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4年02月27日
總統接見炬光優秀青年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國內外訪賓,包括:亞太地區炬光優秀青年、炬光徵文、歌唱比賽的優勝者,丹麥自由黨黨魁艾勒曼‧顏森及中非共和國總理孟達巴。

總統對大家的來訪表示誠摯的歡迎,尤其是看到許多炬光青年突破身體殘障,力爭上游而在各行業的傑出表現,總統更表示肯定與欣慰。

總統上午九時,首先接見了炬光優秀青年黃瑋如、林淑莉、蔡淑惠、黃江富、林慶坤、徐雅惠、馬秀芸、林偉龍、姚玉嶺、李青松、李明玲、劉淑英、張雷鳴、許仲陽、Mr.Wikstrom、崔秉奎、陳宏岩、謝秀娥、秋間優子。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與內政部部長黃昆輝在場作陪。

在座優秀青年中,有許多是老師及學有專精之士,尤其是罹患小兒痲痺的黃瑋如是德國柏林技術大學的農學博士、林淑莉留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等等。

總統特別指出,大家雖然身體有某部分的障礙,但是,卻仍能發揮自己的智能、奮發努力,這種精神與毅力,都可作為社會的表率。

總統並勉勵大家,要能體認「存在」的意義,總統表示,他常講「存在才有希望、才有價值」,這句話,不僅在形容我們國家立足國際社會的意義,而且對個人而言,尤其是身體殘障人士來說,存在─希望─價值,應該更具有深意。

隨後,總統由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與外交部次長黃秀日陪同,接見了曾任丹麥外交部部長,目前是自由黨黨魁的艾勒曼‧顏森(Mr. Uffe Ellemann-Jensen)夫婦。

晤談時,總統特別表示,我國與丹麥地理上相距遙遠,但是,彼此都熱愛自由、和平,雖然兩國目前並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是雙方的各項合作與實質關係,卻相當密切。

「台灣經驗」深受國際間的重視與肯定。艾勒曼‧顏森先生也相當的有興趣。總統特別作了簡要的闡述。

總統說,一般來說,所謂台灣經驗,可分為政治與經濟兩方面來談,就以被世人譽為經濟奇蹟而言,中華民國在台灣四十多年來,可以說是在逆境中,不斷突破而成長。

總統表示,中華民國出大陸播遷到台灣地區,在缺乏資源,地小人多的情況下,致力經濟發展,尤其是和大多數國家沒有外交關係的情況下、仍然尋求與各國的交往、合作,進而拓展彼此的各項經貿、文化等交流,而創造了今天的經建成果,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總統也指出,中華民國在缺乏外援的情況下,不但致力於經濟的發展,更積極的從事政治的民主化與各項改革,值得一提的,「我們在一步步改革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生重大的社會動亂,而且也維持了經濟的成長率」。

總統強調,在經濟發展有成之後,進一步改革民主,為了就是落實主權在民的理念,並使全民自由意志都能得以發揮與被尊重。

擔任丹麥十一年外交部部長的艾勒曼‧顏森,對中華民國的發展成果,至表肯定,他並指出,這次到中華民國來訪問更親身體會到此間人民的和樂與社會的繁榮,確有「百聞不知一見」之感。

接著,總統由丁懋時與外交部部長錢復陪同,接見了遠自非洲前來我國訪問的中非共和盟總理孟達巴(Jean-Luc Mandaba)夫婦及中非外交暨法語國家事務部部長貝達雅‧恩加羅(Simon Bedaya-N’garo)等。

總統強調,中華民國與中非共和國具有傳統的邦誼,相信藉由孟達巴總理這次率團來訪,必能更增進兩國的各項合作關係。

孟達巴總理則重申中非對中華民國堅定支持的立場。他也表示,此行訪華拜會經建會,參觀養殖中心,也和此間業者座談,希望業者們能到中非投資,以增進彼此的經貿交流。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