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08月15日
總統接見五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五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除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他們遠道來訪外,並對他們為人類與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與貢獻,表達最高的敬意。
  總統說,五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都有一段令人感佩的豐富閱歷與成就;南非前總統狄克勒(Fredrik W. De Klerk)廢除種族隔離政策,舉行南非首次全國普選,完成政權和平轉移;哥斯大黎加前總統阿里亞斯(Oscar Arias Sanchez)致力於中美洲和平維持計劃;波蘭前總統華勒沙(Lech Walesa)團結勞工力量,結束波蘭的共產政權;還有羅貝特(Joseph Rotblat)博士與威廉斯(Jody Williams)女士反對核武、掃除地雷等成功經驗,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榜樣。
  接見時總統首先致詞,其內容為:
  首先,個人要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竭誠歡迎各位嘉賓的蒞臨。各位的前來,不僅對台灣人民奮鬥的成就做了最好的見證,也為我們追求民主、締造和平的努力,增添更大的鼓舞與振奮。
  台灣的土地很小,但是過去數百年來,卻承受過許許多多的苦難,曾經遭受外來的侵略,曾經受過殖民的統治,也曾歷經威權戒嚴的時期。堅忍的台灣人民曾經義無反顧、前仆後繼的反抗、犧牲,為了追求自由、民主、人權、和平的普世信仰,寫下斑斑的血淚。歷史的腳步儘管走得很艱難,但是偉大的台灣人民一路走過來,超越苦難、消弭仇恨、撫平傷痕,我們從來不忘記歷史的教訓,但是追求和平是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永遠的願望,這就是個人一再向世人宣示的「台灣精神」。
  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台灣在對岸武力的威脅之下,完成了歷史性的政黨輪替,二千三百萬人民以無比堅忍的意志,用愛弭平敵意,以希望克服威脅,用信心戰勝了恐懼。我們用神聖的選票向世人證明,自由民主是顛撲不滅的普世價值,追求和平更是人類理性的最高目標。今天,各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蒞臨,就是最好的見證。
  佛經裡面有一句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個人認為,所謂的「屠刀」並不一定是有形的刀,其實指的是「對立衝突的意念」,要處理對立衝突最好的方法,就是佛經所說的「放下它」。我們應該放下手中的刀槍、口中的刀槍、甚至是腦海裡面的刀槍,如此,便沒有對立衝突,也才有人與人的和平、國與國的和平。
  個人身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必須實現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追求和平的意志和決心,為我們這一代和後代的子孫實現和平的願望。我們期待兩岸的和平、亞太地區的和平、以及世界的和平,不只是短暫的和平,而是永久的和平。個人衷心期盼,海峽對岸的領導人也能夠體會「放下衝突、締造和平」的真義,讓兩岸的人民一起為和平做出偉大的貢獻。
  再一次歡迎各位嘉賓的蒞臨,台灣人民永遠站在追求民主、愛好和平這一邊,各位嘉賓都是台灣永遠的好朋友。
  隨後,總統並一一與訪賓就兩岸關係、亞太地區安全等議題,相互交換意見。
  南非狄克勒前總統首先表示,聖經上說人們應將刀和劍融化,做成可以耕耘的機器,另外曼德拉前總統也呼籲人民要丟下手中的刀和劍,回去工作;不管兩岸關係最後的結局如何,但絕不是要讓中華民國像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要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像中華民國,讓中國大陸像台灣一樣民主、自由,這也將是自由世界的共同期待。
  狄克勒前總統進一步指出,僵局如果持續太久,這個僵局將會成為一個問題,所以台灣應該把握時機,以主動與新的想法、新的思維來化解僵局以解決兩岸問題。
  哥斯大黎加阿里亞斯前總統認為,台海衝突必須透過對話來解決,武力的使用將遭到譴責;台灣國家雖小,但卻是經濟大國,應該以耐心、謙虛與堅持的態度來解決此一棘手問題。
  波蘭華勒沙前總統則表示,他時常有機會能與對岸對話,感覺對岸的想法一直在改變,相信有一天必能成就民主,而台灣也正在改變,大家應努力避免戰爭,並且在努力的過程彼此合作,雖然不能消除鬥爭,但這裏所謂的鬥爭是指戰略觀的不同,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民主的機制來化解;他說,未來世界潮流仍是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希望大家一同來捍衛。
  威廉斯女士認為,每一個人都可為世界帶來改變,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聲,都有改變世界的空間,所以她建議政府應與人民建立伙伴關係;而對於自稱所謂對岸人士要她不要到台灣來的舉動,她則表示無法理解,並且更堅定了她要來台灣的決心。
  羅貝特博士也向總統表示,世界就像一家人,應該彼此關心,所以台海和平雖是區域問題,但也會影響全世界,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責任;他曾經簽署過一項反核聲明,其中內容提及我們是要毀滅人類,還是要終止戰爭?任何的爭端、衝突都將帶來毀性的結果;他也擔心中共、美國、俄羅斯的核武軍備會導致嚴重後果,希望所有的問題都能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決。
  總統告訴訪賓,中國大陸正不斷提高軍事經費並部署飛彈,不但對台灣造成影響,也對亞太地區的和平形成威脅。兩岸關係是個敏感、複雜、棘手的問題,非但影響亞太地區的安全,也是世界和平的基礎。而要解決兩岸問題,我們要有耐心、謙虛、堅持的態度與智慧。「避免戰爭,化解衝突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握手合解,但這須要有勇氣與經驗」。
  總統接著指出,中共不尊重自由人權、崇尚武力、迷信軍備、破壞區域和平。他相信,有「實力」才有安全,也才有最後的和平,但所謂的「實力」不單指傳統軍備與國防,還包括對政治、經濟、社會、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的實現,當然也包括大戰略的區域安全;而我們將會以善意和解,積極合作的態度來解決兩岸問題。
  總統說,台灣生活在中共飛彈的威脅下,我們更需要和平,更渴望和平,我們拒絕飛彈!
  總統強調,兩岸和平要靠對話搭起友誼的橋樑,但是要對話而不是喊話,光喊話不可能有對話,也不可能有和平。
  總統最後表示,有信心的人永遠不害怕,有理想的人也永遠不害怕,掃除地雷的人最勇敢,追求和平的人最有智慧。他期盼訪賓們對台灣能不吝指教,並繼續給予支持。
  南非前總統狄克勒、哥斯大黎加前總統阿里亞斯、波蘭前總統華勒沙、英國羅貝特博士、美國威廉斯女士等五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由呂副總統秀蓮女士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