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中華民國在台灣力行「主權在民」理念,是「徹底而不打折扣的」,「政府所有的政策與努力的目標,都是為了全民福祉;更重要的是,所有問題的解決,都不是一、兩個人來決定之,而是依據全民的意旨而來處理」。
總統同時表示,「自由與民主」是擋不住的潮流,過去國父創建民國,但當時的環境與情勢,都只是使我們國家徒具「民國之名,而沒有民國之實」,因此,這幾年來中華民國在台灣力行政治民主、以民為本,尊重人權,實現國父「大公無私」、「主權在民」的目標,這種種作為,可以說,都是著眼於整個中華民族,也都是「中國歷史的開端」。
總統上午在總統府由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與僑委會委員長章孝嚴陪同,接見了北美、歐洲地區華文傳播界人士時,作了以上表示。
總統在近一小時的晤談中,針對與會人士提到的兩岸關係、國內政治、華僑問題,都作了直接而坦誠的答復。
總統表示,國內進行民主的改革,時間並不長,面臨了許多困難,大家由媒體的報導也知道,國內發生民意代表口出穢言,甚至肢體衝突的現象,這些情形,都可以說是我們在民主發展過程中的部份現象,「本人希望類似這種不成熟的作為,也就是民主改革道路上的陣痛,期能早一點度過」。
不過,總統也指出,我們由過去在傳統威權體制下,邁向民主、自由的過程,是需要調適的,「但是,有一部份人,或許調適不良,光是懂得民主、自由口號,而所做所為卻往往和自由、民主理念背道而馳」。
總統同時表示,如不能體認人民的需要與環境的改變,事實上就無法深刻了解自由、民主的真諦,也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總統說,值得令人感到寬慰的是,持有上述不正確觀念的人只是少部份,「我們在國內大力執行民主改革,也積極發展經濟的同時,每年約有百分之六上下的經濟成長率,就可以看出」。
總統強調,就整個國家發展遠景而言,「本人是相當的樂觀,也相當具有信心」。總統也表示,國家邁向真正現代化,已具發展架構,目前最重要的是,充實「架構」裡面的「內容」,也就是要積極進行司法、教育、行政及文化的重整與復興。
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總統也表示,大陸近年的改革是一項事實,但我們希望大陸能更民主、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