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1年01月13日
中華民國各界紀念經國先生逝世紀念會

今天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四週年紀念日,中華民國各界紀念經國先生逝世紀念會,上午在總統府舉行,李總統登輝先生親臨主持,並聽取司法院院長林洋港報告經國先生行誼。

九時正,總統由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參軍長蔣仲苓陪同蒞臨會場,與會的中央與地方高級文武官員、民意代表、僑胞代表、學生及農、漁、工商、宗教等代表四百多人,都起立致敬。

總統率領所有與會人士唱國歌並向國旗暨 經國先生遺像行三鞠躬禮,並恭讀經國先生遺囑,俯首默念後,由林洋港院長以「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遺愛長新」為題作報告。

林洋港在報告中就復興基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經國先生對於台澎金馬全體人民的遺愛和勤政愛民事蹟,作了回顧與展望。

林洋港並特別就統一與獨立提出研析。他指出,台澎金馬自由地區的繁榮富強,是實行民主憲政所獲致的成果。反觀中共,集權專制的政權,和我自由民主制度,正是背道而馳,根本上不具備談判的條件。

他說,倘中共能放棄其意識型態,以三民主義為依歸,則在此基礎上談判、統一,當為經國先在天之靈所樂許。

談到台獨的分離意識時,林洋港沈痛的指出,這些主張台獨分離意識者,否認自己為中國人,否認台灣和中華民國歷史、地理、文化、血緣關係,「此乃典型的數典忘祖」。

他說,少數人憑著這種異常的心態,企圖推翻政府、變更國號、改變國體,成立所謂台灣共和國。在當前環境下,這種主張一定會帶來:一、台澎金馬內部的緊張不安,甚至分裂;二、誘發中共對台灣採取激烈手段。

「這不僅影響我們前途發展,甚至關係存亡。」林洋港因此呼籲,我們應遵守經國先生的指示,堅決予以反對,也希望全國同胞,認清事實。

林洋港同時認為,我們所主張的統一,不是屈就在中共現行制度下,而是要中共順應世界潮流,放棄共產制度及四個堅持,讓兩岸彼此統一在民主、自由、均富的制度及生活方式之下,這首先要看中共方面和平演變的進度與內涵。

因此,林洋港說,統一並沒有時間表,很難預料在幾年內完成。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加強團結,力圖發展。蘇聯能在旦夕之間解體,中共又何嘗不會在頃刻間崩潰。操之在我,盡其在我,是我們大家所應共同體認的。

在報告中,林洋港也回憶當時他擔任省府主席時陪同經國先生到地方巡視的情形。

他表示,經國先生對於地方政情、民隱,無不熟知,默識於心,尤其與民生疾苦有關的應興應革事項,通常在深入了解後不久,主管部門便有適切的反應。台灣省之基層建設實由此而來。

林洋港並舉民國七十四年端陽節前,經國先生最後一次巡視馬祖;及七十六年九月十七日他在經國先生逝世前最後一次晉見的情形,來印證經國先生勤政愛民,一切為民眾的襟懷。

—七十四年端陽節前,先生最後一次巡視馬祖,慰問當地軍民,洋港蒙召同行。爾時先生足疾已經不良於行,但仍強忍痛楚,和顏悅色的和歡迎他的民眾共話家常,此情此景,歷歷如昨。

—七十六年九月十七日,是洋港在先生逝世前最後一次晉見,當洋港詢及先生健康情形時,先生說:「腳部經常會痛,有時在睡眠中,痛得醒過來,無法再入睡。我的個性,你是知道的,我喜歡到處跑,和民眾聚在一起,問候他們,聽他們的意見,分享他們的喜悅,分擔他們的憂勞,現在行動不便,不能經常走訪他們,心裏覺得很難過,腳的痛,遠不如心裏的苦」。

報告的最後,林洋港也對「本土化」提出精闢的看法,以闡釋其中的真諦。

他說,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及總統任內,為了國家建設,起用了很多年輕的幹部,本省籍的和外省籍的都有,因為地理環境關係,自然本省籍人士居多,完全是為事擇人,原無本土、非本土的區別。

林洋港並表示,據他瞭解,經國先生所謂本土化,並不是起用本省籍人士去當大宮,而是希望大家,不論本省人和外省人都能這麼想:「我是這裏的主人,我不是來做客。」這才是本土化的真諦。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