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03月21日
總統接受英國《Monocle》雜誌專訪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英國《Monocle》雜誌專訪,針對個人成長背景、從政歷程、推動改革、國防、臺美關係、兩岸關係及2020年總統選舉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

總統問答內容如下:

問:您可以分享自己讓人驚訝的地方嗎?那或許不是您的最大秘密,但可能是人們不太瞭解您的地方?

總統:一般人通常認為女性政治人物不如男性強硬,此外,我曾擔任教授多年,大家往往認為教授不夠「政治」,所以有些人對我有政治上不夠強硬的存疑,但是他們現在應該知道即使我的言語可能比較溫和,可是我夠「政治」,也夠「強硬」。

 

問:我對您的成長背景很感興趣,您是家裡11個小孩裡的老么?

總統:沒錯!

 

問:想請教您身為老么,在這樣大家庭裡長大是什麼樣的情景?

總統:很多兄姐好處是分散父母注意力,他們對小孩將來的成就總是有所期待,所以希望年長的手足表現好一點。我兄姐學校成績優異,沒有辜負父母期待,所以我在學校的壓力相對就比較小,因此我的童年算是很愜意,因為父母不會給我太多壓力。

但另一方面,因為兄弟姐妹很多,所以我要學習如何和大家相處,當然他們也得學著跟我相處,但整體而言,重點在父母,如果父母公平對待小孩,知道如何照顧小孩,情況就沒那麼複雜。

 

問:您現在家裡人口簡單,但在大家庭的成長經驗,對您在做決策時有任何影響嗎?

總統:身為政治人物,我每天接觸民眾,無論是在辦公室,在外面,或特別在大型活動中,常跟人民交流互動,努力瞭解他們的想法,所以我的成長經驗幫助我很多。因為兄弟姐妹多,我總是訓練自己觀察和瞭解他們。有段時間我曾負責談判,我訓練自己如何觀察別人,如何回應他們的看法。對我來說,新的挑戰是如何和民眾打成一片,觀察他們的反應,瞭解他們的想法。我通常白天已整天和民眾在一起,回家後不想再應對其他人。我在家通常會想獨處,反思白天發生的事,想想隔天該做的事。

 

問:我知道令尊是生意人,您認為自己是在政治背景家庭下成長嗎?您的政治意識是在稍後才出現的嗎?

總統:政治意識是之後才出現。我父親不太希望子女太參與政治,他們是上一代傳統的父母,因為過去獨裁統治,他們不太希望子女涉足政治。我父親就是一位典型代表,認為子女應該成為專業人士,像是律師、醫師或建築師。他從沒有讓子女成為政治人物的打算。

 

問:以您女性的身分擔任總統的角色,為臺灣的總統制度至少在形象上帶來變化,過去三年來,您為臺灣帶來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總統:主要在政策面,臺灣有太多改革要做,我們沒有多少時間,特別在年金方面,有些年金很快就會破產,要是我們不採取作為,整個年金體制可能會崩壞,引發全國財政災難。我們同時也要確保不能中斷退休人員的年金給付。

這是我們要做,也該做的。這次年金改革史無前例,過去從沒有領導人敢碰這一塊,就像其他國家的年金改革,如果想確保財政健全,就一定要刪減給付。以前臺灣年金給付率很優渥,事實上太過優渥,造成臺灣很多人不滿,認為對勞工很不公平。公務人員的年金比退休勞工優渥太多,讓社會普遍存在不公義的觀感。我們必須解決這種觀感,處理年金制度財政問題,確保年金永續健全。

我們覺得在年改財政上處理得不錯,改革後可以再撐個二、三十年無虞。雖然很多人抱怨年金被砍,但減少的年金並不會影響他們的基本生活開銷。不過砍了年金,那些被影響的退休人士難免有所不滿,為此我們也付出巨大政治代價。

 

問:回顧去年11月的選舉,您認為年金議題是民進黨大敗的主因嗎?

