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8月17日
總統接見九十年全國模範公務人員代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九十年全國模範公務人員代表,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有機會和大家見面,感到非常高興,各位都是因為在工作上有卓越表現和特殊貢獻而當選九十年全國模範公務人員,本人在此要向各位表達最高敬意與誠摯賀忱。同時,也要藉這個場合,提出一些個人見解,與全國的公務人員同仁共勉。
中華民國政府的全體公務人員,應該要體認到,這是一個民主的時代,也是全球化的時代。民主時代的政府,全球化時代的政府,從上到下,從政務官到事務官,整體政府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服務」二字。在民主的時代,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在全球化的時代,政府必須要與民間「共謀策略,因應環境,尋找定位,創造競爭優勢」。
或許有些公務人員會認為,政府和民間「共謀策略,創造競爭優勢」,是政策與法令制訂的層次,是政務官與立法院的事情,與廣大的公務人員無關。公務人員只要奉公守法,一切依照規定辦理,就算把工作做好了。事實不然,依法行政,只是施政的基本原則,並不是施政的最高標準。公務人員奉公守法,固然可敬可佩,值得肯定與嘉許,但並不是就代表已經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完美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今天的世界,是一個不斷在變動、不斷在進步的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政策、法令,可以面面俱到,甚至完全掌握未來的發展。然而,民眾的需求,不斷地提高;產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家的發展,也遭逢更嚴苛的挑戰。政策制訂者與立法者,不可能每天修訂法令,來因應急速變遷的環境;也不可能把法令制訂得很細密,細密到能夠指導每一個公務人員執行的細節。
政策與法令,是一個架構,架構底下有空間。這些空間,就是要讓執行者,也就是我們的公務人員,能夠因應急速變遷的潮流與環境,能夠針對千變萬化的具體個案,來運用熱情,發揮創意,做出最適當的處置。
同樣的一套法令,在不同的公務人員執行之下,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什麼樣的因素,會造成這中間的差異?就是本人一再強調的「服務精神」。公務人員如果缺乏服務精神,就會被綑綁在法令的架構上,動彈不得;公務人員如果有服務精神,就會以民眾的需求為導向,急民之所急,「為民眾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法令,而不是用法令來造成民眾的問題」;也就是說,法令是用來服務人民的,絕對不是用來拒絕為人民服務的,如果法令沒辦法符合人民的需求、拒絕服務人民,那就是法令本身有問題,必須檢討、修正,但法令的修正曠日廢時,就必須要靠公務人員在政策與法令的彈性空間裡來創造國家未來優勢,所以我們全體公務人員就是國家未來優勢的創造者,這點非常重要,提出來與各位互相勉勵。
各位都是由各機關遴選出來的菁英,無論是在品德操守或工作表現上,都可以作為全國公務人員的榜樣。各位就是最具服務精神的公務人員代表。在此,本人希望各位得獎人在回到自己工作崗位後,能夠傳遞經驗,發揮影響力,建立以服務為核心價值的現代化為民服務的政府。
九十年全國模範公務人員代表上午由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考試院院長許水德、考選部部長吳容明、考試院秘書長許慶復及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朱武獻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