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03月12日
「海洋民主之旅」 總統將率團赴訪帛琉與諾魯 並前往馬紹爾群島出席國際會議

總統府今(1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蔡英文總統將於本(3)月21日率團赴訪帛琉與諾魯,並前往馬紹爾群島出席國際會議。記者會由外交部次長徐斯儉說明出訪行程。

徐次長表示,自「永續南島 攜手共好 2017年太平洋友邦之旅」率團訪問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及索羅門群島三國後,總統一直盼能有機會再度造訪我太平洋友邦,以正面回應友邦元首的邀請。帛琉雷蒙傑索(Tommy Remengesau, Jr.)總統去(2018)年11月率團訪臺與總統會晤時,再度提出邀請;而諾魯瓦卡(Baron Waqa)總統也在今年1月訪臺時,親自面交邀請函給蔡總統。為展現我對太平洋友邦的重視,持續深化與太平洋國家之連結與友好關係,總統業訂於3月21日至26日率團到帛琉與諾魯進行國是訪問,展開「海洋民主之旅」。

徐次長也指出,太平洋島國首位女性元首馬紹爾群島海妮(Hilda C. Heine)總統上任以來,積極提倡婦權,馬國訂於3月26日主辦首屆「太平洋婦女領袖聯盟會議」,並邀請同為女性元首的蔡總統擔任「榮譽嘉賓」致詞。為表示對婦女議題的重視及表達對海妮總統的支持,總統亦將於國是訪問行程結束後,前往馬紹爾群島出席該會議。

徐次長指出,這次的出訪主題是「海洋民主」,此次出訪,我們將會拜訪大洋洲的友邦帛琉、諾魯及馬紹爾群島。臺灣和這幾個友邦或地區之間,有不少共通點。第一個共通點是「海洋」,我們都是四面環海的島嶼,都很重視海洋環境的永續發展。第二個共通點是「民主」,我們都擁有民主體制,也認同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因此此次出訪,我們將和友邦交流民主經驗、以及推動永續發展的經驗。我們將會看到海洋不是阻隔,而是彼此的連結。

談及我友邦吉里巴斯,徐次長也說明,原本外交部建議總統出訪的時間是3月24日至31日,並已獲得吉國馬茂總統(Taneti Maamau)及其他赴訪國家元首的同意。但因總統府考量3月29日總統主持春祭大典的重要性,調整程期改於3月21日至28日出訪後,帛琉和諾魯可配合調整期程,但不巧遇到兼任南太平洋大學校長的馬茂總統已經允諾前往斐濟校區主持畢業典禮,該段時間馬茂總統不在國內,相關行程由於涉及各國參加畢業典禮的賓客,也無法更動,因此最後雙方商定另擇期去訪。

徐次長提到,太平洋邦交國對我們的國際參與總是充分支持,例如上個月20至21日在帛琉舉辦之「密克羅尼西亞元首高峰會」上,帛琉、諾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與會元首或代表一致通過公報,支持臺灣在太平洋島國論壇年會期間,享有與中國相同的公平待遇,所以無論是在情感上,或是從南島文化來看,我們與太平洋友邦都存在著密切的連結,相信這趟旅程,除了增加友邦人民對我們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透過此次視野,讓國人熟悉在國際舞台上持續不斷為我們發聲的好朋友,並瞭解這些友邦國家的純淨與美麗。

徐次長說,本次訪問團成員除包括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外交部長吳釗燮、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等部會首長及立法委員,也將安排相關在太平洋友邦從事醫衛合作之醫療機構及相關企業家同訪,共同見證我與太平洋友邦具體合作之成果,並開拓更多可能性。

徐次長指出,訪問團預計於3月21日(週四)下午出發,同日晚間抵達帛琉,24日轉至諾魯,並於26日前往馬紹爾群島出席會議,最後於28日(週四)傍晚返抵國門,全程共計8天7夜。