總統:那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同婚議題,很多宗教團體強烈反對同性婚姻,但年輕人認為同婚關乎人權,應朝著人權先進國家方向邁進。大家對同婚疑義意見分歧。年輕人希望以人權議題來處理,而傳統的人士和宗教團體認為在臺灣推動同婚太過躁進,因此雙方有一番角力。

但我們無法閃躲同婚議題,它就在眼前,我們必須處理。過去兩、三年來,大法官釋憲要求修法進一步保障同志權益,當然去年的公投企圖推遲同婚的進展。

這兩年半來,社會上充滿了對同婚議題的爭議與衝突,但終究我們縮小了同婚議題範圍,大法官釋憲說明同婚的確是人權議題,公投結果則是提醒要顧慮到傳統派及宗教人士的想法。這就是歧異之處。

但公投和大法官釋憲的結果讓我們縮小同婚議題的範圍,簡化成兩件事,第一,大家都同意應保障同志權益,第二,該提出何種法律架構保障同婚。儘管我們為此付出政治代價,但我認為這樣的過程有幫助,這麼爭議且對立的議題最後簡化為兩件事,也就是民眾普遍同意保障同志權益,而政府須研議如何修法保障他們的權益。

 

問:您當選總統以來,全球政治局勢在川普上任後改變了。想請問您在這個後川普時代,放眼2020,您認為要變得更川普化?還是要忠於蔡式風格?

總統:這就要看你怎樣定義政治魄力。我想有些人會覺得我講話輕柔和緩,雖然我是女性,但我的意志堅定,且準備好要做事,儘管會付出政治代價,但這才是領導人該有的樣子,重點不在講話強硬,而是你是否有堅定的意志完成改革,過程中你會遭受攻擊、面臨壓力、衝突,但最後還是呈現給人民你想要達成的結果。

 

問:迎接2020大選,有關外交、兩岸、國防,您的優先工作是什麼?

總統:我們不斷向全世界以及區域各國說明我們會維持現狀,但有鑑於大環境的變化,所謂維持現狀,是維持正確的平衡,所以臺灣會繼續維持正確的平衡。在兩岸關係上,我們不去挑釁中國,但我們必須具備足夠的防衛實力,因為中國投資大量軍備,我們必須增加軍備,提升臺灣防衛能力,這是我們的優先要務。

 

問:我們知道臺灣目標是把兵役制度改為志願役,請問目前進度如何,預計何時能夠完成?

總統:這項政策其實是在前面兩任總統的任期時就推動並執行,我的責任是讓志願役能夠順利運行,同時讓我們的國防能力因為採行全志願役而更加強化。現代化軍隊須要有經驗的軍人,知道如何使用高科技武器,所以須要非常多的專業訓練。所以如果我們回到以往義務役系統,年輕人服一年兵役時間是不夠的。

在志願役制度下,服役者從軍至少四年,如此我們才能有足夠時間培訓他們。服完四年兵役即可退伍,而且只要符合資格,他們也可以延長服役時間。在接受四年的培訓後,他們成為非常有經驗的軍人。退役後可成為後備軍人,如此一來,我們將有一群核心、專業的志願役,和一群志願役退役的後備軍人。

 

問:談談明年的選舉,您的一些批評者表示只有打中國牌,您才能贏得選舉。譬如北京採取愚蠢的行為,您馬上站出來反應,激起民眾情緒,民進黨就能贏得選舉。您對此說法有什麼回應?

總統:人們在意的當然是國家安全,以及我們能否維持與中國穩定的關係。所以這不是說站出來大聲講話,表現非常強悍就好。當然有時候確實有必要強悍一點,但這不是一位領導者唯一能做的。我們要確保國家安全,並且同時保持與中國穩定的關係。

不過民眾也非常在乎經濟,雖然大家沒有注意到,但經濟狀況自2016年以來確實好轉。我2016年剛上任時,很多人認為我們沒有辦法達到1%的經濟成長,因為前一年經濟成長不到1%。不過我們做到了,2016年時成長率1.51%。2017年的表現更好,成長率達3.08%。這是一個重要的成就。去年我們表現也不差,2018年大約2.63%,這表示經濟好轉,且整體趨勢是往上的。就名義或實質收入來說,整體都是往上的趨勢。我們出口表現良好,儘管今年可能因為美中貿易衝突而有所影響,不過整體來說,臺灣經濟穩定成長。人們擔心政府能否確保電力的供應,不過根據我們的計算,電力供應應該沒有問題。

 

問:習主席1月份時發表了恐嚇威武叫囂意味甚高的演講,有些人認為習主席在演講中訂定出北京統一臺灣的時程表,似已改變了現狀。請問總統您是否同意,這是您的看法嗎?

