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7年12月27日
副總統校園演講 期許中醫大在臺灣醫學史上 寫下輝煌一頁
副總統中國醫藥大學校園演講:「醫學教育的時代使命」

陳建仁副總統今(27)日下午應中國醫藥大學學生會之邀,前往該校以「醫學教育的時代使命」為題進行演講。

副總統在演講時,與同學們分享國外來臺醫師及傳教士在醫療所做的奉獻與努力,他們尊重生命的理念,以及對臺灣公共衛生與醫學的貢獻值得學習。

針對臺灣人口所面臨的高齡化問題,副總統認為,未來健康照護的挑戰中,唯有終生學習才能讓我們日新月異,成為臺灣醫學的領航者和開拓者。

副總統提到未來可以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數據(Big Data)及健康雲(Health Cloud)來面對包括新興傳染病、人口老化、退化性疾病及環境病等健康照護的挑戰。

副總統也和同學分享,他認為精準醫學的理想,包含了預防醫學、預測醫學、個人化醫學及參與醫學;而「智慧」帶來良醫的科技創新,「慈悲」帶來善醫的人道關懷,期許中國醫藥大學師生們「在臺灣醫學史上,寫下屬於您的輝煌一頁!」

隨後,副總統與同學們座談。針對各界所關心的非洲豬瘟防疫議題,副總統以他處理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徵候群」(SARS)經驗指出,因為臺灣不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成員,當初曾遭遇許多艱困,不過在政府各相關部會及單位的共同努力,最後仍完成抗煞工作。由於政府有SARSH1N1禽流感等防疫經驗,因此已有良好的因應措施。至於如何防堵非洲豬瘟疫情,副總統認為,管制入境旅客攜入肉類製品非常重要,也呼籲國人不要上網購買國外的豬肉製品,共同做好相關防疫工作。

有關同學們請副總統分享他的從政心得,副總統指出,政治家所要考慮的層面更廣,除了顧及人民的感受,也要瞭解自身以外的領域;但他也認為,政治工作者仍要以專業做為基礎,少用政治考量,真正的權力就是服務,一位好的政治家要將自己當做公僕。

