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1年09月28日
總統主持中樞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典禮

中樞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典禮今天在總統府舉行,李總統登輝先生親臨主持。

總統於上午九時,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參軍長蔣仲苓陪同蒞臨會場,李副總統元簇先生、中央與地方文武官員等四百多位與會人士都起立致敬。

總統首先率與會人士唱國歌,並向國旗暨國父遺像、孔子畫像行三鞠躬禮後,聽取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孫震以「學習孔子精神,推展文化建設」為題所作的報告。

孫震表示,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比起孔子的時代,雖然遠為平和安定,但是基本上也一樣有眾說紛陳,價值混淆、是非不明、有我無人、追逐權勢不顧一切的現象。

他指出,研究孔子的思想、風範和學說,對於推展我們的文化建設,撥亂反正,必會有重大的貢獻。

在今天的專題報告中,孫震就認識孔子、學習孔子精神:好學、自知、謙虛等項目,作了簡扼的闡釋。他說,之所以強調上述項目,也是有感於目前常見的捨本逐末,急功好利;既不能知人,尤不識己,自以為是又自我膨脹。

孫震認為,如果人人知道讀書好學,明白義理之所在,自然不會流於淺薄;如果人人都有自知之明,就不會流於浮誇,自以為是;「如果人人懂得謙虛,時時反躬自省,事事設身處地,也就不會有只知自己,不知有人的戾氣了」。

孫震並表示,唯有如此,我們的文化建設才能打下根基,一個知書達理、和諧、進步的社會的建立,也就不是奢望了。

在談及孔子的「自知」精神時,孫震特別引述論語憲問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孫震說,孔子不得於天而不怨天,不合於人而不責人,自反自修,下學人事,上達天理,此為孔子修養的境界,雖以子貢的聰慧,尚未能體會,故孔子深以為憾,但由此也可見孔子的深具自知。

孫震表示,我們為人行事,固然要有知人之明,尤其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能自知始能真知人,而於權衡進退之間能拿捏穩當,既不為人所欺,亦不至自欺欺人,別無忮無求,可以行所當行。孔子之知自正是最好的榜樣。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