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7年07月21日
總統:盼百工百業挺改革、挺建設、挺臺灣,讓臺灣改變和進步
總統出席「『百工百業挺改革』社團高峰會」

蔡英文總統今(21)日下午出席「『百工百業挺改革』社團高峰會」,強調政府全力推動改革及建設,盼百工百業相信、支持政府,讓臺灣改變和進步。

 

總統致詞內容為:

我上一次,看到這麼多百工百業的朋友聚在一起,大概是兩年多以前,我在選總統的時候。執政是一個很困難的承擔,今天,我站在台上,看到許多熟悉的臉孔,我的心裡充滿了感激,跟非常的感動。

各位犧牲週末,特別來到這裡支持我,支持賴院長,支持民進黨的改革,在這裡,我要代表所有我們的執政團隊,向各位說一聲謝謝,謝謝各位。各位的參與,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臺灣社會沒有讓改革的人孤單。謝謝大家。

剛剛,我們賴院長,還有菊姐,也都分別跟大家報告,我們在這兩年多以來,改革的施政成果,以及改革所遭遇的困難。民進黨來自民間,屬於人民,民進黨就是百工百業一票一票支持出來的,所以,再怎麼困難的改革,只要對各位好,只要對臺灣好,我們都願意來做。

我知道今天有很多「頭家」在這裡,有很多我們青商會、廠聯會的朋友。各位的心願,就是讓臺灣的經濟景氣能夠好轉。各位的心願,我們正在努力地幫大家實現。

這兩年來,臺灣出口的表現很好,內需也日漸擴張,我相信,大家都一定很忙碌。我特別掛念臺灣的中小企業,這兩年來,最讓人欣慰的是,臺灣各地,有很多中小型的企業,都因為參加5加2產業創新跟轉型的計畫,而找到升級轉型的方向。在民進黨執政之下,各位的產業會有新的技術,新的創意,新的訂單,新的方向。

現場還有一些我們青創界的朋友。每一次青創界的朋友跟我聚會的時候,他們都跟我說,總統,我們的法規一定要跟上時代,不然在全球競爭之中,我們會落後。各位的心願,我們聽到了,也幫各位做到了。

「公司法」已經在立法院完成了修法。這是十七年來最大幅度的翻修。這次修法,將成為創新、創業人最好的支持,也為創新創業注入新的活力。青創界的朋友,我們再一起加油。

現場還有我們土木技師公會跟結構技師公會的朋友。我要感謝你們,在災害發生的時候,在重建的現場,我都看到你們的奉獻。這兩年多來,我們也積極辦理社會住宅、推動危老建築的改建,還有投入前瞻基礎建設。這些施政,除了讓年輕人可以住得安心,各位的一生所學,我相信都可以得到更多,也更大的發揮機會。土木技師公會的朋友、結構技師公會的朋友,我們一起來參與,一起加油。

現場還有很多各行各業的朋友,由於時間的關係,我無法在這裡一一提及。不過,各位的心願,我們都知道。蔡英文的政府也正在努力幫各位解決問題,也在幫百工百業的朋友,創造以前沒有的機會。

以前,我拜託大家,百工百業挺小英,現在,我要拜託百工百業的朋友,一起來挺改革。用各位的力量,用民間的力量,用社團的力量,用社會的力量,大家一起把臺灣的改革撐起來。好不好?

大家手上,都拿到我們的文宣。這兩年多來,我們已經為臺灣的整體社會,做了一些大規模的改革。這些改革,每一項都是過去政府不敢做,不肯做,甚至也做不到的改革。

首先是救年金。我們的年金改革,把軍公教的年金制度從破產的懸崖拉了回來。我知道,把錢從民眾的口袋拿出來,一定會得罪人,一定會引發抗議。不過,為了臺灣的後代,也為了年金的永續,這是我們一定要做的事情。

在這裡,我要邀請我們所有百工百業的朋友,一起來謝謝,那些願意體諒政府的軍公教同仁們。是他們在國家困難的時候,再一次拉了臺灣一把。當然,我也要感謝包括在座所有的各位,跟所有的臺灣人民,跟我們一起完成了這個歷史交待給我們這一代的使命,讓臺灣的未來,能夠生生不息、繼續發展下去。各位,救年金,我們做到了。