總統:我認為習主席在今年1月2日的演說某種程度上確實改變了兩岸關係的平衡,必須要再重新平衡。

 

問:要如何重新平衡?

總統:重新平衡的意思是我們要更謹慎的處理兩岸的關係,因為1月2日的演講中透露出了中方的急迫性。所以我們必須加速所有的準備工作。

 

問:如果我們參考其他也有衝突關係的國家,像是南北韓,去年這個時候看似核戰爆發邊緣,如今兩國好像非常要好的朋友。目前,臺灣與中國的關係不樂觀,但是也許明年會有所改變,您認為有沒有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關係改變呢?

總統:關係改變須要很多的因素,首先,中國必須平等地對待臺灣。另外,任何和平進程不能設有前提或政治框架做為前提。就臺灣方面,我認為如果沒有前提,或一中、一國兩制的框架,而且如果進行過程中我們是被平等的對待,並且對方尊重臺灣所擁有的主權,那我認為我們沒有什麼理由不能坐下來溝通。

 

問:臺灣和英國最近都非常流行公投,當然很多時候公投結果並不順你的意,如果您成功當選連任,您能否明確排除在第二任期間進行臺灣獨立公投?

總統: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並不是領導者說了算。一個領導者的責任是確保我們的民主能夠運作,並且透過民主讓民眾共同決定我們下一個階段與他方有什麼樣的關係。不過,以總統來說,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護我們的自由、民主、並且和中國保持穩定的關係。

 

問:有人認為民進黨在去年11月的選舉慘敗是因為您在這三年期間過度關注臺灣獨立、臺灣認同、或者更改國名等的議題。您有什麼回應?

總統:我不這麼認為。上一次的選舉是地方選舉,所以兩岸議題並不是那次選舉的重要議題。我在這兩年半的任期間,我們非常謹慎處理兩岸關係,我們不挑釁,維持了與中國穩定的關係。於此同時,我們面臨來自中國巨大的壓力。中國越來越武斷的進行軍事演練,同時奪取我們的邦交國。所以我們面臨許多的壓力,但是我們並不挑釁,並且非常謹慎處理兩岸關係。是中國在試圖改變現況,我們只是在回應中國的行為。不過去年的選舉比較攸關我們的內政議題,而有些議題確實意見比較分歧。

 

問:今年有許多重要的週年紀念日,其中一個是4月份臺灣關係法四十週年,請問您到時會希望向美國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總統:我希望我們之間的友好關係能夠持續,兩方的合作也能夠更密切,以面對區域未來的挑戰。

 

問:去年臺美關係有很多進展,近乎大使館等級的新館處開幕,還通過了《臺灣旅行法》,還有幾個高階的訪團。展望2019年,在您的願望清單上,有沒有什麼臺美關係之間的願望您希望能夠實現,或者希望美國能送給臺灣什麼樣的禮物?

總統:這不是像聖誕節。臺灣和美國的關係不是聖誕節等著開禮物。臺美關係非常堅實,而且我們希望能夠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並有實質上的進展。

 