徐次長也表示,總統此行訪問上述3國時,將分別會晤帛琉雷蒙傑索總統、諾魯瓦卡總統及馬紹爾群島海妮總統,就彼此共同關切之雙邊及國際議題充分交換意見,另將於馬國舉辦之「太平洋婦女領袖聯盟會議」及諾魯國會發表演說,並參觀赴訪國家之醫療與農畜雙邊合作計畫,藉此宣揚我以互利互惠之「踏實外交」精神,協助友邦達到「永續發展目標」的理念;此外,總統亦將款宴旅外國人及我駐外館團員眷,以表達政府對他們的重視、關懷與慰勉。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6日
副總統接見凱達格蘭論壇訪賓 感謝訪團以實際行動關心臺海和平穩定
蕭美琴副總統今(6)日上午接見「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訪賓,並對於訪團在全球地緣政治快速變化的時刻來臺參加論壇,以行動支持及關心臺海議題,表示感謝。 副總統指出,臺灣致力維護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以及促進全球繁榮發展,感謝訪團此刻來臺參加論壇表達支持。對於訪團關注臺灣如何與國際社會合作,以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共同利益和繁榮,並拓展全球合作等議題。副總統並與訪團進行相關意見交流,盼為共享價值共同努力。 訪團一行由法國國民議會前議長戴扈傑(François de Rugy)率領,由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5日
副總統接見友邦駐聯合國代表 感謝友邦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蕭美琴副總統今(5)日下午接見友邦駐日內瓦聯合國暨其他國際組織常任代表團,感謝代表團成員長期在日內瓦聯合國體系中持續扮演臺灣最堅定的夥伴,並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副總統致詞首先向來訪的友邦大使表達誠摯歡迎及感謝,並代表政府感謝訪團長期在聯合國體系中扮演臺灣最堅定的夥伴,並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副總統指出,臺灣多年來被不公平地排除於聯合國體系之外,有賴眾多友邦堅持聯合國體系正義、公平與包容性原則,並持續倡議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他要再次代表政府,以及所有的臺灣人民感謝友邦大使對臺灣的友誼與支持。 訪團包括瓜地馬拉駐日內瓦代表團大使卡利(José Francisco Calí Tzay)伉儷、海地駐日內瓦代表團大使菈瑟珂(Ann-Kathryne Lassègue)及夫婿、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日內瓦代表團副常代藍威(Samuel K. Lanwi, Jr.)伉儷,由外交部次長葛葆萱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5日
總統接見英國前首相強生 盼臺英加強合作創造雙贏 為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賴清德總統今(5)日上午接見「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訪團」,感謝強生前首相和英國政府對臺灣的重視與支持,並多次在國際場域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表示,臺灣和英國共享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期盼未來能與英國加強合作創造雙贏,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臺灣人民歡迎英國強生前首相首次訪臺,並擔任凱達格蘭論壇的專題演講人,同時提到,強生前首相是繼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夫人及特拉斯(Liz Truss)女士後,第三位訪問臺灣的英國前首相,相信此次到訪能促進臺英未來更進一步的交流。 總統感謝強生前首相和英國政府在2021年英國擔任「七大工業國集團」(G7)輪值主席國時,在G7領袖峰會聯合公報上首度提及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自此以後,英國在眾多雙邊與多邊場域均一致重申維護臺海現狀的堅定立場,持續凝聚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 總統提到,今年6月英國皇家海軍巡邏艦「史佩號」通過臺灣海峽,以具體行動捍衛臺海的航行自由。隨後,英國政府發布了《國家安全戰略》,指出臺海在全球貿易與供應鏈具核心地位,英國不支持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並將在共享民主價值的基礎上,持續深化與臺灣在各領域的合作關係。英國政府從強生前首相開始的這些行動,對印太安全提供具體化的貢獻。 總統指出,近年來臺英經貿關係持續創下新的里程碑。2023年臺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是臺灣與歐洲國家第一個制度化的經貿架構。今年6月雙方進一步針對「投資」、「數位貿易」以及「能源與淨零排放」等領域再簽署3項支柱協議,展現雙方強化經貿合作的決心。 總統表示,臺灣和英國共享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臺灣衷心希望未來能與英國加強合作,創造臺英雙贏,也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強生前首相致詞時,首先感謝受邀訪臺,並表示,現在是對世界而言至關重要、並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如同賴總統今日稍早所說,臺灣正處於自由民主對抗威權專制的前線。 強生前首相提到,他一直都很想來臺訪問,也被臺灣這個國家的卓越成就深深吸引,尤其是微型處理器和美食等方面。他也向賴總統為臺灣提出的政策方向表達敬意,並十分認同五大信賴產業及增加國防預算至GDP百分之3的主張。 強生前首相指出,包括他在內的英國人民都認為,中國目前對臺灣的霸凌行為毫無正當性,臺灣是一個自由、和平的社會,不應受到這種恫嚇,這種行為毫無意義,也應該儘速停止。不過,透過與賴總統對話及過去幾天與臺灣人民的交流,讓他清楚了解,任何試圖霸凌或併吞臺灣的行為永遠不會成功,因為臺灣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民主體制,擁有深愛自由的人民。 強生前首相表示,在這個艱困而緊張的時刻,所有西方國家都應該加強與臺灣的經濟和政治關係,而非在其他國家的壓力下疏遠臺灣。並強調,英國將持續與臺灣站在一起,不僅因為雙方共同的戰略目標和蓬勃發展的經貿關係,更重要的是賴總統提到的民主、人權和自由等共享價值,這些價值不僅造就臺灣的卓越成就,且本身自有存在的必要,我們必須捍衛這些價值。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5日
