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8月24日
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開幕典禮
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廿四日起連續三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陳總統水扁先生於今天上午參加開幕典禮,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對這塊土地,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有無法逃避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一起扛起責任、重建信心,打造台灣新世紀的經濟基石,為後代子孫創造嶄新格局的新未來。總統也說,這三天的會議他一定會全程參加。
總統開幕典禮致詞全文為:
深耕台灣、佈局全球—新世紀國家經濟發展戰略
今天,在全國人民殷切的期盼下,來自朝野黨派、社會各界的諮詢委員齊聚一堂,共同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一起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共識、擘劃國家前進的新方向,阿扁首先要對各位副主任委員、各位召集人及全體諮詢委員過去這一段時間的辛勞與奉獻,表達最高的敬意和十二萬分的謝忱。
今年的五月十八日,阿扁提出「召開經發會、全民拼經濟」的構想,原本各界也有不同的雜音。但是在全國民眾的期待,以及朝野政黨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經發會終於能夠順利舉行,也不負眾望的陸續端出了豐碩的成果。五個分組會議經過深入的討論與激烈的辯論,提出了三百多項的共同意見,大家的心血結晶相信全國的民眾都有目共睹。回顧經發會召開的過程,阿扁不禁想起一首詩句:「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今天我們所面對的經濟情勢,就好比在重重山巒中尋找出路,而經發會過程中的諸多爭議,就像是相互激盪的濤濤之聲,是國家發展政策方向的諍諍之言,相信以各位委員的智慧,必能在「山腳盡處」,化解歧見、異中求同,讓最後的共識有如「堂堂溪水出前村」。阿扁也確信,建立經濟發展共識之後的台灣,必能創造下一波的景氣,再一次登上經濟的高峰。
經發會的四項意義
儘管經發會的定位是「臨時性」、「諮詢性」,但是從第一次的預備會議召開至今,我們可以發現,經發會在現今的政經情勢之中,凸顯了四項特殊的意義:
第一、這是我們的社會在「政黨輪替」後,第一次召開的全國性跨越黨派的經濟發展諮詢會議。
第二、這一次的全國性經濟諮詢會議,是以全民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因此所有的諮詢委員是來自全國各界的代表,並經由分區、分組在全國各地,舉行會議聆聽人民的聲音。
第三、這一次會議有關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共識形成,是在「由下而上」的民主討論過程中形成的,這其中有企業主與勞工朋友的協商、有人民與政府的協商、有專家與學者的協商、有政黨與政黨的協商,因此阿扁在經發會預備會議的致詞中,明確表達政務官不能否決經發會的最後共識,就是表示尊重「由下而上」形成共識的精神與方式。
第四、這一次參與經發會的力量有來自民間、企業、勞工、政黨、學者專家及政府部門等,大家有不同的邏輯思考、不同的利益取向、不同的社會力量在支持著,但大家願意平心靜氣坐下來,經過「由下而上」的民主討論過程,最終達成發展國家經濟利益的共識結論。
以上這四項歷史、社會、政經意義,就是阿扁所謂的「新世紀、新國家、新中間路線」。在我們完成民主制度轉型後,根據以上四項意義,「新中間路線」必須繼續推動第二階段轉型:也就是社會和經濟的的轉型。全國經濟發展諮詢會議,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關口上,重新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以朝野和解、勞資協商的精神,釐清未來國家和經濟、社會和經濟之間的關係,為台灣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尋找出一個能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的新方向。
國家經濟發展的目標及策略
很高興經發會進行至今,在各位諮詢委員的努力下,基本的經濟共識已逐步凝聚,「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新世紀國家經濟戰略隱然浮現。在此目標之下,國家經濟發展的策略也逐漸成形,其中包括:
第一、經濟優先、投資優先、台灣優先:為了深耕台灣,加速推動國內各項經濟改革,必須全面改善投資環境,並鼓勵國內、外資金投資台灣,以提升競爭力。
第二、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因應全球化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根據國際經濟規範,全面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厚植台灣成為全球化經營的整合者。
第三、科技創新與研發:全速推動綠色矽島,提升研發創新能力,積極推動知識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使台灣成為高附加價值的製造中心。
第四、全球運籌管理:利用台灣優越地理位置及高素質專業人士的優越能力,進行全球經貿、投資之運籌管理。
第五、政府再造、提升效率:為了配合經濟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必須全力推動政府改造工程,重新釐清政府角色與經濟職能,精簡政府組織,並改變預算運用方式及人事制度。
至於具體可行的政策,相信在這三天的會議中,將會完整呈現在國人的面前。阿扁也要再一次強調,經發會最後所做出的結論和共識,政府部門一定會依據「三個決心」、「一個貫徹」和「一項保證」來落實,在經發會結束後,立即推出相關的政策和法案。至於「多數意見」部份,既屬多數人的心血主張,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行政部門也要扛起後續研議的責任,繼續化異求同,尋求可能落實的方案。
扛起責任、重建信心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曾經帶領美國人民度過歷史上最混亂、最蕭條、最危急的時期,他在第一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曾經說過:「我們唯一應該懼怕的,就是恐懼本身—那種會讓我們畏懼不前、放棄努力、失去理智、毫無根據的恐懼」。今天,阿扁也要藉這個機會,向全國人民宣示:我們不怕不景氣,只怕失去了克服困難的志氣。對這塊土地,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有無法逃避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一起扛起責任、重建信心,打造台灣新世紀的經濟基石,為後代子孫創造嶄新格局的新未來。
最後,再一次感謝各位副主任委員、各位分組共同召集人及全體諮詢委員的辛勞!預祝未來三天的大會順利圓滿成功!阿扁也一定會全程參加。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