第二項改革是黨產。我們上任之後,啟動了追討不當黨產的歷史工程。在我們執行這項工程之前,沒有太多人相信這一天會真的來到。不過,民進黨做到了。臺灣的民主又往前跨了一步了。國庫通黨庫的不公不義已經成為歷史,該屬於臺灣人民的財產,終會回歸國庫。

我跟各位報告,今年2018年的地方選舉,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它將會是在戰後臺灣選舉的歷史當中,第一次沒有國民黨黨產大力介入的選舉。這一天,我們等了幾十年。不過,討黨產這件事,我們做到了。

第三項改革是減稅金。我們完成了照顧年輕人跟弱勢者的稅制改革。我們推動稅改,減輕了受薪階級的稅負,特別是年輕人、育兒家庭以及弱勢者。

明年開始,剛出社會,月薪三萬多的年輕人,就不用再繳所得稅。我說過,執政不是一場又一場的表演,執政是替年輕人解決他們生活上所面對的每一個問題。同時,我也要強調,在新的稅制下,我們更能夠引導資金優先投資臺灣,而且增加我們留住人才的誘因,釋放社會的活力。因此,減稅金,我們做到了。

第四項改革是能源改革。我們已經啟動臺灣的能源轉型,這個轉型將提高我們臺灣的能源自主。臺灣在地震頻繁的地方,天災讓核電的風險、惡夢揮之不去,無解的核廢料更是最典型的世代不正義。所以我們要全力推動能源轉型、邁向2025非核家園。

現在,綠能已經穩健起步,我要跟各位報告,臺灣這一場能源轉型,吸引了來自全世界上兆的投資。這些投資,將會創造出許多優質的工作機會。換句話說,再生能源是臺灣的新興重要產業,它將是臺灣穩定能源供給的重要基礎。各位,新能源已經上路,能源轉型已經開啟,這個我們也做到了。

「救年金」、「討黨產」、「減稅金」、「新能源」,這四項改革都是在改變臺灣,臺灣也必將會因為這四項改革而改變,而進步。我希望在場的所有朋友,能夠多幫這四項重大的改革宣傳。

當然,我們過去兩年做的事情,不只是這四項改革。除了推動這四個耽擱很久的改革,把過去落後的追回來之外,我們也在替未來做準備,強化下一個世代需要的基礎建設。

我們不只會改革,我們還會建設。我們籌措了特別預算,更在年度預算裡面,找出足夠資源來投入,展開了新一波的建設臺灣運動。這個涵蓋軌道、綠能、水環境、數位跟城鄉建設的前瞻計畫,在全臺灣各地啟動了。下一個世代的產業創新,下一個世代的便利生活,下一代國土的均衡發展,都會由前瞻計畫奠定基礎。

前瞻計畫跟臺灣人民,尤其是臺灣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現場有來自彰化的朋友,恭喜你們。因為前瞻建設計畫,臺中的捷運系統正在加速建設,而且還會延伸到彰化。

現場如果有臺南的朋友,我也要告訴他們,前瞻計畫也跟臺南很有關係。因為前瞻計畫,臺南沙崙將成為最重要的綠能研發基地,為在地的產業跟年輕人,創造新的發展機會。

現場如果有桃園的朋友,前瞻計畫一樣跟各位有關係。因為前瞻計畫,石門水庫才能維持蓄水的能力,再加上北部的水源調度工程,大桃園周邊的工廠、農地,就能夠減少停擺或休耕的危機。

透過前瞻計畫,我們也在提升全臺灣的網路服務品質,並且加速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透過前瞻計畫,我們也深入每一個城鎮社區,提升各種生活建設的品質,營造城鄉全新的風貌。

各位朋友,從現在開始,整個國家要開始邁向建設的方向,也邁開了我們的腳步。這次以基礎建設為主軸的公共建設,規模是龐大的;明年投入的將是八年來最高的投入,而且每年會持續增長,到了2021年將會達到高峰。只要是該做的建設,以前沒做的、或做得不好的,我們就開始做。以前做太慢的,我們就增加資源,加速來做。

除了改革跟建設之外,今天,我還有一件事情一定要拜託現場的朋友。就是我們傾全國之力,要強而有力,持續的來做反毒的工作,好不好!

