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總統元簇先生今天上午蒞臨臺大醫院,參加景福通道啟用典禮。副總統在致詞時表示,景福通道完工啟用後,將兩院區聯成一起,不僅使臺大醫院工作同仁及民眾往來便捷,也可因此提高醫院醫療業務的績效。
副總統除對施工以來辛勤參與工作的同仁表示敬意外,同時也期望臺大醫院在硬體建設日益全備之下,更能提高醫療水準與服務品質,為國人健康福祉繼續貢獻心力,為我國醫院成就再創新猷。
李副總統致詞全文如次:
臺大醫院景福通道在貴院建院一百週年紀念日前夕舉行啟用典禮,元簇應邀參加,深感榮幸,首先要向戴院長和貴院全體同仁表示誠摯的祝賀。
臺大醫院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公立醫院,也是臺灣最早的一所教學醫院。臺大醫院的前身─臺灣病院設在一百年前(一八九五年)本市的大稻埕千秋街,當時雖然規模不大,人員不多,但卻具有兩項特別成就:其一,創院當時,臺灣正流行各種熱帶傳染病,臺灣病院的設立,為急需醫療照護的民眾,給予即時的診療,並投入人力,研究如何遏止傳染病的擴散及防治工作,收效極大。其次,臺灣病院成立後的第二年(一八九七年),就設立了「醫學講習所」,為臺灣公辦近代醫學教育的創始。這兩項成就,為當前貴院所兼負的教學、研究及診療服務等三大任務締造了雛型。
在九十七年前,也就是創院後的第三年,臺大醫院遷入現在的常德街舊院區,初期木造院舍規模不大,直到一九二一年改建完成磚造建築後,才成為當時東亞地區最具規模的大醫院,有較寬闊的空間,也有比較符合醫療需求的病床,以及比較好的醫護設備為病患服務,同時也大幅改善教學研究工作環境。而醫院本身,因仿文藝復興時期歐式建築的優美外觀,更成為當前臺灣古蹟之一。
臺大醫院在遷入常德街及改建完成後,由於不斷提昇服務水準,逐漸成為遠近馳名的教學醫院,求醫民眾一年比一年多。所培養的臨床醫師,也都成為醫界的中堅。在診療與研究上,更經常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表現;如對肝炎防治的研究、首創手指切肝法、連體嬰分割成功、各項器宮移植手術的突破,例如最近的胰臟移植等等,備受國際醫學界重視,在在顯露臺大醫院醫療團隊的堅強。更可貴的是,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多是在光復後的五十年內所締造的成果,實在令人敬佩。
一年一年下來,臺大醫院的診療服務、教學及研究的負擔,隨著人口增加、教育發達、醫學進步、社會環境的急速變遷而加重,原來寬闊的空間逐漸顯得擁擠,各部門動線不良,影響到工作績效與整體的發展。於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於民國六十八年明確指示,要克服這些困難,將臺大醫院建設成為一個足以代表國家的醫院;政府於是斥資整建新醫院。歷經十年的經營,新院舍終於在國人殷切期待下,於民國八十年完工啟用,開拓了臺大醫院發展的新里程。
新醫院啟用後,地下道由於工程艱鉅,無法適時完工,使得往來新舊院區,必須穿越交通繁忙的中山南路,既感不便,而且又不安全。如今景褔通道完工啟用,將兩院區聯成一起,不僅使醫院工作同仁及民眾往來便捷,也可因此提高醫院醫療業務的績效,值得我們欣慰。
通道的啟用,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景福通道卻不同:它象徵著我國醫學從一個舊的時代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時代,並繼續向前發展。將通道空間規劃為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區段,用文字與圖畫說明:懷念過去的歷史,展現當前的成果,標示未來的發展,極富創意;通道的美化,更使經過的人有一種柔和的美與輕鬆的感受,這對於減輕人們內心的壓力必可產生想像不到的效果。臺大醫院工作同仁用心之深,於此可見。
最後,元簇要對施工以來辛勤參與工作的同仁表示敬意;同時並期望臺大醫院在硬體建設日益全備之下,更能提高醫療水準與服務品質,為國人健康福祉繼續奉獻心力,為我國醫院成就再創新猷。
敬祝各位
身體健康!
事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