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8月06日
總統接見第十屆賴和獎得主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第十屆賴和獎得主,對他們為台灣文學所做的付出與貢獻,表達高度的肯定。
總統首先表示,能與第十屆賴和獎得主見面,他看見了耕耘台灣的前輩,也看見關心台灣的新生代,心中有著很深的感受與感動。而去年他也在總統府接見第九屆的賴和獎得主,那是在他上任不到半個月時,主動提出所安排的行程,因為他深覺,「賴和精神」必須發揚。
總統接著說明所謂的「賴和精神」。賴和先生是濟世名醫,是台灣新文學之父,更是社會運動先驅。昨天,總統參加也是醫生出身的蔣渭水先生逝世七十週年的紀念會,加上今年也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八十週年,連接起來,他看到一種時代精神的營建—無論當時的現況看似晦暗不明,這些前輩們對於這塊土地和這塊土地的未來,抱持著更多承諾,信守著更多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總統指出,他近日走訪桃芝颱風災區,看到生命的脆弱,但也看到人性的光輝,因為台灣社會還有許多人對這塊土地有堅定的信仰,對人民有信心,也對未來充滿希望。
總統進一步表示,國軍弟兄無怨無悔,為災民清除土石流,滿身污泥地尋找屍體,在工作尚未完成前,絕不會提前撤退,這種軍愛民的表現使人感動。而慈濟功德會等社會慈善團體,更再次展現台灣志工精神;另外,花蓮老榮民楊繼鴻先生,將省吃儉用省下來的全部家當都捐出來救助桃芝風災的災民,楊老先生熱愛台灣的土地與人民,更將心留台灣、根留台灣、愛心留台灣,則是「賴和精神」的另一種展現。
總統認為,從前強調「人定勝天」,現在應該說的是「人必敬天」,人如果不能「敬天」,學習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反而處處與大自然相競爭,類似的災難必定隨時會再發生。
總統說,得獎者有他亦師亦友的中研院李鎮源院士,是台北帝大醫學部第一屆畢業生;催生醫界聯盟、推動醫學人文的蘇益仁醫師,也是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研究所。而賴和先生則是台北醫學校第十三屆畢業生、蔣渭水先生是第十四屆畢業生,台大醫學院的學弟在這裡接著學長的棒子,得到前輩的肯定。另外,今年榮獲國際詩人學會提名為「千禧年詩人」並受推薦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的李魁賢先生,也是三位得到研究獎學金傑出同學的榜樣。
總統最後勉勵大家,「播種思想,收割行動;播種行動,收割習慣;播種習慣,收割人格;播種人格,則收割命運。」對於所有得獎者,他不僅要表示敬意,也有誠懇的期許,因為,「當我們灑下思想的種子時,收割的正是是我們的命運。」
第十屆賴和獎得獎人李魁賢、蘇益仁、黃文車、吳品賢等人,下午是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密察及賴和基金會董事長賴悅顏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