現在,在監所裡面,有一半的收容人,是因為毒品案件入獄。在我剛上任的時候,毒品問題嚴重的程度,用動搖國本來形容,也不誇張。

我們上任以來,大力掃毒,連續兩年,都查獲超過六千公斤的毒品。去年,我們還破獲了五十五座的製毒工廠,比前兩年破獲的總和還要多。今年上半年也成功的查獲四噸毒品。

接下來,我們還有反毒的四大重點工作要來貫徹。第一,溯源追查重大的案件,全力瓦解販毒的幫派集團。

第二,積極清查針對社區、校園、鄉下等販毒的熱點,打擊毒品販售的網路。

第三,加強處理校園毒品的問題,強力阻斷學生接觸毒品的管道。

第四,我們也非常期待,行政部門跟司法部門能夠協商,討論毒品犯罪的羈押及量刑,不能讓販毒的人繼續趴趴走,危害社會治安。

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我們沒有大力查緝、讓毒品流入市面,會造成多大的危害,所以,我要跟各位說,只要蔡英文當總統的一天,反毒的工作,就是這個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我們加倍投入一百億元的預算,同時也修法來加強毒品的防制。

我曾開過玩笑說,政府拚經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來臺灣投資。不過只有一個產業的消失,我是很高興的,就是現在製毒工廠被我們掃到受不了,開始在臺灣消失了。

我了解,單純靠重兵掃毒緝毒,毒品問題不會就解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完善社會安全網,提供醫療服務、個案輔導,還有就業訓練,讓有毒癮的人不要再誤入歧途。

我們在座、尤其是四大社團的好朋友,長期投入毒品防制的工作。在這裡,我要代表政府致上我的感謝。反毒需要整個社會總動員,我希望現場百工百業的好朋友,為了臺灣、為了我們的下一代,一起來幫忙反毒,讓臺灣不再受到毒品的危害,好不好?

各位來自百工百業的好朋友,我曾經說過,臺灣是一個「堅韌之島」。一代又一代的臺灣人,用我們的勇氣跟行動,突破了威權統治。我們的國家,在颱風的路徑上、在地震的範圍裡,但我們用意志力跟努力,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臺灣奇蹟。

面對中國的壓力,我們依然堅守自由民主的價值,沒有退讓一步,也沒有在壓力底下屈服,更沒有因為國際對我們的支持而採取冒進的態度。

各位朋友,過去政府做不到的改革,我們做到了。過去政府不肯做的建設,我們去做了。這就是堅韌,這就是勇氣,因為有各位的支持,成就了今天的改革與建設,我要謝謝大家。

我要拜託大家,相信改革、支持改革。我再強調一遍,從現在開始,百工百業不只是挺小英,百工百業在一起要挺改革、挺建設、挺臺灣。

我們是一個堅韌的島嶼,我們也是一個堅韌的國家,我們是一群堅韌的人民。做為這樣堅韌國家的總統,我會比所有人都堅韌。我有信心,我也有決心,我更有堅強的意志力。百工百業挺改革,改革就會一直繼續下去。不只是繼續下去,改革一定會成功。

