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教育學術團體八十四年度聯合年會今天在臺北市舉行,李總統登輝先生特頒書面賀詞。賀詞全文為:
中國教育學會伍理事長並請轉全國各教育學術團體全體會員均鑒:
欣逢全國各教育學術團體八十四年度聯合年會,今天在臺北市隆重舉行,並以「推動教育評鑑,提升教育品質」為主題,進行研討,深具意義,謹申致誠摯賀忱,並對於 貴會經由年會,加強學術研究成果交流,表示由衷的敬佩與嘉勉。
教育是百年樹人大計,也是文化傳承及國家進步發展的基礎。中華民國在臺灣地區經過四十餘年的努力奮鬥,克服自然資源匱乏困境,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繁榮興盛局面,實導因於教育普及所造就的豐沛人力資源。當前,為進一步建設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社會,政府正全力推動教育改造工程。登輝特藉此機會提出幾點意見,供諸位參考:
第一、培育身心健全的現代化國民
教育改革首應緩和升學競爭的壓力,營造健全的教育發展環境,培養術德兼修、五育均衡的下一代菁英,陶冶樂觀進取的人生觀,涵養面對挑戰的堅毅精神。
第二、拓展國人宏大的國際視野
為因應自由化和國際化的潮流,進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國家爭取優勢地位,必須以「立足臺灣、放眼世界」的胸懷,以恢宏鄉土精神,來拓展國際視野。因此,如何兼顧鄉土認同教育,並加強外國語言、文化等相關課程教學,以提升國人參與國際活動的能力,實為現代化教育亟應致力的重點。
第三、建立終生學習體系
近年由於社會發展愈趨開放與多元化,國人學習機會和意願相對升高,也益加重視個人生涯規劃。因此,妥善分配教育資源,均衡照顧各階層的教育需求,規劃完整的終生學習體系,以及日新又新的系統分析資訊管理功能,實為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
第四、凝眾生命共同體的共識
良好的文化教育可以蘊育關懷社會的人文器度,培育愛國愛鄉的團隊精神,凝聚社區的群體認同,啟發獨立思考,發展自治自律及民主素養,進而建立國家民族生命共同體的意識,實現充分發揮全民自由意志的民主社會。
教育的功能在於變化國民氣質,增進國民智慧與知識,以促進社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多年來,我國的教育發展已從量的增加,轉變為質的提升,值此國家全方位開創新機的重要階段,至盼全體教育界同仁繼續秉持專業素養,貢獻智態與經驗,共同為加速完成教育改革,建立高素質的現代化社會而努力。
敬祝
大會圓滿成功
諸位健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