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捐贈「經營大台灣」版稅
中華民國84年01月14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親自參加他的著作─「經營大台灣」版稅捐贈典禮,並發表演說。

總統演說內容為:

經營大台灣是一項時代的志業,更是一項歷史的實踐。中華民國在台灣,近半個世紀以來,大家不分地域、不分族群,日以繼夜地在這裡奉獻心血,灌注汗水,把這塊土地經營成中國人前所未有的現代化文明社會,到處生機蓬勃,充滿活力。這就是一幅經營大台灣的壯盛圖像,也是中華民族發展二十一世紀新文明的原動力。

歷史是演進的,不是斷裂的。今年,是甲午戰爭的翌年,馬關條約簽訂,台灣被滿清割讓給日本的一百週年;也是中華民國歷經八年抗戰,光復台灣的五十週年。曲折的歷史命運,帶給了台灣艱苦的考驗,也蘊蓄了台灣光明的機運。台灣光復不久,大陸變色,來自各省的同胞,與台灣本地的同胞,共同匯聚在這塊土地上,生聚教訓,奮發求存,終於度過風雨飄搖的歲月,奠定經濟繁榮的堅實根基。近年來,政府更排除萬難,致力還政於民,落實了主權在民,建立了民主政治的嶄新境界。今天,我們回顧百年來的歷史軌跡,再瞻望當前台灣的壯大圖像,既充滿振奮之心,也油生惕勵之情。

大台灣的精實內涵與無窮生機

大台灣的圖像,蘊含著精實的內涵與無窮的生機。概括地說,就是近代中國的,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少先進志士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三民主義基本精神,在台灣體現時代新意的具體實踐。

以民生的建設來說,目前台灣的國民所得超過一萬美元,外匯存底將近美金一千億,已經躋身世界文明國家之列。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台灣社會這麼繁榮富裕,這樣生機蓬勃,老百姓普遍享有高度的生活水準。

以民權的落實來說,在過去十多年來,全世界有三十多個威權體制國家推動民主改革,但沒有一個國家像中華民國在台灣一樣,以和平的方式成功完成目標。今天台灣真正做到了主權在民,民眾擁有各種自由權和參政權,自由意志得到充分的發揮,人格尊嚴受到充分的尊重,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以民族的尊嚴來說,中華民國在台灣,以經濟的繁榮和活力,普受國際讚譽;這幾年來,更以政治民主化的改革和成就,備受國際推崇。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從十九世紀以來,從來沒有在各國人民的交往中,享有這樣的尊嚴,受到這樣的尊敬。遺憾的是,中共當局迄今仍未能真正體認民族大義,在正視兩岸分裂分治的現實基礎上,以新的思維和作法,共同面對國家統一的長程課題,導致民族共榮的理想未能早日實現。

傑出人才是最可貴的國家資源

台灣能有今天繁榮壯大的成就,是很多方面的條件共同促成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我們擁有廣大勤奮而正直的國民,和優秀而專業的人才資源。今後我們要進一步開拓局面,發展二十一世紀文明社會的建設,更要發揚廣大國民這種勤奮而正直的優秀品質,也要重視人才、獎掖人才,大量培養和延攬一批又一批具有世界觀、現代觀,而又有專業素養的傑出人才。人才,是整個社會、民族、國家最珍貴的資源。有了豐沛而優秀的人才資源,我們國家的事業就一定能夠成功,就一定有光明的前景。

