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1年10月30日
總統接見優良商人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八十一年度優良商人,總統除了對他們的當選表示敬賀外,也肯定大家為國家、社會所奉獻的心力。 上午九時三十分,總統在總統府接見八十一年度優良商人當選人許淑真女士等二十一人,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與經濟部部長蕭萬長在場作陪。

總統在談話中對於業者到大陸投資熱潮,表示需要慎重與冷靜;總統懇切的希望大家眼光要看得遠,千萬不要只求眼前的短利。 總統同時也提出我國與亞洲國家未來經濟發展,可能面臨的問題;總統重申並引述月前接見「重建美國未來對中共政策共識考察團」的談話內容。

總統說,「最近一年來,在台北召開了兩次有關亞洲經濟發展的國際會議;一次在去年九月,另一次在今年五月。在亞洲經濟發展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亞洲與其他主要經濟區域如北美自由貿易區及歐體有所不同。亞洲區,包括日本在內,國民生產毛額比北美區或者歐體少,但是人口最多,人口增加得又快。還有一個特點是亞洲區對貿易的依賴度,以及其輸出入量,都比其他兩區大。亞洲區的經濟成長率很高,大概每年平均百分之七,比北美區與歐體的百分之二、三高出很多。所以按照現在的成長速度進行下去,亞洲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世界重要的工廠,同時是世界的消費市場。

不過要談亞洲經濟發展,首先必需要知道這個經濟發展的過去歷史,要知道它的經濟成長的來源,或者原動力在那裡,要知道它能不能持續那麼快速的成長。

先從發展的過程來說。中國大陸在一九七九年開始經濟開放政策。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在一九八○年代初期—差不多和大陸同時—開始發展經濟。它們有一共同點:那就是缺乏自己推動本國經濟發展的能力。它們無法自籌足夠的投資資金,無法自己發展所需技術;它們都要依賴外國的資金,輸進技術來發展經濟,它們同時還需要國外市場。現在的大陸,東南亞的情形還是這樣。它們需要與日本、美國、中華民國、南韓、香港做大量的經濟交流。這樣才能刺激它們的經濟成長。

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值得提到的是:亞洲經濟加快的原點在一九八五年的布拉薩協議(PLAZA ACCORD);七個工業先進國協議要日圓升值。日圓升值後,在日本的許多工廠無法在本國生存,於是向外移轉,先到中華民國、南韓等新興工業國,發展的水波從新興工業國家到東協各國以及大陸。不過不可忽略的是,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美國供應了這些國家產品的主要進口市場。如果沒有美國市場,亞洲經濟發展就不是這樣順利。

丁大衛先生在台灣服務過。他知道我們的情形。雖然現在我們自己有本國的資金,本國的技術,但是還是要靠輸出來維持、發展我們的經濟。到了一九八五年後,我們的勞動力有不足的現象,工資提高,許多工廠無法在台灣生存,所以就轉移到東南亞。香港的工業就轉到鄰近的廣東深圳。

我重說一次:亞洲經濟發展有一個模式—一如野雁在天空飛行,成〈形。由日本帶頭,緊跟著的是新興工業國,隨後是更多的東協國家以及中國大陸。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大家所依賴的是美國市場,雖然日本以及歐體也吸收部份出口。這就是以前中華民國與美國間貿易中大量出超,現在轉到中國大陸的理由。亞洲經濟發展的特色是各國合作,依賴資金、技術的進口,以及國外市場。

再談以後的亞洲經濟發展。大規模的經濟發展需要長時間;而美國在這次總統選舉後,其經濟政策可能有所改變。如果美國無法恢復景氣,它要不要改變它一直扮演的消費者市場的角色?這一角色不一定對美國經濟有好處。美國可能轉而要求世界各國供應它出口市場。本人認為一九九四年可能是一個轉捩點。美國不再提供市場,或者這個市場縮小,亞洲經濟成長的原動力就大打折扣,影響之大非同尋常。

在亞洲區內貿易的特色是:它的功能是互補的,不是競爭性的。所以東南亞各國,如果出口值增加,它們對日本或者中華民國等新興工業國的貿易逆差就加大;它們需要來自日本及中華民國等國家的投資。

去年中華民國參加了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亞太經合會是一開放的組織。它與歐體不同。美國等其他太平洋邊緣國家都參加亞太經合會。在亞洲,我們無法採用像歐體那樣的封閉組織形態。我們要依賴區域外的市場。

本人再一次強調:亞洲沒有自己發展經濟的力量。它必需依靠外來的資金以及技術,更需要外國市場。要談亞洲經濟發展問題,非知道過去的背景不可。亞洲經濟發展,這一問題不是簡單的問題。各國領袖所認同的亞洲經濟發展模型有不伺。他們總認為亞洲區以前可以那麼快速發展經濟,以後也可以這樣發展下去。問題不這麼簡單。

亞洲經濟發展中,還有一個困難。它就是基本設施不足的問題。例如,泰國的經濟在起飛,但是它所面臨的是基本設施不足;缺水、缺電、缺交通設施。這也就是中華民國對東南亞一部份地域減少投資的原因之一。我們以前是該地域最大的外來投資國;我們已經開始減少投資。

另外一個難題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直接影響產品的輸出競爭性。它需要檢討政策是否適當,能不能控制通貨膨脹。在中國大陸就要面臨這一困難的問題。所以各國政府必需要在投資基本設施與管制通貨膨脹做一適當的均衡。本人認為在亞洲各國中,有的政府可以做到,有的難以做到。

舉中國大陸為例。它有高額的儲蓄,但是沒有適當的管道把儲蓄導入基本設施的投資。所以馬上發生通貨膨脹的問題。老百姓就一窩蜂在深圳搶購股票。事實上,他們不知道股票為何物,不過聽說買股票能賺錢,就群起搶購。不要說大陸,在台灣,不久前泡沫經濟時期,因為儲蓄率高—大概超過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三十—大家有現款,就發生股市景氣」。

總統在談話最後,並表示「一心清正千家福、兩字公平百姓安」,一直是他自我行事作為的座右銘;總統強調,「清正」、「公平」,我們的百姓才會有福也才會平安。「這是本人自我惕勵的一句話,盼與大家共勉」。

晉見總統的優良商人包括:杜總輝、廖顯三、許志勤、湯恩普、陳金森、林榮政、陳庭輝、范進財、張宏嘉、郭木生、周音喜、王源河、西山末郎、蔣洪彜、翁川配、卡奭年、余榮治、王鎮鳳、粟明德。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