道是天助自助者,臺灣要提升國防力量,達到有實力的真和平,這就是國防改革的目標。 總統指出,我國的軍事戰略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也就是應對灰色地帶襲擾,聯合反登陸、濱海及灘岸作戰、縱深防禦與持久作戰,打造戰略持久與固守韌性,建立足以嚇阻並完全挫敗敵人的能力。國軍的作戰戰略是「多域拒止、韌性防衛」,加強不對稱戰力、快速戰備應變、去中心化運作、以拒止取代控制、整合嚇阻及無上限增高敵人執行任務的困難與風險,達到保護國家的目標。 談及我國當前的國防訓練,總統表示,在維持戰訓本務與軍隊紀律的前提下,展開以人為本、減法思維,建構現代化國軍;要讓部隊官兵感受到被尊重、關懷與照顧,積極破除形式主義的行政負荷,強化部隊的彈性、靈活與創新;也要和世界一流的美軍合作、協訓與交流,大幅提升實戰化的訓練;並擴大投資新興科技與資通電戰力、打造更堅實的後備部隊、精進後勤支援效能、強化精神戰力與士氣,這些都是我國國防訓練模式。 面對中國逐年攀升的國防預算,總統提到,馬英九政府時期,國防預算並未增加反而逐年減少,國防預算GDP占比降到約2%的水準。蔡英文前總統上任後,逐年提高國防預算,展現「強國防、挺國軍」的意願,從2016年的3596億元到去年的6068億元,提升80.74%,已占GDP2.5%。近來舉行的北約領袖峰會,北約國承諾2035年之前,國防預算將增加到GDP5%。總統接著說,他也在上任後宣布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總統感謝美國政府持續落實對臺承諾,近5年有30次軍售協助我國取得先進武器,有效強化我軍嚇阻與防衛固守能力,包含海馬士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M1A2T戰車、MQ-9B無人機、彈簧刀300型、Altius600M攻擊型無人機、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等,這些都符合我國的需要。並提到,美國對臺灣相當支持,多次動用「外國軍事融資」(FMF)與「總統撥款權」(PDA)無償軍援臺灣,金額累計超過900億新臺幣(31.13億美元)。另亦透過多項軍事協訓、共同演訓與交流計畫,強化國軍戰力,顯見美國對臺灣的支持。 總統強調,臺灣也要國防自主,帶動國防工業,目前成果包括勇鷹新式高教機、海鯤號潛艦、雲豹輪型甲車、磐石艦、紅隼火箭彈,以及雄風、天弓與天劍系列等。在臺美國防工業合作上,去年美方26家無人機、無人機反制系統、水面水下無人艇與無人載具、軍事通訊系統與人工智慧系統廠商共同訪臺,要打造臺美國防共同供應鏈。綜上,臺灣不只是軍購,還要國防自主,臺美共同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如此一來,臺灣不僅安全,有自己的國防工業,經濟也因此而進步。 總統認為,守護國家不能完全都依靠國軍,民眾、各社團、地方政府都應該要合作,因此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訂定維持政府、社會民生必要功能持續運作、必要時支持國軍行動等三大目標,這也是該委員會的重點。總統說,當我們有準備、更安全,增強全民防衛力量,就是最堅強的嚇阻,具體成果包括目前已有逾1萬名替代役男取得EMT-1證照,年度訓練達15.4萬人次,鼓勵民間投入防災士訓練。另外,全國368個鄉鎮市區陸續成立防災協作中心,中央與地方串聯在一起,各縣市都要進行「城鎮韌性演習」,讓社會有更完備的力量可以自救,也有餘力支援國防。 總統表示,國防即國安,但立法院卻凍刪國防預算,令人惋惜。並指出,臺灣海峽是全球五分之一海運貿易的重要通道,臺海的和平穩定牽動全球經濟及自由貿易體系。臺灣安全是全世界的問題,臺海和平穩定才符合國際利益。因此,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周邊國家都逐年增加軍事預算,蔡前總統任內及現在也都在增加。很可惜在野黨先前在國會凍刪國防預算,讓國際社會誤解臺灣沒有保護自己國家的決心。 總統進一步指出,今年國防預算遭立法院凍刪總額為史上最高,刪除共計84億元,並且一度被凍結達899.4億元,其中也包含海鯤號等。此外,許多人認為國家應發展無人機產業,因此中科院預定在嘉義民雄建立「無人機與航太產業園區」,絕對有其必要,可惜在今年的預算審查中,民雄園區預算遭凍結50%。再者,凍刪國防預算並非「解凍」就好,除了影響作業,也會影響國際視聽,許多國際友人關切臺灣刪凍國防預算,是不是沒有守護自己的決心,所釋出的錯誤訊號,大大影響臺灣的形象,以及誤解臺灣沒有自我防衛的決心。 總統強調,透過實力才能達成真正的和平,對和平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但是和平絕對不是靠一紙協議,或是應侵略者的要求就有辦法達到。總統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教訓為例說明:在二次大戰前,當時人們認為讓侵略者嚐到甜頭就可以得到和平,但結果並非如此;另一個教訓就是侵略必敗。所以,曾經的被侵略者更不該成為侵略者,危害臺灣習以為常的民主、自由與和平,臺灣永遠不會主動發起戰爭,而是要守護國家、守護區域和世界的現狀與和平。 談及行政院運用歲計賸餘編列4,100億元特別預算,總統指出,特別預算用於支持產業、保護就業、照顧民生及強化國防韌性。其中,強化國防韌性編列1,500億元,主要分為強化國土防衛能量、強化臺灣海域監偵,以及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等三個面向。但是,在野黨提出每人普發一萬元的政策,共計需要2,300億元。政府希望編列1,500億元用於國防韌性,另以1,000億元補助台電,補貼COVID-19期間配合政府不調漲的虧損,讓台電不要漲價,穩定物價。 總統指出,七月「國家團結月」包括每年國軍都有的漢光演習及各縣市政府進行「城鎮韌性演習」,期盼達到有準備、更安全的目標。團結必勝、侵略必敗;臺灣越安全,世界就越安全;準備越充分,世界民主就越強韌,希望大家相挺國軍,全力支持國防預算。國家是大家的,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期盼不分政黨、不分朝野共同支持國防、外交等重要事項。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翁源水、秘書長潘孟安、國際獅子會MD300A 1區總監孟淑芬、總召鍾鎮宇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