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參加亞洲家庭及人口統計國際研討會
中華民國84年09月18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參加亞洲家庭及人口統計國際研討會,總統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亞洲家庭及人口統計國際研討會議舉行開幕典禮,登輝承邀參加,至感愉快。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向遠道與會的貴賓,表示誠摯的歡迎之意。
構成一個國家最基本要件是人口,人口也是政府施政的對象。而家庭則是人類安身立命的處所,也是研究經濟社會的基本單位。人口數量及家庭結構,不僅關係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教育進步、交通建設、都市規劃及社會福利,也攸關全人類生存環境的維護,甚至於世界和平。家庭及人口統計,就好像反映國勢的一面鏡子,除了供研究外,並可作為評估、規劃經濟社會發展的依據。
臺灣地區自一九○五年開始,即建立了相當完備的人口登記制度,並開始實施人口普查。目前世界上,實施人口登記制度的國家中,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戶籍登記制度,歷史悠久,其連續性與正確性,在亞洲國家中頗負盛名。不僅每年定期提供出生、死亡、性別、遷徙、行職業、教育程度、人口結構等資料,每個月還發佈地區別的戶數、人口、出生、死亡及區域內遷徙等重要指標。且從今年六月起,先在台北及高雄實施戶籍的電腦連線作業,然後再擴大到全國,這對家庭及人口統計質的提升必有相當助益。

在人口普查方面,迄今已舉辦過十三次。另為方便與國際人口資料比較,亦自一九八○年開始,參酌聯合國的建議,每隔十年於西曆最後數字逢○的年份,舉辦戶口及住宅普查,以了解人口質、量與戶的組織,住宅數量與居住狀況。一九九○年的戶口及住宅普查,更增加了幼兒教育、殘障、老人安養、住宅及公共設施需求等項目,這些都是政府擬定各項建設、人力運用、居住條件改善、解決人口問題等政策的重要資訊。

以臺灣地區人口統計為例,自二十世紀以來,經歷了快速的人口成長與轉型。總人口由一九○五年的三百多萬,增加為一九五○的七百多萬,再增為一九九五的二千一百餘萬人,故「緩和人口成長」成為一九五○年代政府人口政策的重點。至一九八六年人口增加率,降至百分之一點一,而提前達成原訂至一九八九年,降為百分之一點三的政策目標。一九九五年人口增加率,已降為百分之零點九。過去所經歷的人口問題,主要在於人口快速成長,以及人口密度偏高等所衍生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由於有健全的人口統計可作為規劃及評估的依據,而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人口政策,乃有效地緩和了人口成長。

同時因人口成長趨緩,每戶平均人數也在逐年降低,也一九五○年代的六人,降至一九九五年的四人。這項統計的變化,表示家庭型態已由傳統的大家庭,轉變為以核心家庭為主的小家庭。未來台灣地區人口年齡結構最大的轉變,則是老年人口比例的提升。六十五幾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將自一九九五年的百分之七,增至二○二○年的百分之十四。由於老年人數的遞增,社會安全支出中用於老人的經費必然快速增加。為因應這項轉變,政府目前正致力於制定妥適的老年年金保險制度,期使國民在工作時,透過保險體系,預先提存部分所得,至年老後能獲得妥善的經濟保障。同時老人最迫切需要的健康照護,自本年三月全面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以來,已獲得部分解決;下一個努力的目標,將是老人社會福利服務的加強。但最重要的仍是發揚我國傳統敬老的文化,以家庭奉養為主,使老人在親情的溫馨中安享餘年。

由家庭及人口統計所反映的另一轉變,是幼年人口比例的遞減,以及工作年齡人口成長的趨緩。學齡人口的遞減,在教育資源作適當調整後,可使我國更有能力貫徹推行終生教育;勞力供應成長穩定,不但有助於維持充分就業,更可加速產業自動化,提升勞動生產力。

展望未來,因人口年齡結構改變,所產生的社會整體資源分配、勞動力老化,以及老人安養等問題,應以長期觀點,制訂週全的人口及福利政策來維持經濟社會的平衡健全發展。而政策的擬訂,則須仰賴精確與完整的家庭及人口統計資料。故提升家庭及人口統計的質與量,將成為邁向二十一世紀現代化與資訊化國家的新課題。各位蒞會的貴賓與代表都是這方面的專家,希望能藉此機會,匯集大家的智慧,一起來促進亞洲地區家庭及人口統計的發展。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