為了臺灣,為了我們深愛的土地,改革、改革、再改革,臺灣加油,百工百業加油。謝謝大家。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副秘書長劉建忻、行政院長賴清德、內政部長徐國勇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23日
副總統出席「全球產業脈動與台灣企業影響力論壇」 盼以堅實力量繼續站穩世界經濟舞台
蕭美琴副總統今(23)日上午出席「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台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時表示,近年來臺灣各項產業不斷成長及轉型,股市、出口、經濟成長率或人均GDP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並盼未來團結合作,透過台商的堅實力量,讓臺灣供應鏈更具韌性,持續站穩世界經濟舞台。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受邀出席「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台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與各位先進共同探討臺灣產業在全球的創新角色。現在世界局勢變化快速,臺灣正站在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的關鍵轉折點,相信透過今日論壇定能凝聚共識,共同面對挑戰。 副總統說,本場論壇將公布「2025台商影響力排名」,這不只是一個數字或名次,而是反映臺灣企業在國際舞台上的努力、韌性以及所創造的價值,他要向所有在海外打拚的臺灣企業致上最高敬意。並表示,踏出臺灣在海外開創事業並不容易,這幾年國際經貿局勢風雲變幻,不論是地緣政治風險、美國關稅、對岸的產能過剩及低價競爭等,這些變局雖帶來影響,但也從中看見產業轉型與重新布局的機會。 副總統強調,政府是海外台商的堅實後盾,這幾年持續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就是希望讓台商根留臺灣、布局全球;同時鼓勵產業進行雙軸轉型,導入AI和智慧技術,加速產業升級,強化競爭力,均衡整個臺灣。近年來各項產業不斷成長及轉型,股市、出口、經濟成長率或人均GDP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副總統指出,在國際合作上,臺美關係一直都堅實穩固,雙方理念相近。面臨全球關稅的挑戰,談判團隊依然持續在進行對話,爭取更有利的條件。尤其臺美產業具高度互補性,臺灣企業在美國供應鏈中亦扮演關鍵角色,許多美商公司也加碼布局臺灣、投資臺灣,這樣的互信關係,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政府的布局不只在美國,也積極推動與歐洲、日本、東南亞的合作。透過台商在當地建立的堅實力量,讓臺灣供應鏈更具韌性,展現靈活創新價值。在全球供應鏈上,臺灣以小搏大走出自己的影響力,每一項產業都是連結世界的重要橋梁。最後,再次感謝主辦單位以及各位先進的努力與付出,讓臺灣持續站穩世界經濟舞台。 包括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外交部次長吳志中、CRIF集團亞洲總經理Simone Lovati、台灣總經理余建中及《ETtoday新聞雲》總編輯林妏純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6日
總統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 盛讚為世界重要工程建設與藝術品 肯定展現臺灣韌性及打拚精神
賴清德總統今(16)日上午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時指出,淡江大橋不僅是國家重大交通建設,也是工程藝術品和國際地標,更展現臺灣的韌性及打拚精神。並肯定工程規劃、建造期間,行政團隊一棒接一棒及中央與地方的團結努力,另針對財劃法的問題,期盼朝野的討論,能同時保留中央照顧地方的能力、及兼顧地方的均衡發展,讓臺灣長治久安。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參加國家重大建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要代表國家祝福今日典禮平安順利、大吉大利,並在明年通車之後,四通八達、財源廣進。同時也感謝負責興建的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勇敢承擔完成此項艱難任務。 總統指出,淡江大橋肩負重要交通功能,明年通車之後,預估可分擔關渡大橋30%交通流量也可舒緩台二線竹圍路段17%交通負載量;且淡江大橋主要連接淡水與八里,未來從淡水到林口或雙北市中心的交通會更加便利;另外,淡江大橋將連接西濱快速道路,民眾前往桃園機場也很方便,顯示對在地的交通功能和連結國際的重要性。 總統說,淡江大橋不僅是交通建設,也是工程藝術品,由已故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被譽為「曲線女王」的札哈.