英國《Monocle》雜誌創立於2007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內容聚焦於政經時事、全球趨勢等。該刊亦出版專業書籍,並開設全年無休之網路電台Monocle24,評論國際事務及政經、文化等發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2日
總統勗勉海軍一六八艦隊 期勉秉持忠義軍風守護自由民主的日常生活
賴清德總統今(22)日上午前往宜蘭勗勉海軍一六八艦隊時表示,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占GDP3.32%,展現守護國家安全、保護民主自由人權的決心,政府也將持續修建營舍空間,改善國軍福利待遇,並支持國防自主,讓臺灣的軍工產業強化國防力量,達成永續雙贏。總統並期勉國軍持續秉持忠義軍風,成為一支「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的鋼鐵勁旅,繼續守護自由民主的日常生活。 總統登艦後,首先視導戰情操演及聽取相關任務簡報;午間並與官兵代表會餐及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辛勞。 總統表示,投身軍旅、保家衛國是非常辛苦也值得驕傲的志業,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責任的承擔。海軍全天候護衛海疆,無論是在岸上或海上,因為有大家日夜堅守崗位,才能讓國人有安全的生活環境。今年海軍一六八艦隊在「漢光演習」、「立即備戰操演」、「海峽雷霆軍演預應」以及「東馬運補護航」等各項演訓任務中,都充分展現海軍優質的專業職能以及平日勤訓精練的成果。 總統說,中國數年來對臺威脅與日俱增,面對灰色地帶侵擾的頻率持續提升,國軍弟兄姊妹不畏壓力,精準掌握敵情、強化戰訓本務,是國人安心的依靠。也提醒大家在操演時務必掌握每一個環節,同時也要持續精進保密工作,提高警覺,任何軍旅的微小日常都可能是敵人夢寐以求的情資。 總統強調,未來政府會繼續增加國防預算,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占GDP3.32%,也可望在2030年前比照北約的標準,達到GDP 5%。不僅展現守護國家安全、保護民主自由人權的決心,同時也願意跟國際社會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懾力量,以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總統指出,政府不僅提高預算以強化國防力量,也秉持蔡前總統的「興安專案」持續修建國軍營舍空間,並改善福利待遇。上任後,即應顧立雄部長要求為國軍加薪,主計總處也已編列相應預算支應,讓國軍薪資提高。至於立法院提出的軍人待遇提升,因為有涉及違憲的問題,行政院預計在送出總預算案時提出釋憲,後續將依照司法院大法官的釋憲結果,若合乎憲法,將追溯補齊;倘有違憲,將另循其他方式照顧國軍。並提到,蔡前總統任內最後1年為軍公教加薪4%,去年他也替軍公教加薪3%,政府將持續完善對國軍官兵的照顧。 總統也提到,除對外軍事採購,也會持續支持國防自主,包括與國際友盟國家共同合作,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等。不僅可以增加國防力量,也能帶動軍工產業發展,讓臺灣的軍工產業永續支援國軍、強化國防力量,這才是永續雙贏之道。此外,籌措進來的武器裝備,包含下一代巡防艦、無人載具的獲得,以及國軍所有軍事需求的汰舊換新,政府都會給予支持,堅定做國軍的後盾,與時俱進,提升國軍整體戰力。 最後,總統期勉持續秉持忠義軍風,成為一支「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的鋼鐵勁旅,繼續守護自由民主的日常生活。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海軍司令唐華、艦指部指揮官吳立平、作戰區指揮官陳文星、一六八艦隊艦隊長姚樂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9日
總統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 期許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與軍陣醫學三大領域
賴清德總統今(19)日上午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肯定國防醫學院數十年來在國防醫學發展的深遠貢獻。並對升格後的國防醫學大學提出三點期勉:第一,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第二,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第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為提升國軍戰力,以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做出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防醫學院於本(8)月1日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功在國家、社會及人民,深獲肯定,如今升格為大學,更展現國家對國防醫學發展的大力支持。很榮幸能親自主持揭牌典禮,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並代表國人祝賀國防醫學大學校運昌隆,相信未來能承接更重大的使命,持續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民。 總統肯定國防醫學大學的前身─國防醫學院全體醫師對社會的貢獻,並指出,金山、萬里、基隆一帶的民眾,在遭遇重大疾病時會選擇至三軍總醫院就醫,可見三軍總醫院的基層醫療服務深獲肯定。此外,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兼具軍事任務與醫學教育的高等學府,是擁有雙重任務的英雄培育基地。