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堅定的表示,中國的統一與富強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期望。政府必將以最大的努力,協助僑胞經濟事業及文教工作的推展。由目前整個國際情勢的演變,「我們可以斷定,上項目標,百分之百絕對可以達成」。
總統同時指出,四十年來我政府在台灣地區努力所獲致的成果,是全民與政府互相配合、奮鬥而成,特別是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我們都有明確的政策與計劃。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有限的資源中,作了最有效的利用,並達到最高的生產目標」。
「這就是我國長期以來奮鬥成功最寶貴的經驗。」總統說,「我們將把這個台灣經驗帶返大陸,進而達成建立自由、民主、均富國家的最終目標」。
總統下午四時接見並以茶會款待第十八屆世界華商經貿會議主席團代表姚榮輝等九十二位。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參軍長蔣仲苓、僑委會委員長曾廣順在場作陪。
總統致詞時,除向與會人士作以上談話之外,也表示,今天是他本人與李副總統元簇就職兩週年,因此藉這機會說明國家的一部份政策取向。
總統說,他在兩年前的就職典禮致詞中曾指出,「中國的統一與富強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期望,除了台灣海峽兩岸的人民負有無可旁貸的責任之外,遍佈世界各地,一向忠貞愛國的全體僑胞,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政府必將以最大的努力,協助僑胞經濟事業及文教工作的推展」。
總統表示,由整個國際情勢而言,上項宣示,我們百分之百絕對可以達成的。
總統同時指出,近年來,世界局勢產生了急劇的變化。蘇聯的解體,東西緊張關係的緩和,保護主義的興起與區域性經濟組織的形成,已使經濟問題取代軍事對抗,成為重建世界新秩序的核心。而一向以歐洲及北美為重心的世界經濟,也有逐漸移轉到亞太地區的趨勢。尤其自一九八○年代後期以來,大部分亞太地區國家都採取了更積極的發展策略,對日後的全球經濟,必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總統認為,亞太地區經濟近年來所以日益受到世人的關注,主要是因為此一地區雄厚的經濟潛力與快速的經濟成長。如果我們以亞太地區和北美地區及歐洲共同體三個地區的國民生產毛額來觀察。則亞太地區約為四兆三千億美元、北美是五兆七千億美元,歐洲共同體是五兆九千億美元。
「但是,由於亞太地區各成員的經濟發展近十年來多以百分之六以上的平均成長率向前踏進,遠超過北美地區的百分之二點七,及歐洲共同體的百分之二點三。」因此,總統表示,在二十世紀結束前,全球經濟將形成三足鼎立的形態是可預見的。
在這種狀況之下,中華民國將在亞太地區扮演何種角色?總統表示我國正積極實施中的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將運用三千億美元的經費,從事重大建設,期使中華民國台灣成為西太平洋國際航運及金融中心。
總統並表示,今年,我國將在經貿發展上,達到三個令人欣慰的指標,那就是我們的國民生產毛額將達兩千億美元;我們的對外貿易將可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而每人每年的所得將可超過一萬美元。
「在這個基礎上,本人相信,今後中華民國的經貿發展是非常樂觀的。」總統表示,「在這個經濟及產業轉型的過程中,登輝相信,經由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將可使我們的社會更充滿潛力與活力,使我們的經濟加速朝向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目標大步邁進」。
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姚榮輝代表致謝詞時表示,剛剛聽了總統的一席話,內心深感振奮,特別是海外僑胞雖然身在國外,但是心繫祖國,對於國內的各項發展與建設,都非常關心。
他並表示,海外全體華僑與華裔都將作為政府的後盾,與國內同胞攜手同心,團結奮鬥,支持總統,為達成國家統一,奉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