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8月10日
總統接見非營利組織代表及學者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非營利組織代表及學者,對他們的服務熱忱及愛心,致力於公益活動,解決社會、經濟、環保及攸關人類生存的種種問題,表達最高的敬意及謝忱。
總統說,隨著政治民主化及社會多元化發展,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社會也蓬勃發展,在政府規模受限以及市場功能不足的情境下,扮演輔助的角色,而且逐漸為社會大眾所認同﹔非營利組織本著志願主義的精神,積極從事社會福利、慈善救助等工作,不僅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也積極進行社會改革工作,對整體社會活動與人類生活造成深遠的影響。
總統表示,處於全球化、自由化的趨勢下,我國社會經濟快速變遷,在強調知識經濟的變革中,也衍生各種社會問題,亟需政府投注更多資源來解決﹔同時,人民期待加強行政革新,及建立小而能的政府,但對於福利服務的需求卻有增無減。非營利組織富有強烈的社會與人本使命感,加上組織結構彈性化,運作靈活化,具有公部門的公信力及私部門的競爭力與生命力,爾後若能與政府及企業建立起夥伴關係,將可發揮對社會更大的貢獻。
總統接著表示,目前政府施政已深刻體認非營利部門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相關部會也正朝「打造台灣成為成熟而強大的公民社會」而努力。對於社會各界希望打造政府成為「社會力的育成中心與創投公司」,以強化第三部門非營利、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期能提供政府、企業界與第三部門運作互動的界面之構想,總統認為立意甚佳,將有助於台灣社會公民意識的塑造與凝聚,他深表贊同與支持。
總統認為,非營利組織是社會人力資源充分運用的呈現,也是人本主義至上的發揮,今後可多致力於文化、教育、健康、運動、休閒等方面的公共參與,協助建立社群生活安全網絡﹔非營利組織的志工們,除了直接提供服務以外,期能加強政府及社會議題的倡導與政策遊說的功能,透過眾人力量提昇公共決策的品質。
總統最後強調,有限、不偉大的政府要做無限的事,那是絕不可能的,唯有結合無限的民間資源,才能做無限的事,政府也才有成長及提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