身為醫界出身的總統及三軍統帥,將責無旁貸支持國防醫學大學的發展,也期盼在林致源校長的帶領下,能承續歷任院長打下的深厚基礎,讓貢獻更上層樓。 總統期勉國防醫學大學未來能持續精進,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並深入基層服務。三軍總醫院及各國軍醫院並非單為服務國軍而設立,平時也兼顧照護民眾健康,期盼未來能持續精進、擴大。 總統談到,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具備「生物安全等級第四實驗室」的學校,非常難得。並指出,全球傳染病在1、20年間就會出現一次,規模大小不一,如2002年爆發的SARS或2019年的Covid-19,包括臺灣在內都受到傳染病的威脅。期盼國防醫學大學能善用此資源,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 總統接著表示,國防醫學大學與一般醫學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具備軍陣醫學及戰傷救護訓練的專業。如果持續精進,對國軍戰力、甚至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將有很大幫助。臺灣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並透過國際合作,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同時,也能利用AI人工智慧、虛擬AR、VR等作為學習工具。 最後,總統再次期勉國防醫學大學升格後,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以及軍陣醫學與戰傷救護等三大領域的相關訓練,並推廣到全國各地,相信對國家會有很大幫助。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儀式,並視導戰傷暨災難急救訓練中心及醫學科技教育中心,以及聽取尼泊爾、印尼、柬埔寨、蒙古、印度、馬來西亞國際志工團簡報服務概況,瞭解戰傷救護訓練任務與醫學科技相關課程及教學應用。 包括總統府資政童永、沈榮津、戰略顧問霍守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軍醫局長蔡建松、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等亦出席是項行程。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8日
副總統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訪團 盼持續深化臺日交流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18)日上午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海外研修團時表示,臺日兩國在經濟、文化、教育及社會各層面均有許多交流,且共同面對全球貿易秩序重整、地緣政治及區域安全等挑戰,期盼雙方持續深化交流合作,讓下個世代看見更好的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可以在具有歷史意義的臺北賓館歡迎訪團,感謝日本自民黨青年局中曾根局長再次選擇臺灣為海外研修的地點,雖然訪團行程緊湊,但相信此行是進一步認識臺灣,並深化雙邊交流的珍貴機會。 副總統指出,臺日關係在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以及各社會層面皆有許多交流,面對各式天災挑戰時,更是患難見真情。兩國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對外包括全球貿易秩序重整、地緣政治及區域安全等;對內則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化、人口老化或人才養成等議題。如何確保人民在新興科技不斷突破的時代,能共享資源且均衡發展,讓下個世代看見更好的未來,是兩國共同的挑戰與努力的目標,也是雙方合作的機會。 副總統說,臺灣各項民調顯示臺灣人民對於日本觀感高度正面,希望在此良好基礎下,持續深化雙邊合作及交流,並再次歡迎訪團訪臺。 訪團成員包括日本國會眾議員中曾根康隆、平沼正二郎、加藤竜祥、參議員神谷政幸、府議員須田旭等,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副代表高羽陽、外交部次長葛葆萱及「臺灣日本關係協會」副秘書長林郁慧陪同,於臺北賓館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8日
總統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訪團 盼臺日合作穩定區域情勢及創造經濟雙贏
賴清德總統今(18)日下午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海外研修團」時表示,日本和臺灣情感深厚,也都堅信民主、自由的價值。因應全球局勢快速變化,期待臺日持續深化合作,不僅穩定區域情勢,也強化彼此的經濟韌性,為雙方經濟產業帶來雙贏。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日本自民黨青年局的好朋友們再度來臺訪問,並提到,今年5月曾在總統府與中曾根康隆眾議員、平沼正二郎眾議員、神谷政幸參議員及加藤竜祥眾議員見面交流。今天也很高興見到須田旭議長,與訪團成員們一起針對各項議題交換意見。 總統感謝自民黨青年局長期在臺日交流中扮演關鍵角色,促進雙方更深入的理解和合作。並指出,日本和臺灣情感深厚,總在臺灣面臨困難時伸出援手、帶來溫暖。無論是去年臺灣0403震災時,自民黨青年局發起募款、協助重建;或是這兩個月來,石破茂首相與多位議員對於臺灣風災和豪雨災情的慰問,都讓我們深受感動。 