哈蒂(Dame Zaha Hadid)所設計,靈感來源是臺灣雲門舞集舞者跳躍的舞姿。無論是旭日東昇或夕陽西下,都能看到淡江大橋在淡水河上翩翩起舞,是非常美麗動人的藝術品。同時提到,淡江大橋也是世界級的重要建設,為世界最長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也獲《CNN》評選為2025年全球11大重要建築之一,是臺灣的光榮。 總統指出,淡江大橋更展現臺灣的韌性及打拚的精神。這座大橋的單塔不對稱斜張鋼索來自奧地利,在工程興建過程中,由於地緣政治變化,必須繞道非洲好望角才能運到臺灣。此外,橋塔為3D曲面設計,因施工不易而歷經7次流標。後來橋塔模板以來自德國的原料,由日本技師處理,此技師師父曾負責臺灣首座斜張橋—高屏溪斜張橋,曾是亞洲最長的斜張橋,現在將被淡江大橋取代。 總統感謝行政院蘇貞昌前院長、陳建仁前院長及卓榮泰院長召集跨部會協調,提出完整解決方案;交通部則從王國材前部長、林佳龍前部長到陳世凱部長,顯示行政團隊一棒接一棒;也感謝在地立法委員關心進度及新北市政府團隊的大力支持,與行政院團隊共同合作。 總統提到,台北101是臺灣的國際地標,臺灣高鐵的乾淨、舒適和便利也讓許多國外賓客印象深刻。未來淡江大橋勢必成為臺灣在國際上的地標,期盼大家在欣賞淡江大橋時能感受到臺灣的國家願景。並提到,自己在新北出生,在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核定淡江大橋計畫,也期待明年前來參加完工通車典禮。 總統強調,中央施政不分縣市或黨派,依照地方發展和國家建設需求給予必要支持。近年來中央支持新北市政府在淡水的三項重大建設,包括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與淡海輕軌,總經費將近300億元。淡江大橋完工後,中央也會秉持一貫理念,繼續支持地方建設。 總統表示,過去中央經費較多,能多做一些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中央不一定有充分的能力支持地方政府,未來地方財政較好,就要扛起更多責任。目前既已發現財劃法的問題,期盼朝野對於財政分配能同時保留中央照顧地方的能力、及兼顧地方的均衡發展,讓臺灣得以長治久安。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合龍啟動儀式,見證鋼梁節塊吊升,淡江大橋全橋閉合。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金德、交通部長陳世凱、勞動部長洪申翰、新北市長侯友宜、立法委員林淑芬、洪孟楷、鍾佳濱、蘇巧慧、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潘俊榮、榮譽理事長許勝雄、王文淵、苗豐強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5日
副總統出席工研院院慶暨院士授證 期許成為帶領臺灣向前與改變世界的力量
蕭美琴副總統今(15)日下午前往新竹出席「工研院52週年院慶暨院士授證典禮—創新週開幕」,肯定工研院在推動臺灣工業化及經濟產業發展的貢獻與付出。並表示,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及諸多挑戰,期許工研院持續在融合產、官、學、研上扮演重要角色,在艱難處境中尋找好的解決方案,帶領臺灣繼續向前,成為改變世界、讓臺灣更好的力量。 副總統抵達工研院中興院區後,首先參觀「價值創新 ITRI前行」特展,並觀賞52週年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再次受邀出席工研院院慶暨院士授證典禮及第一屆「ITRI Innovation Week」開幕。每次來到工研院都感到十分振奮,一方面看到許多技術上的突破,深刻體認到學無止盡,更對所有院士推進臺灣工業化及經濟產業發展充滿感謝。另一方面,也看到臺灣科技在醫療、工程、AI等領域持續突破,創造新的機會,改變人類,讓世界更好。 副總統提到,今天很榮幸為工研院的新科院士授證,每位院士都經過千挑萬選,成就非凡。第一位是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院士,在先進半導體研發與製造貢獻卓著,推動設備供應鏈本土化,同時帶動國內業者成為全球關鍵夥伴;第二位是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院士,帶領中鼎工程布局全球,強化臺灣工程供應鏈競爭力,帶動產業國際拓展以及經濟成長,讓世界看到臺灣工程的實力;第三位是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院士,同時也是亞洲大學暨附屬醫院創辦人,領導中醫大附醫屢獲國際肯定,在推動新藥、基因、癌症及 AI 研發,奠定臺灣生醫國際地位。 副總統接著介紹,第四位是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院士,帶領團隊取得全球多項專利,突破技術瓶頸,並帶動供應鏈成長;第五位是台大醫療體系管理發展中心主任倪衍玄院士,在 B型肝炎防治、腸道菌應用與兒童健康政策皆有卓越貢獻,並建立符合國人體質的創新醫療體系,推動醫療產業發展。 