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9月24日
總統參加中華經濟研究院二十週年院慶酒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中華經濟研究院二十週年院慶酒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能夠應邀,參與中華經濟研究院二十週年院慶,感到萬分的榮幸。二十年的時間,已經足夠使一個嬰兒長大、茁壯、成熟,對於一個研究機構來講,中華經濟研究院,也已經卓然有成、獨當一面,成為國內經濟學術與財經政策的重鎮,確實可喜可賀。
由曾經參與籌設的許多先進的回憶文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經院成立的艱辛,于前院長曾經說過「篳路藍縷」更是鮮活的形容。民國六十九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創立的那一年,剛好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復起的年代,台灣所面臨的正是四面楚歌的困境;而那個年代,也是共產國家紛紛倒向自由經濟的開端年代。中國大陸,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下,向外開啟門戶,致力於發展經濟;雖然當時大陸的工業,百廢待舉,但是她的潛力卻不能忽視。而台灣之所以能在艱困的環境下屹立於世,不容否認的是拜經濟發展之賜。在中國大陸也開始轉向發展經濟時,如何知己知彼,以求維持競爭的利基,當然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不過,在那個年代,中國大陸的經濟資料相當缺乏,當時的政府又將中國大陸資訊視為所謂的機密,不准民間自由取得、運用。因此,如何突破這個瓶頸與限制,進而再將寶貴資料予以消化、分析,能夠成為政策的重要參考基礎,就是一項重要艱難的課題。在諸多先進們的集思廣益下,終於出現了「中華經濟研究院」這個突破當時體制的機構。也因為組織的特殊,所遭遇到的困難也特別地多,所幸在諸位先進同仁伙伴堅忍不拔的毅力下一一克服。
雖然中經院成立的宗旨,是以研究中國大陸經濟為首要,但長遠而言,終究得回歸到台灣經濟的持續成長這個主題上,於是中經院乃有大陸經濟所、國際經濟所,以及台灣經濟所的結構。三個所彼此獨立,但相互交流,可對經濟問題做通盤了解;而為了堅持獨立、客觀的研究立場,免受政治力量和利益團體的干擾,中經院乃以財團法人組織型態出現,由政府和民間企業共同捐贈基金,讓中經院可以獨立運作。二十年來,由社會輿論的反映來看,可知此種做法是正確的,而中經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員的言論,在台灣社會中也卓有口碑。
中經院一直以來所秉持的「自由經濟」理念,不只對政府的政策,也對廣大的社會大眾,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今,全球化也已經成為世界潮流,而知識經濟的趨勢,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推動,也在在證明自由經濟的威力。即使中國大陸也採取了某種程度的自由經濟政策,而能夠在二十年內,成為全球重要的經濟體。當今,我們要如何與其形成良性的競爭與分工,是當前兩岸經貿政策的一大挑戰,而此時,我們也更需要堅強的自由經濟思想,作為政策的指引。因此,在上個月底閉幕的「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裡,政府相當借重麥院長、于前院長等來自中經院的學者,而他們也對整個會議,做出最大的貢獻。對此,本人要再次表達最高的敬佩與感謝之意。
在經發會圓滿結束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將所有諮詢委員的智慧結晶,具體轉化成為政策與法令的問題。這也是政府行政與立法部門共同的責任。本人願意藉此場合,表達對立法院全體委員的殷切期望,在已經開議的新會期內,能夠儘速完成相關法令的修改與制訂,以回應全國民眾的殷切盼望。
在有幸參與中經院二十週年院慶的此刻,阿扁也希望與中經院全體先進同仁共勉,如何進一步將自由經濟的相關理念與觀念,如彈性、創意、自信、誠信等,具體有效地導入當前的政府政策,協助趨緩的台灣經濟,早日重振活力。最後,祝福中華經濟研究院:生日快樂,學術精進,聲望日隆!並祝各位身心健康,萬事如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