結束交換意見後,副總統由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等陪同參觀中醫藥展示館、學生活動中心等校園設施。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8日
總統出席師鐸獎表揚大會 強調推動教育平權與擴大教育投資 達成全人教育目標
賴清德總統今(18)日上午出席「114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感謝得獎老師用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為國家培育優秀人才。並表示,政府會持續推動教育平權,擴大教育投資,幫助年輕人搭起逐夢的舞台,盼共同努力建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快樂學習,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受邀出席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適逢教師節前夕,要代表全體國人向全國教師預祝教師節快樂,感謝每位教師盡心盡力春風化雨,為國作育英才。同時提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及家長對師恩的感念,社會也將老師與天地君親並列,顯示對老師貢獻的尊崇,因此可以代表國家頒獎給所有得獎老師,深感榮幸。 總統指出,得獎者雖來自不同縣市、學校,也有不同事蹟,但共同精神就是對教育的熱忱數十年來不減、愛心不變;對教育的理想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也願意發揮創意,為學生、為教育做出奉獻,令人欽佩,要再次代表國家表達感謝。 總統說,今天之所以能夠站在這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很幸運在小學、國中、高中乃至於大學,都得到老師的啟發與教誨,也在國家民主化後教育蓬勃發展,因為教育獲得專業知識,得到民眾支持,進而站在這裡領導國家。身為總統非常重視教育,首先要推動教育平權,國家有責任給予孩子獲得教育的機會,教育栽培人才,人才多、人才好,國家社會自然會好;個人透過教育改善生活,國家社會也會跟著好。 總統談到,政府推動不論公立、私立,高中職一律免學費,過去因為政府對公立大學補助較多,因此學費較便宜,私立大學補助較少,學費自然較高。根據研究,孩子考取公立或私立學校的其中一個影響因素是教育資源,偏鄉教育資源較少,孩子考上私立大學的機率則高。因此,政府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3.5萬元,另額外提供經濟弱勢學生每年1.5萬至2萬元補助。 總統同時指出,政府也給予學生校內住宿補貼,每人每學期5千元,教育部更協助公私立大專校院學校宿舍整修、改建,滿足學生住校需求。針對在外租屋的學生、就業青年或家庭,政府同樣給予租金補貼,每年投入300億元預算。此外,也推動「TPASS通勤月票2.0」以減輕通勤學生交通負擔。期盼協助來自不同地方與家庭狀況的學生們透過教育改善生活。 總統強調,全人教育非常重要,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都很清楚,也身體力行。學生的個體差異應予以注重,因材施教,同時啟發孩子的潛能、注意身心均衡發展,建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快樂學習。近年來,政府鼓勵大專校院和高中針對未來全面人工智慧化和淨零轉型的時代,開設相關課程,讓高中生能及早認識人工智慧的原理與應用,及淨零碳排的重要性,有助於提升本職學能,協助企業、國家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 總統表示,除了學校給予適性的教學,政府也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鼓勵15到30歲的年輕人,依據興趣、志向提出計畫向教育部申請,最高可獲得200萬元補助。今年已確定通過申請的青年有1000多名,很高興看到大家能出國追求夢想。同時指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目的不在讓學生出國拿學位,而是政府要幫助有夢想的年輕人搭起逐夢的舞台。 總統提到,9月9日「運動部」掛牌成立,首任部長是由兩屆奧運金牌得主李洋擔任,盼藉由「運動部」推動全民體育,同時幫助發展競技運動,讓年輕人能得到國家支持,站上國際舞台追求夢想,同時為國爭光。此外,政府也要推動運動產業,期盼年輕人選擇當運動員,即使離開運動場後還能在運動領域就業,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總統同時強調,我國教育經費受法律保障,每年教育經費不得低於前3年決算歲入平均之23%。因此,政府除了擴大教育投資,也積極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現已進入第二期5年計畫(2023至2027年),共投入970億元,一方面提升大學品質,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另方面協助大學提升國際競爭力,培育更多優秀學生。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每一位老師的貢獻,用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未來政府會繼續給老師更多支持,一起努力幫助學生們有更多圓夢的機會。 隨後,總統親自頒發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獎予獲獎老師。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教育部長鄭英耀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3日
副總統肯定青商為百工百業注入創新、創造及行動力 讓臺灣持續向前