總統指出,臺灣與日本都堅信民主、自由的價值,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再次感謝日本政府,從安倍晉三前首相到石破茂首相,在美日峰會、「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及「四方安全對話」等國際場合,不斷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總統提到,因應全球局勢的快速變化,期待臺日雙方除了在地緣政治變化中能共同合作、穩定區域情勢,也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等產業持續深化合作,提升競爭力,也強化彼此的經濟韌性,帶來臺灣和日本經濟產業的雙贏。 隨後,中曾根局長致詞時表示,臺灣及日本共享許多普世價值,也有共同利益,在許多領域都有具體合作。現在的臺日關係是史上最好階段,希望能在此良好基礎上,攜手強化彼此之間的合作,青年局也將從旁協助。 中曾根局長對於近來臺灣遭受颱風和暴雨侵襲,導致許多人受災表達慰問之意。臺灣跟日本都是天災頻繁發生的地方,但每次災害發生時都會相互伸出援手。明年日本將正式成立「防災廳」,其中的重點工作包括國際合作,期盼未來兩國共享防災相關情報、資訊及經驗,並在防災領域加強合作。 中曾根局長提到,現在世界上發生數起戰爭,企圖使用武力改變現狀的舉措也在各地頻繁發生。其中,臺灣面對臺海緊張情勢,日本也同樣面臨來自中國、俄羅斯和北韓三個面向的威脅。中曾根局長說,我們必須向海內外展示「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決心,並建立因應機制。互為信賴夥伴的臺日兩國必須緊密合作,促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中曾根局長也說,稍早總統致詞時提到半導體的臺日合作,不僅在半導體領域,下一個世代的通訊、AI等都是雙方共同擁有強項的領域。日本有許多可以向臺灣學習之處,期盼未來相關領域的合作能加強兩國之間的產業競爭力。 中曾根局長同時表示,現在對日本或臺灣來說,執政都不容易。尤其社群平台崛起讓民主體制變得更加複雜,但執政者必須守護國民、守護國家,期盼臺日攜手因應挑戰,青年世代也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訪團成員尚包括日本國會眾議員平沼正二郎、加藤竜祥、參議員神谷政幸、大阪府議會議員須田旭等,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外交部長林佳龍、「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張仁久及立法委員陳冠廷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4日
總統接見布魯金斯研究院訪團 強調全力捍衛臺灣民主與區域和平穩定 並持續深化臺美經貿關係
賴清德總統今(14)日上午接見「布魯金斯研究院」學者專家訪問團,感謝美國政府、國會及智庫友人長期對臺灣展現跨黨派的支持。並表示,面對中國持續對臺灣加大威脅與壓迫,政府會積極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持續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全力捍衛臺灣民主,共同守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臺灣的老朋友-何瑞恩(Ryan Hass)主任再次率領重量級學者來到臺灣,也很高興美國前副總統國安顧問高登(Philip H. Gordan)、布魯金斯研究院美歐中心主任絲德穆勒(Constanze Stelzenmüller)首次來臺訪問。 總統指出,「布魯金斯研究院」成立超過百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深遠的智庫之一,提出的分析與建言向來深受各國重視。臺灣非常珍惜與大家的情誼,希望此行透過與臺灣各界人士交流,增進對臺灣的了解。 總統提到,現在的臺灣已是世界的臺灣,不僅是「全球民主價值鏈」、「印太第一島鏈」的樞紐,也是「全球非紅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臺灣能有今天的發展與成就,除了人民珍惜民主、勤奮打拚,也要特別感謝美國政府、國會及智庫友人,長期以來對臺灣展現跨黨派的強勁支持。 總統強調,面對中國持續透過軍事、經濟、灰色地帶侵擾、統戰滲透、媒體戰、心理戰等手段,加大對臺灣的威脅與壓迫,除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之外,也會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攜手,並在今年3月提出17項因應策略,全力捍衛臺灣民主,守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總統提到,面對國際經貿秩序的變動與重組,臺灣將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持續深化臺美經貿關係,創造雙贏。無論是正在進行中的對等關稅談判,或是對美臺都有利的「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希望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儘快達成共識,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共同促進臺美未來的進步與繁榮。 總統說,相信只要彼此堅守共同價值、持續緊密合作,臺美通往互利雙贏的道路就會越來越寬廣、越走越順暢。 布魯金斯研究院桑頓中國研究中心何瑞恩主任致詞時,感謝總統和臺灣政府的熱情歡迎。並指出,此次訪問是一趟學習之旅,希望能更深入了解臺灣相關議題,也展現「布魯金斯研究院」長期致力於深化與臺灣相關的政策議題及公眾認識。 何瑞恩主任說,多年來「布魯金斯研究院」都會組團訪臺,期待未來無論情勢起伏、局勢變化,都能持續來訪也期待後續的交流。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