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參加亞太科學技術協會研討會
中華民國81年05月25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希望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的實施,可以使我們國家早日進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同時使我們的社會更富裕,也使台灣地區人民的生活品質更提昇。

「這是一個艱鉅的工程,也是一個嚴格的考驗。」總統說,「但本人相信,以我們過去從事國家建設的人才與經驗,此一目標一定可以在政府與人民共同的努力下順利達成」。

總統今天應邀蒞臨由亞太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研討會,總統致詞時作以上表示。

總統致詞全文為:

大會主席、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亞太科學技術協會為慶祝成立十週年,特別以「中華民國及太平洋邊緣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在台北市舉行研討會。登輝的應邀致詞,深感愉快。謹藉此機會,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向遠道而來的各國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並對國內與會的學者專家,多年來從事國家建設的貢獻,表示嘉勉。

在過去的四十三年中,中華民國政府與民眾同心戮力,致力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首先我們完成了「土地改革」及「第一次進口替代計畫」。回顧在土地改革以前,我們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二,也就是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約兩百五十萬人不能擁有他們自己耕種的土地。土地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實現「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並在實施的過程中,改善農民的生活,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並增進全民的福祉。土地改革的結果,使擁有土地的農民由百分之三十六提高為百分之九十二。此外,另一個目標是要將地主對農地的投資,轉移到生產力更高的工業上。這些目標都因為我們靈活、周詳的策略,順利地達成,並使農業人口所得及農業生產逐漸提高。至於第一次進口替代政策,是要進口工業原料,以取代進口完成的消費品。這一進口替代政策的目的,在促進我國輕工業的發展。

由於以上二項政策的圓滿完成,產生了相輔相成的效果;因此在我國工業化的初期,農業除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必需的勞力外,並完成了以下的任務:

(一)提供充分的糧食與原料,以滿足人口增加與新產業發展的需要。

(二)經由農業人口購買力的提高,擴展工業品國內市場。

(三)累積充足的資本,支助工業發展,並增加農產品出口,為工業化換取更多的資本財進口。

(四)調整農業資源的配合與使用,以變更糧食產品的生產,俾能適應經濟發展過程中消費型態的改變。

自一九五三年迄今,我們已經成功地執行了九期經建計畫。這些計畫的擬定,都是依據中華民國國父 孫中山先生在民生主義中所提出的「均富」理想,以市場機能為基礎,經由前瞻、開創的規畫,使民眾能在均等的機會下改善生活,使政府能以最大的效率開發資源,並以合理的方式分配所得,終使最大多數的人民能享受最大的發展成果。在不到四十年的期間,使我們的經濟發展,逐步經過了增加生產、賺取外匯、累積資本、發展工業、提升科技水準、改善產業結構等階段,目前正積極發展資本密集、尖端技術工業,並加速促進經濟的自由化與國際化,希望能在本世紀結束前,真正成為已開發的國家。同時,本人要特別指出,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的成就,並不是因為我們擁有任何先天或後天的優良條件。相反的─

台灣地區的自然資源極為缺乏,我們所使用的石油,百分之九十九點三依賴進口;

台灣地區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五百六十六人,為全世界僅次於孟加拉,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台灣地區由於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國防支出除近兩年外,長期以來均占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早期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十七;

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尤其自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一直極為艱苦,而我們的外貿依存度則為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

然而,物質生活的改善,只是現代化的第一步。當我們跨入二十世紀最後的一個十年時,我們已明顯地發現,雖然我們的經濟持續繁榮,人民日趨富裕,但是社會上逐漸產生發展不均與脫序的現象;諸如交通的混亂、環境的污染、犯罪率的昇高,以及缺少文化與休憩的活動設施。這使我們覺得,我們必需以全面性的、整體性的規畫來予以改善。因此,我們自去年起,即積極從事憲政改革、文化復興及「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的推動,以「重建經濟社會秩序,謀求全面平衡發展」為目標,加強公共建設,充實一系列軟、硬體基本設施,以突破發展瓶頸,加速國家現代化。我們希望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的實施,可以使我們國家早日進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同時使我們的社會更富裕,也使台灣地區人民的生活品質更提昇。這是一個艱鉅的工程,也是一個嚴格的考驗。但本人相信,以我們過去從事國家建設的人才與經驗,此一目標一定可以在政府與人民共同的努力下順利達成。

據登輝所知,這一次會議的主題,將深入討論中華民國經濟的現況與將來的發展、我們與中國大陸的經濟關係、以及太平洋邊緣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些都是我們當前所最關切的問題,希望經由各位智慧的激盪,能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寶貴的指教與建議。

最後敬祝會議順利成功,各位健康愉快!謝謝各位。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