副總統指出,五位新科院士都是各領域的泰斗,實至名歸,也要恭喜工研院第九度獲得「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工研院在臺灣產、官、學、研融合上扮演重要角色,創造一個從傳統工業到AI應用、從實驗室到工廠或商業領域、從教室到醫療院所的平台,讓臺灣的人才、技術能與世界連結。副總統也歡迎大家撥冗參觀「價值創新 ITRI 前行」特展,希望未來在不同場域都可以持續看見工研院在科技、工業等各領域所創造的成就。 副總統認為,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及諸多挑戰,國人對工研院有更多期許,即便處境艱難,臺灣人始終沒有停止尋找好的解決方案。無論是遠方的衝突或面對地緣政治的挑戰,或全球貿易體系重組帶來的風險,臺灣從過去到現在,總是在挑戰中不斷創造奇蹟。回顧歷史曾經遭逢困難的時刻,包括在1970年代、1980年代工研院成立之初,及世界石油危機在經濟領域帶來的嚴竣挑戰等,在這些過程中,臺灣的造山者及工研院的夥伴異軍突起,創造也奠定今日臺灣經濟發展和工業的基礎。 副總統相信,工研院在過去基礎之上,不僅可以看到現在的成就,更可以預期到未來的奇蹟,且在持續努力創新的過程中,帶領臺灣向前。副總統再次代表國家感謝所有工研院院士及夥伴,也恭喜新科院士,相信大家的成就代表臺灣的造山者或造浪者,都是改變世界、也是讓臺灣更好的力量。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焦點儀式,逐一頒授5位院士「證章及證書」,並頒發2025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予工研院及愛迪生獎予各獲獎代表,感謝得獎者對臺灣科技產業的貢獻。 包括總統府資政林信義、經濟部長龔明鑫、立法委員林思銘、鄭正鈐、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吳政忠、院長劉文雄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9日
總統出席晶鏈高峰論壇開幕式 盼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 打造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賴清德總統今(9)日上午出席晶鏈高峰論壇—建構全球半導體網絡開幕式,強調政府將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投入超過千億元預算,培育百萬AI人才,並將秉持開放、務實、互信原則,持續深化與各國合作,共同打造具有韌性的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為人類建構更文明的未來,提供更具福祉的生活。 總統抵達後,首先頒發經濟專業獎章予日本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名譽會長甘利明,以及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由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代表接受。隨後致詞表示,今年是「國際半導體展」30週年,由於國際情勢持續變化,引起全球對半導體產業安全與韌性的關注,因此今年活動盛況空前,共有56個國家、1,200家公司、4,100個攤位,以及17 座國家館。 總統也代表政府熱烈歡迎國際貴賓不遠千里來到臺灣參與盛會,以及感謝國內產、官、學、研界共聚一堂;並表示,今天能夠頒獎給甘利明先生和魏哲家先生,表彰對半導體產業與國際合作的貢獻,深感榮幸。並祝福活動圓滿成功、成果豐碩,讓半導體產業夥伴關係更加緊密,產業未來發展能更安全、更有韌性、也更繁榮。 總統指出,過去30年來,臺灣半導體產業從草創起步,走向世界,和國際社會合作。到今天全球高科技產業及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臺灣必然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會持續努力,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將投入千億元預算引導企業加碼投資臺灣,涵蓋完善基礎建設、研發關鍵技術及擴大智慧應用三個面向。同時也將積極研發量子電腦、矽光子及機器人三大關鍵技術。政府也期盼與臺灣產、官、學、研及國際合作,擴大至材料、設備等領域,並將研發中心、核心技術根留臺灣,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讓產品行銷全世界。 總統提到,在AI的急速發展下,未來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勢必更加激烈。並強調,半導體是分工緊密的產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獨自面對。