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7月19日
總統參加天下雜誌二十週年慶祝酒會及「三一九鄉向前行」特刊發表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天下雜誌二十週年慶祝酒會及「三一九鄉向前行」特刊發表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欣逢天下雜誌創刊二十週年慶祝酒會及《三一九鄉向前行》特刊發表會,本人懷抱著感謝與感動的心情前來,首先要特別表示道賀之意,同時也要向天下雜誌全體工作同仁長期以來的努力與貢獻,表達由衷的敬佩與嘉勉。
前幾天,個人拿到這一套剛出爐的《三一九鄉向前行》特刊,發現自己也成為了我們台南縣官田鄉的特色之一。個人想著,每一位特刊的讀者,一定會情不自禁的先閱讀起自己的故鄉,看到兒時的記憶與家鄉的故事,照片裡,還有新港的花農燦爛的笑容、岡山眷村聊天的伯伯,知道全國媽媽教室最多的在彰化市、稻米產量最多的是新屋。在幾頁紙的描述之間,我們很驕傲自己從這裡來,更可以欣賞其他人在那裡的故鄉。
個人常常心疼著,有些年輕人熟悉歐洲大城市的地鐵、可能還勝過於熟悉台灣城市的南北排列順序,因此當我們一直非常在乎、強調,我們的國民所要培養的,是具有國際與本土的視野胸懷時,所謂的本土、在地,就是從瞭解隔壁的鄰居、居住的社區、以及所生活的城市、所成長的國家開始。當我們可以如數家珍的說出這些鮮活的經驗與記憶、在凝聚出「生活共同體」的同時,文化與情感得以凝聚,得以認同。
二十年來,我們從《天下》看台灣。其實,在這份特刊裡每一篇文章的介紹中,就濃縮了《天下》的風格。各種有關企業、產物的資訊,鄉鎮特色的介紹,有教育程度和自來水普及率、甚至志工隊隊數,《天下》正展現她在統計數字以內的理性,和統計數字以外的感性。
《天下》雜誌一向在國內外政經、社會情勢與變遷的報導上擔任指標,進而也帶動了企業的包裝與行銷,引進社會精英需求的知識與觀念,十年前,《天下》雜誌以「尋找台灣生命力」,從文化面切入,有發現台灣、認識台灣、有環境台灣、文化台灣到信心台灣的多重軸線,告訴大家,過去與現在息息相關,現在與未來也息息相關;而《天下》的整體呈現風格,是明亮的、希望的、關懷的正面期許,在現今媒體中,有著獨特的氣質;同樣重要的是,以此種中肯平實、不譁眾取寵的內容,歡度了二十歲的生日,必然需要經營能力的支持,從她出版事業版圖在雜誌與叢書、平面與網路的逐漸擴張,並均佔有一席之地,便可以了解主事者的遠見與用心。
因此,當我們從台灣看《天下》,不論從趨勢引導、內容轉型、到生存方式,二十年走來的《天下》雜誌,本身就是一場「台灣經驗」。
因為共同嚮往與追求一個美好的社會,取「天下為公」之意的《天下》雜誌,在二十歲時,以台灣三百一十九個最基層的鄉鎮市為特刊,作為給《天下》和台灣的獻禮,就是這些最純真的、最素樸的在地人在地事,才是支持大都會、支持台灣接軌國際的基礎,也讓台灣各地努力不懈的人,互相認識,心裡知道有伴,奮鬥並不孤單。在此,懷抱著這樣的感謝與感動,至盼各位朋友,在新的世紀,能一秉誠實獨立、熱情與信心的初衷,和台灣一起看天下,和天下一起看台灣,讓身為海島的台灣,不只向前看,也向四面八方看。
再次的,祝福天下,也祝福台灣。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