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4年08月03日
總統於國大聽取國是建言後發表談話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在第二屆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國是建言後,向與會國大代表們發表談話提出誠摯呼籲,請大陸當局開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新時代,也請國內若干黨派停止急統或急獨無謂爭論。

總統同時指出,在臺灣的二千一百萬同胞中,絕大多數是四百年來先後從大陸來到臺灣的同胞,身上都流著炎黃子孫的血,大家都是中國人。大家都在這裏同甘共苦,為台灣的生存發展,夜以繼日的奮鬥,無論來台先後,大家都是台灣人。

總統進一步說,不放棄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希望的,就是中國人;認同台灣、愛惜台灣,肯為台灣奉獻力量的,就是台灣人。

相信誰也不能否定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在我們之間,不能有任何族群的劃分,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和前途,攜手合作,努力前進,才是正確的做法。

總統談話內容為:

這一次登輝前來貴會聽取為期六天的國是建言,有機會同各位代表見面,感到非常高興。

三年前,由貴會完成的我國憲法增修條文,明訂國民大會集會時,可就國是提供建言。這一項新的做法,對作為政府與人民橋樑的各位代表來說,是具有非常深遠意義的。此項做法到今天共進行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八十二年貴會第三次臨時會,那次除第一天外,其餘時間是由當時總統府蔣秘書長代表本人在場聆聽,蔣前秘書長已將那次各位全部發言情形向本人報告;第二次及本次都由本人親自全程在場聆聽。由各位代表三次來提供建言的熱烈情形,可以了解各位代表平時對選民服務的熱心,以及對國家建設的殷切期盼。這種全心奉獻、熱愛國家的情懷,實在令登輝深感敬佩。登輝更從各位代表寶貴的建言中,得到不少治理國政的啟發,特別要在這 表示誠摯的謝意。

從七月二十七日上午開始,到今天下午為止,登輝總共聽取了二百四十八位代表女士、先生的國是建言,其中以口頭方式提供者有二百零九位,以書面方式為之者有三十九位。由於各位建言內容相當廣泛,為便於整理起見,登輝特地歸納為下列九個類別:

一、憲政改革

二、行政革新

三、法治建設

四、經社發展

五、國家安全

六、文教建設

七、兩岸關係

八、對外關係

九、其他

各位代表所提供的國是建言,除依例將由 貴會整理後直接送請政府相關單位參考辦理外,由於登輝也全神貫注地在聽取各位的寶貴意見,並將要點逐一記下。今天也願意藉這個場合,對其中各位最關切的事項加以說明,俾同時增進國內其他各界的了解。

在憲政改革方面,有不少代表談到省、直轄市自治法施行後,中央與地方權限包括財政收支的劃分。這的確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行政院也積極審慎地在進行檢討。其次,也有不少代表談到國民大會的定位、乃至於單一國會的構想,以及明年總統由公民直選後,應使總統成為全國行政最高首長等主張。不可否認的,這些論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因為涉及我國憲政體制的重大調整,而配合性制度的規劃,目前也看不出完整的面貌,況且國內各界是否已可以接受這些問題的討論,也值得我們多加觀察。因此,登輝鄭重期盼各位代表女士、先生,多方了解民眾心聲,廣為匯集智慧經驗,把它當作國家長遠發展的一項嚴肅課題,來繼續研究。

在經社發展方面,有許多代表對政府財政赤字規模的擴大表示憂心忡忡。不可否認的,最近六年度來,中央政府赤字預算有急劇膨脹的現象,而台灣省政府也不斷地為其財政困境呼籲,的確使國人感到驚訝,台灣錢不是淹腳目的嗎?政府怎麼一下子變得這麼窮呢!不過登輝願意藉此向各位作個說明,政府已充分了解造成公債劇增的原因,並已經在最近的三個會計年度中,緩編非急迫性的重大工程預算。合理赤字預算規模雖已在掌握之中,但朝野如何共同撙節預算,還是值得大家群策群力的所在。此外,目前中央及省政府仍擁有為數龐大的土地及公營事業股票,因此,如何規畫以合宜的方式,出售這些非必要的土地及股票,也是中央及省政府值得去執行的重要工作。因為如此不僅可有效挹注財政收入,出售土地,並可增加土地的使用效益,出售股票,亦有助於證券市場的壯大,而二者均同時提供民間更充裕的經濟活動空間。這次國是建言中,也有許多代表從不同角度關切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各位知道,這項跨世紀的計畫,主要在利用臺灣位居亞洲樞紐的地理優勢,配合我們累積的發展經驗、人力資源及雄厚的經濟實力,並積極結合大陸及亞太地區的經濟資源,使臺灣成為跨國企業在亞太地區的製造、空運、海運、金融、電信及媒體等六大營運中心。不過各位代表也須知道,這項計畫的執行,絕對不是侷限在臺灣某些特定地點,而是須要將整個臺灣營造成有利於跨國企業的投資環境。