蕭美琴副總統今(13)日下午前往宜蘭出席「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2025年全國年會』開幕典禮」,肯定青年是未來的信念和希望,也是現在的行動力,促使臺灣持續向前、世界不斷改變。並提到,政府會做產業的後盾,加強對青年的照顧,期盼與民間夥伴共同努力,讓青年持續走在時代前端。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再度來到國際青商會全國年會,和大家一起相互鼓勵,也肯定青商會的年輕朋友充滿活力,除在各自的領域打拚,並參與服務社會及保護環境,甚至在國際上提高臺灣的能見度。 副總統指出,國際青商會的核心價值就是今年大會的主題—「激發青年影響力,成就時代新世紀」。青商是臺灣未來的領袖,為百工百業注入創新、創造及行動力,也積極參與社會。這不只是國際青商會的共同承諾,更是臺灣青年對這座美麗寶島的共同使命感和信念。青年不僅是未來的信念和希望,也是現在的行動力,更已經用行動證明,機會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一步一步創造出來。無論是拓展事業版圖、尋求跨國合作,或是把創新和永續理念融入企業經營,大家都是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力量。 副總統提到,世界變化得很快,包括地緣政治的挑戰、新的關稅政策,都為過去數十年來的國際貿易體系帶來突破性的變化,每個國家都以不同的方式應對。臺灣並非首次面臨難題和困境,在臺灣國際處境最困難的70、80年代,就有一群造山者以勤奮和努力,創造出一座座護國群山。 副總統表示,在現今變動的世界中,臺灣擁有新的經濟動能,AI也對全球百工百業帶來突破性的變化和風險,相信每位青商都有掌控AI的把握。上週臺灣股市再度突破歷史新高,上月的出口值也首次超越南韓,這證明了臺灣人總是在不同的挑戰中持續前進,並找到新的機會。而青商會就是將人、資源、產業及世界連結起來的重要橋梁,不僅為地方注入活力,更是促使臺灣持續向前、世界不斷改變的正能量。 副總統提到,有些產業在淨零、數位雙軸轉型過程中步伐較慢,政府希望能成為產業的後盾,並加強對青年的照顧,包括推動租屋政策、稅賦減免、幼托補貼、育嬰照顧及新青安貸款等,期盼減輕青年的負擔。另外,政府也針對在學青年提供學費減免、住宿補貼及各項獎助學金,更推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讓下個世代的青年在求學或初入社會的階段能有更豐富的國際體驗與視野。 副總統表示,政府將與民間夥伴共同努力,讓青年持續走在時代前端,也祝福大家在這次年會中交流經驗、分享人脈,找尋新的靈感和舞台,期待持續在世界上看到臺灣青年的力量。 包括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長蔡政諺、國際青年商會執行副總裁Mark Joseph David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3日
總統出席台北市醫師公會新會館啟用典禮 盼以「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提升民眾健康福祉
賴清德總統今(13)日午間出席「台北市醫師公會新會館啟用典禮暨八十週年慶公益藝術展」,肯定台北市醫師公會長年對民眾健康的貢獻與付出。並提到,經過多年努力,臺灣醫療環境已逐步改善,政府更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進一步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期盼共同努力,提供醫界更好的服務環境幫助病人、服務民眾。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受邀參與台北市醫師公會新會館的啟用典禮,祝福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務昌隆,做為會員的後援,讓所有會員能有更大的力量服務民眾、提升醫療服務,讓民眾更健康。台北市醫師公會率臺灣之先,照顧臺北市及全國民眾的健康,也是臺灣推動健保制度、照顧民眾健康非常重要的力量,對於公會全體會員長年對民眾健康的貢獻與付出,也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提到,洪德仁理事長是「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委員,不僅於委員會中督促「健康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也辦理一系列兼具溫度與深度的座談,邀請醫界及各領域代表傳遞醫學的初心及價值,帶動社會共同思索醫療的未來與使命,也進一步深化對行醫理想與抱負,讓醫界獲得更多民眾的肯定與支持。總統也肯定並感謝衛福部邱泰源前部長在最辛苦的時刻臨危受命,完成「健康台灣」階段性的工作,邱前部長雖然離開內閣,但沒有離開團隊,持續在醫界為民眾的健康努力。 總統指出,十多年前醫界曾出現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和急診人員不足的「五大皆空」情況,現在已逐漸改善並已見成果,主要歸功於:第一,醫界和立法委員致力推動建立制度,包括修正「醫療法」及制定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等,維護醫療人員與患者的權益;第二,投入經費改善醫療環境,今年健保總額預算核定約9,286億元,較前一年成長5.5%,讓民眾能得到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另外也提高醫療人員的待遇及補貼輪值夜班的護理人員,改善醫界的工作條件。 總統同時提到,為了進一步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政府也推動了「健康台灣深耕計畫」,預計5年投入將近500億元,針對「優化醫療工作條件」、「培育多元人才」、「發展智慧醫療」及「落實社會責任」等四大面向共同努力。期盼持續改善醫療環境,借助醫界妙手回春的力量幫助病人、服務民眾。 包括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陳亮妤、衛福部前部長邱泰源、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監事長劉秀雯、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9日