總統出席凱達格蘭論壇開幕 盼與民主國家攜手打造強韌的民主供應鏈 共同守護民主自由
賴清德總統今(5)日上午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時表示,臺灣位處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是印太和平穩定的重要支點,政府會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確保臺海和平穩定,並持續深化與其他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推動全球繁榮發展;也會積極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擴大民眾參與演練,透過軍民協力,提升臺灣自我防衛能力。 總統強調,經濟是國力的基礎,也是民主的後盾,臺灣會繼續強化經濟韌性,穩健促進經濟安全,期盼民主國家攜手打造更強韌的民主供應鏈,讓經濟更繁榮、民主更深化,共同守護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生活。 總統以英文致詞,內容為: 今年凱達格蘭論壇已經邁入第9屆,每一年世界各國的政要和專家學者,都一起在這個重要平台上,針對印太區域安全的各個面向交流對話。我要代表臺灣人民,誠摯歡迎和感謝各位貴賓共襄盛舉。 今年的論壇聚焦三大主題:印太區域安全、民主陣營的全社會防衛策略,以及經濟、科技與產業外交的戰略整合。 這三大主題和臺灣的國家發展方向緊密相連,我相信透過今年的論壇,臺灣會與全球的民主夥伴,凝聚更大的共識,一起讓印太更安全、讓世界更繁榮。 過去一年,國際局勢動盪不已,俄烏戰爭未停、中東衝突加劇,而中國在臺海、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都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威權主義的持續擴張下,民主國家更必須團結在一起,共同捍衛民主與自由的價值。臺灣位處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是印太和平穩定的重要支點。 因此,我上任後,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我們會維持現狀,確保臺海和平穩定,同時,我們會持續深化與其他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推動全球繁榮發展。 臺灣正積極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今年,我們首次將一年一度在七月份進行的漢光演習,與新合併的「城鎮韌性演習」,一同定名爲「國家團結月」。 除了擴大民眾參與演練,也透過軍民協力,驗證全國各地、各單位在面對極端情境時的應變能力。 同時,我們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且投入更多的資源,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GDP3%以上的目標,來提升臺灣自我防衛能力。 臺灣也會繼續強化經濟韌性,穩健促進經濟安全,除了持續深化與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也推動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AI)、軍工、安控與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的升級。 因為經濟是國力的基礎,也是民主的後盾,我相信民主國家攜手打造更強韌的民主供應鏈,就能讓經濟更繁榮、民主更深化。 各位臺灣的好朋友,在這動盪的世界中,臺灣站在威權主義威脅的第一線,也是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緣;我們深刻理解和平的可貴,也明白臺海和平不是區域的議題,而是全球經濟與安全穩定的共同責任。 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臺灣會與全球的民主國家,共同面對挑戰,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實力捍衛和平,守護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生活。 再次感謝各位參與論壇,跟臺灣站在一起。期待大家今天踴躍發言、積極交換意見,也祝福各位在臺灣度過美好的時光。謝謝大家。 包括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外交部長林佳龍、次長吳志中、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法國國民議會前議長戴扈傑(François de Rugy)等亦出席是項活動,並邀請來自美國、日本、歐洲、印太地區等10國,共約12名政要及學者專家,與我國官員及學者專家進行深度對談。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副總統接見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團 盼與印度持續深化合作 建立堅實多元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下午接見「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問團」時表示,臺灣與印度正迅速建立堅實且多元的夥伴關係,期盼雙方持續在科技、投資、經濟及人才等領域合作交流,深化兩國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台美印三方對話訪問團」來訪。並表示,臺灣與印度的關係處於令人振奮的起步階段,雙方正迅速建立橫跨科技、投資、經濟等領域,堅實且多元的夥伴關係。 副總統表示,印度有豐沛的人力資源,部分印度人才也為臺灣的經濟帶來貢獻,同時臺灣許多企業將印度視為重要的投資據點。在文化方面,許多臺灣民眾也與印度有宗教上的連結,會前往印度朝聖,很高興雙方有如此多元的夥伴關係。此外,以戰略角度而言,儘管臺灣與印度的交流已有許多進展,但相信仍有很多空間可以繼續努力,期盼持續深化兩國夥伴關係。 訪團一行包括戰略與防衛研究所榮譽研究員莫瑞佳(C. Raja Mohan)、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德里分部主任馬卡士(Akshay Mathur)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