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8月31日
總統接見來華參加「亞太安全國際論壇二○○一年台北圓桌會議」與會外賓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來華參加「亞太安全國際論壇二○○一年台北圓桌會議」與會外賓,並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對會議的順利召開、圓滿落幕以及所獲至的成果,表達恭賀與肯定之意。
總統表示,任何有助於台海和平與亞太安全的機制,他都抱持肯定與支持的態度。他也一再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主張國家安全不但是全民的共同語言,更是新中間路線的主軸,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一切。而要確保國家安全,除了國防、軍事預算、人員訓練等傳統戰略外,還有經濟、政治、社會、能源等綜合安全戰略,所以他才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努力促使朝野合作、政黨和解,如同該會議所達成勞、資和諧與對兩岸經貿政策的檢討、改變,皆屬綜合戰略安全的範疇。另外,「亞太安全國際論壇」所討論的亞太地區的區域安全,也就是他所揭櫫的大戰略區域安全。
總統說,他非常同意此次「亞太安全國際論壇二○○一年台北圓桌會議」有關不應將台灣內部紛爭搬到北京的結論,而之前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 CSIS)葛來儀教授的一篇報告也提及相關議題,還因為內容敏感而引起反彈與抨擊。其實,他在去年就職後,即多次表達恢復兩岸協商與和平對話的誠意,可是好像有人一再阻擋,要求中共不要和他打交道,怕會「為阿扁加分」,如果這是真的,讓中共介入台灣紛爭,利用中共行國內惡鬥之實,這樣絕對不是很好的民主精神與理性競爭。
太平洋論壇主任柯羅夫(Ralph Cossa)告訴總統,葛來儀教授當初訪問中共時他也在場,該報告只是忠實反映中共官方與學者的意見,並無法確定訪問內容的真實性,也只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北京有此觀點,而希望台灣能夠有所警惕。
總統則再次強調,他一再表達希望兩岸關係正常化與重啟協商大門,為兩岸人民謀求最高福祉的高度意願,並以「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為處理兩岸事務的最高指導原則。而有關「一個中國」的議題,他也多次提出,希望兩岸領導人能拿出智慧,在「民主、對等、和平」的三原則下,找出雙方都可接受「一個中國」的內涵。總統說,兩岸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要從經貿關係正常化開始,而在去年「跨世紀談話」中,他也提出要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並大力主張,兩岸的統合,要從經貿、文化的統合開始做起,努力建立兩岸永久和平的新架構。
總統認為,經發會是新政府成立以來,第一次朝野政黨坐下來,一同共商國是,尤其在兩岸敏感議題上,由一百二十一位諮詢委員達成一致接受的共識,誠屬不易。現在,重點不在於中共是否能夠接受,而是台灣內部是否能夠整合。經發會的共識不是總統一個人的共識,而是全民的共識,政府必定儘速執行。
總統指出,台灣是一個民主、多元的國家,有不同的政黨,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主張,這些都要受到尊重與包容,但希望這個多元、充滿歧見的社會,能為國家未來找到最大的公約數與交集。
總統進一步表示,國內不同的政黨對於憲法條文有許多不同的解釋、看法與意見,但憲法就是我們的最大交集與共識。至於國家未來,人民擁有最後的選擇權,因為憲法規定國家主權屬於全體國民,大家應該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權、決定權。
對於訪賓問及有關美日軍事合作的看法,總統說,這符合他前面所說的大戰略安全,但亞太軍事的合作、同盟,不應只限於美、日,還應包括亞洲其他國家,縱使是沒有邦交的台灣,也不該缺席。另外,總統確信,台海和平是亞太地區安全的基礎,也符合歐盟國家在亞太地區的共同利益。
最後,總統告訴訪賓,新政府在調整兩岸經貿政策的同時,也非常重視發展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因為東南亞市場很重要,亦屬台灣新世紀全球佈局的一環。
「亞太安全國際論壇二○○一年台北圓桌會議」與會外賓柯羅夫主任一行十餘人,上午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高英茂、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所長林正義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