副總統期勉「玉山永續講堂」成為企業與學術合作新典範 共同守護臺灣永續發展
蕭美琴副總統今(9)日上午前往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出席「玉山永續講堂」動土祈福典禮,肯定玉山銀行與臺北大學用教育孕育永續力,也期許「永續講堂」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盼共同努力,用知識和行動守護臺灣的永續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永續講堂」這座嶄新的建築不只是一個空間的誕生,更象徵產業、學術與政府在永續發展這條路上寫下合作新篇章。並向玉山銀行及臺北大學在永續教育領域上的貢獻,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副總統說,玉山銀行長期深耕臺灣,不僅是金融界在永續金融領域的領航者,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這份堅持是企業的成就,更是對社會及未來的責任。玉山銀行捐建「玉山永續講堂」並提供後續的營運和維護基金,落實對跨世代的承諾。這種用教育孕育永續的力量,也展現玉山銀行對教育的熱情以及對永續價值的堅定信念。 副總統接著提到,臺北大學在公共事務、商管和法律領域深耕多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積極推動企業永續發展和經營,透過課程和國際交流,培育具有永續視野的專業人才。永續發展需要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更依賴人才的培育與知識的傳承。期盼「玉山永續講堂」能成為孕育永續人才的重要基地,讓這份知識與責任跨越世代延續。 副總統指出,「永續講堂」這座建築符合對淨零、環保的期待,不僅導入雨水回收、節能空調與智慧燈控系統,更朝向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ED)、臺灣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認證邁進,與民間和政府推動的「綠色建築」及「智慧校園」方向高度契合,更是跨界合作的實踐場域,也是孕育知識、凝聚行動、連結產業的重要搖籃。 副總統認為,教育和產業的連結是讓永續力量持續擴散的關鍵,期許「永續講堂」未來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期盼一起努力,用知識和行動守護臺灣的永續未來。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共同為動土典禮進行祈福儀式,並參觀工程看板,了解工程相關資訊。 包括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建築師安藤忠雄、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董事長黃男州、臺北大學校長林道通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6日
總統出席物理治療學會五十週年慶 期許攜手推動「健康台灣」
賴清德總統今(6)日晚間出席「臺灣物理治療學會五十週年慶祝晚會」時表示,政府有責任完善相關法制,讓物理治療師有寬廣的服務空間照顧民眾,協助政府推動「健康台灣」,共同應對超高齡社會挑戰,並在運動領域貢獻專業。期盼大家團結合作,一起讓國人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 總統抵達後,首先頒發「114年度最佳論文獎」與「傳承楷模感謝獎」給得獎者。致詞時並代表國人祝福臺灣物理治療學會50歲生日快樂,該學會在臺灣社會各界服務長達50年之久,可說是功在臺灣,也功在人民。  總統感謝王子娟理事長以及現場多位立法委員,在《物理治療師法》修法過程中給予支持與協助。並表示,「一日物理治療師,終身物理治療師」,身為總統且為物理治療師出身,有責任完善法制,讓大家有更好的服務空間照顧民眾,也有更好的發展。  總統提到,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就是希望讓國人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目前國人平均餘命有10%的時間可能臥病在床、坐輪椅或生活需要照料,政府希望能夠改善平均餘命延長但不健康年數也增加的現象。為達此目標,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尤其是物理治療師的參與。此外,臺灣人口持續老化,今年預估65歲以上的長者約達人口比例20%,邁入超高齡社會,更需要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參與推動長照服務,幫助長輩更健康。 總統接著指出,9月9日即將成立「運動部」,需要的人手及專業領域非常廣,尤其是物理治療部分。臺灣近來在各項運動賽事上屢獲佳績,很高興看到後勤隊伍裡也包含物理治療師,對選手提供很大的幫助。希望「運動部」成立後可以提升全民運動,讓國人更健康,並推廣競技運動。除了讓運動選手圓夢,更可在國際場上為國爭光並推動運動產業。不論在哪一面向,都期許物理治療師共襄盛舉,團結合作,一起向前行。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簡文仁、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子娟、世界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Michel Landry、副理事長鄭素芳、立法委員林月琴、蘇巧慧、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