未來將強化更緊密的合作網絡,打造具有韌性的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 總統進一步說明,臺灣將採取三項具體行動,讓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第一,將秉持「務實、開放、互信」原則,持續深化與各國合作。無論是在供應鏈安全、材料、設備與生產技術的分工,或是數位轉型與數位主權,透過跨國投資與研發合作,與合作夥伴共同建立更穩健的產業體質。 總統接著說,第二,過去幾年來,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資通訊產業與電子零組件產業,已經在日本、美國、歐洲以及東南亞有大量的投資。過去一年來,更於捷克布拉格、日本福岡及美國德州設立臺灣貿易投資中心,除了協助企業布局國際市場,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深化臺灣與各國在半導體供應鏈上的合作。 總統同時提到,第三,半導體產業的永續發展,人才是關鍵。臺灣推動的「AI新十大建設」,將培育百萬名AI人才,從基礎教育到高階教育,建立完整的人才培育路徑。期盼與各國產業代表攜手合作,共同建立跨國培訓與交流機制,打造以信任為基礎的國際人才網絡。 總統說,今天的論壇不僅要凝聚更多共識,打造創新、安全、韌性、共榮的半導體供應鏈,並進一步強化民主陣營科技的競爭力。我們共同的目標是為人類建構更文明的未來,提供更具福祉的生活。 總統強調,臺灣是全球可信賴的合作夥伴,將以厚實的技術基礎與開放的合作精神,與國際民主夥伴攜手合作。因為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創造進步;唯有團結互助,才能實現共榮,共同為人類許下更美好的未來。 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經濟部長龔明鑫、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及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董事會主席吳田玉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9日
副總統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開幕 期許AI帶領百工百業均衡發展
蕭美琴副總統今(9)日上午出席「2025台灣人工智慧年會開幕式」時強調,AI是臺灣未來的經濟動能,臺灣發展AI追求「均衡」,期許百工百業都能得到AI幫助,讓AI持續帶領臺灣前進,為世界帶來更多進步與改變。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人工智慧學校多年來在教育、人才培育上的努力,讓臺灣的AI生態系能夠向下扎根並壯大。去年年會主題是「百工百業用AI」,今年則是「台灣AI競爭力」,呼應產業的未來方向,更象徵臺灣在國際舞台及世界產業中追求更高定位的決心。 副總統說,每次出席AI相關活動都感到格外振奮,AI是臺灣未來的經濟動能,相信正以光的速度照亮生活每個角落,也推動全新的文明浪潮。臺灣是全球半導體中心,但真正的能量其實來自人才與韌性。工程師能在各種突發狀況下快速排解危機,研究人員能在有限資源下創造世界級成果,這份靈活、堅持與責任感,正是AI時代最需要的動能。 副總統表示,在新一波的AI發展中,「Embodied Intelligence」更是無所不在。AI不再只是螢幕上的智慧,而是透過智慧載具、機器手臂等,走入真實世界,成為產業轉型的推手。它不只是「思考」,未來更會「行動」,在製造、醫療照護與日常服務中,展現實實在在的價值。 副總統提到,AI能解決問題,也會帶來新風險。勞動市場轉型、個資隱私、假訊息擴散、演算法偏差等,都是必須正視的挑戰。如果掉以輕心,科技可能變成失控的野馬。臺灣作為民主社會,必須讓AI帶來信任與自由,而不是削弱公平與穩定。 副總統指出,AI不只是工具,還要有溫度、有倫理、有信任。要能幫助醫生救命、協助老師教學、讓農民提高收成及面對環境變遷帶來的新挑戰,同時讓更多人過得更有尊嚴、更有人性。因此,臺灣追求的不是單純發展AI的速度,而是「均衡」。不能只有科技大廠受益,還要讓中小微型企業、傳統產業、農業、醫療、服務等各行各業,都能共享這股AI的力量。AI要均衡人才,要讓基層勞工、年輕世代、銀髮族都有機會學AI、用AI,得到AI的幫助。相信這也是人工智慧學校持續給予社會的重大貢獻。 最後,副總統認為,AI最重要的事是「均衡臺灣」。同時提到,我們連結世界,也守護在地;追求進步,更堅持價值。要讓AI走入臺灣每一個角落,讓科技成為縮小城鄉差距、提升生活品質的力量。並期待透過台灣人工智慧年會跨域交流,讓百工百業在和AI相遇時激盪新的火花、創造新的解方。讓AI持續帶領臺灣前進,為世界帶來更多進步與改變。 包括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李育杰、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蘇俊榮、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副董事長魏啟林、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周美吟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