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4年11月17日
總統接見吳三連得獎人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分別接見第十八屆吳三連獎得主、美國俄勒崗州州長基茲哈伯(Kitzhaber)夫婦所率領的代表團,及第十五屆親職教育模範與第十六屆輔導工作楷模得獎人。總統對訪賓的到訪,表示誠摯的歡迎之意。 

總統是於下午三時,首先由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陪同,接見吳三連獎的得主,總統對張放、廖俊穆、董開章與黃德富這次能在眾多角逐者中脫穎而出,獲得榮譽,表示肯定與恭賀之意。

總統特別表示,吳三連先生生前對國家、社會有極大的貢獻;而吳三連獎的設置,對獎助各行各界的傑出人士,更是深具意義。

接著,總統出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陪同,接見俄勒崗州州長基茲哈伯夫婦及訪問團成員時指出,中華民國在臺灣地區四十多年來的努力,無論是經濟或是政治所獲致的成果,都值得肯定,尤其是近年來各項改革的成就,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的開端。 總統說,我們在經濟上創造的奇蹟,政治上改革得到的進展,都是全體國人努力的結果,本人更是以此為傲,並認為目前中華民國在臺灣地區的生存與發展,不但代表全體中國人的希望,更可以說是中國未來發展的燈塔。

總統強調,中華民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發展的成果,除了政府的正確政策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全民的勤奮,而這麼多年來令人感到欣慰的就是「我們是經由改革,而不是革命,來使人民享有進步的社會和安定的生活」。

總統也不諱言的表示,從事改革難免會遭致不同意見的批判,但是,「我總認為,只要是對大多數人民有益的事,我都會堅持這項原則,努力以赴」。

總統並說,「我個人從政的理念就是以全民的福祉為先,對於不對的事,我會直言,不會有所掩飾,一切為民,一切為公,這就是我的堅持」。

隨後,總統再由吳伯雄秘書長與內政部長黃昆輝陪同,接見親職教育模範和輔導工作楷模;得獎的代表們有公司的總經理,有慈善功德會長、有土地代書、有老師、有生命線義工,也有在醫院服務的工友等。

總統在和大家晤談時,特別對大家為社會所奉獻的心力,表示推崇;總統說,大家平時默默的善行義舉,正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發展與穩定的最大力量。

總統認為,在社會朝向多元發展的今天,每個人的自由意志都能獲得充分的表達並受尊重,但是,社會所需要的,不只是會講大話的人,而是要像在座得獎的代表,踏實、謙虛、默默為社會奉獻心力的人,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總統也指出,為迷失的孩子們開啓心靈的天窗是非常重要的,但也非常不容易,因為這些孩子的心靈天窗若能獲得開?,猶如在黑暗中提供了一盞明燈,指引他們改過向善,得以重獲新生,而親職教育與輔導工作即是在從事這樣的工作,實深其意義。 總統一再肯定得獎人平時的所作所為,並推崇他們為腳踏實地的實踐家,是國人學習的典範。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