在兩岸關係及對外關係方面,也是這次國是建言的焦點。許多代表不分黨派,嚴厲譴責大陸當局最近若干充滿敵意的行為,也高度肯定政府推動務實外交的作法。各位代表這種自發性地反映眾多人民的心聲,使登輝深感佩慰,就是有這股強大的支持力量,登輝不計毀譽,繼續突破一切橫逆,使我們的國家—中華民國昂首屹立在國際社會。

各位代表女士、先生,中國在四十幾年前形成的分裂分治,的確是歷史的不幸,我們當然不能因為這個現象,就永遠放棄追求統一的志業,而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但這段期間的分裂分治,所形成兩岸經濟福祉、政治自由的差距,也是鐵一般的事實,在台灣的中國人,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約一萬一千美元、享有如同先進國家的民主自由;反觀在大陸的中國人,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約僅六百美元、過著相當低度的人權待遇。這種極為顯著的差異,難道是一句民族感情的浪漫話語,就可以完全拉平嗎?或者是「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霸權心態,就能立即統一嗎?這就是登輝此次國情報告中指出:「漠視分裂分治,就是阻礙統一過程」的道理!各位代表女士、先生,我們在民國八十年二月宣布「國家統一綱領」,揭示兩岸追求統一的目標、原則及進程,四年多來根據國際社會的評價,充分肯定它是個非常穩健合宜的統一策略,沒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傲慢,更沒有絲毫自失立場的畏縮!登輝願意提出誠摯的呼籲,請大陸當局開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新時代,也請國內若干黨派停止急統或急獨的無謂爭論。至於在對外關係方面,中華民國作為全世界第十三大貿易國及第十八大經濟體,無論是以多邊或雙邊的方式,在國際社會獲有公平合理的待遇,是我們應有的權利;和國際社會分享我們成功的經驗,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固然形勢的逆轉尚待時日,但有利的因素一直在增加。登輝在此願意重申,中華民國有無可懷疑的誠意與不容忽視的力量,為國際社會的繁榮進步貢獻心力;而且中華民國獲有更合理的國際地位,不但無礙於兩岸統一的追求,並可使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昂首闊步!

這六天來,各位代表所提供的國是建言中,絕大多數是關心人民生活福祉、國家前途發展的重要課題。不過,我們也發現一些迷失方向、背離現實的說詞,這種現象雖然只是屬於極少數,但是如果不適時加以導正,恐將積非成是、混淆視聽。所以,登輝特別要利用這個機會予以嚴正釐清。

有關國家認同問題:維護中華民國憲法、保衛中華民國,是全體國民應有的義務和責任,任何人不得怠忽。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和壯盛的發展,有目共睹,任何人不能否定。此次國是建言中,有人提到「台灣獨立」的問題,登輝要再一次明確表示,「台灣獨立」只會斷送國家的大好前途,犧牲社會的安定繁榮,這是不可能、也不應該的做法。希望對「台灣獨立」存有夢想的人,認清時代潮流,了解民心歸趨,早日放棄這種不負責任的主張,一同為中華民國的進步發展貢獻心力,才是正確的選擇。

有關認同台灣的問題:在台灣的二千一百萬同胞中,紹大多數是四百年來先後從大陸來到台灣的同胞,身上都流著炎黃子孫的血,大家都是中國人。大家都在這裏同甘共苦,為台灣的生存發展,夜以繼日的奮鬥,無論來台先後,大家都是台灣人、新台灣人。深一層說,不放棄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希望的,就是中國人;認同台灣、愛惜台灣,肯為台灣奉獻力量的,就是台灣人。一步一腳印,我愛台灣、我愛中華民國。相信誰也不能否定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在我們之間,不能有任何族群的劃分,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和前途,攜手合作,努力前進,才是正確的做法。

長年以來,我們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建設,在全國同胞堅苦卓絕的努力下,呈現了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的欣欣向榮局面。不但國人深以為傲,也備受國際社會所肯定。現在的良好形勢,正是我們再創國家復興發展新史頁的最佳時機。只要二千一百萬同胞,凝聚生命共同體意識,不分黨派、族群,堅決地團結在憲政體制下,團結在國家目標下,相信一定可以完成「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的歷史志業,開創國家更光輝燦爛的前途。

各位代表女士、先生,六天來不辭辛勞,不但提供登輝許多寶貴的國是建言,同時對登輝個人也有許多指教,一併在這 表示最大的謝意。

最後,敬祝貴會順利成功,各位代表女士、先生健康快樂!謝謝。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