本人對培養人才和延攬人才一向十分重視。兩個星期前在元旦講話中,也特別把「教育革新與人才培養」列為國家今後三大改造工程之一。而我國的傑出人才散佈海內外各地,本人有機會得知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主持的「傑出人才基金會」和「張昭鼎基金會」,宗旨之一便是在安排並協助海外有特殊成就的傑出人才回國服務,與大家同心經營大台灣。基金會計畫籌募十億元基金,每年預定協助安排一百位在專業範疇有卓越成就的傑出人才回台灣工作。李院長告訴我這個方案已經得到多位愛國愛鄉企業家的認同與支持,現在已經募集到四億元基金。為落實這項理想,李院長擬定了長遠規劃,並且訂定了具體的工作目標。一片熱誠,終於有了很好的開始。本人十分認同這項工作,很樂意將「經營大台灣」這本書的版稅收入全部捐給兩個基金會。金額雖少,但代表著對「號召人才,經營台灣」工作的支持。另外,本人很高興知道「經營大台灣」的出版人遠流王榮文發行人,也決定指出一百萬元基金共襄盛舉。希望社會各界有心人,一起來響應基金會的宗旨,集腋成裘踴躍捐輸,讓「號召人才,經營台灣」成為一項全民參與的全國性公益行動。

在海外有特殊成就的傑出人才,絕大多數都是在台灣接受大學以上的教育,證明國內的教育對培養傑出人才有相當的貢獻。今後,我們一方面要號召海外傑出人才回國工作,一起經營台灣;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國內的教育體系、教育內涵,如何能更有利於傑出人才的培育與發展。大家應該一起來關注教育的革新,希望教育是傑出人才變成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根留台灣──可以永續生活的故鄉

人才與環境是相吸相引,互為條件的。有了好的人才,可以建設好的環境;有了好的環境,也可以吸引好的人才。記得李院長前不久曾經提到,中央研究院所在地南港的生活圈,比較缺少好的書店、餐廳,交通情況也不是很理想。這就說明了我們需要提升生活環境品質來吸引優秀的人才,更需要優秀的人才來參與生活環境品質的提升。經營大台灣的志業是遠大的理想,但必須從這些具體的生活問題來用心落實。本人在這裡願意與大家為未來台灣的社會生活圖像,描繪一個基本輪廓。

一是經營一個民主而有效率的台灣。我們要健全民主制度,讓制度成為民意暢通、秩序井然、效率迅捷的系統化運作。要改革司法,讓司法真正體現社會公平正義,強化法治的威信與規範作用。要建立完善的文官制度,讓行政機能充分掌握專業素養與民意動向,建立廉能的公共服務品質。也就是,要使改革過程中出現的若干過渡性失序現象,儘快透過民主制度、司法功能與行政品質的重建,提振政府的服務效能,並整建社會的安康秩序。

二是經營一個產業發達、科技進步的台灣。我們要厚植知識密集產業的根基,使台灣成為科技創新與產業技術研展的重鎮。要建立亞太營運中心,使台灣成為亞太產業合作網絡的核心樞紐。要全方位開展對外經貿合作,使台灣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據點,發揮具有國際格局的功能與作用。也就是,要確保和充實台灣在國際上源源不絕的生機與活力。

三是經營一個有家園生活之樂的台灣。在進入二十一世紀時,希望台灣各地生活圈都能有均衡的發展,人們都能生活在兼具市鎮的便利與精緻,以及田園的青翠與生氣的生活圈之中。希望每一個社區,在社區圖書館中都藏有社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豐富書籍、影帶,以及鄉土的歷史資料。希望社區的中小學師生,都能涵育在社區圖書館學富的教育資源中,培養對自己家園的深刻認知與親近情感。希望我們的小孩都可以在社區共同生活圈中就學,不必越區就讀所謂「明星」學校,使小孩們的讀書成為充滿快樂與興奮的「發現之旅」,而不是壓力的沉重負擔。希望各地的社區共同生活圈,都是自足的文化空間,社區的書店、劇院與藝文中心,經常有大家衷心喜愛的藝文活動,培養社區居民對生活美感的自然追尋,講求精緻生活的高尚品味。

這樣一幅台灣未來社會生活的圖像,是以國人認同台灣、根留台灣為目的,也是以國人認同台灣、根留台灣為條件。今後,我們要積極透過各種方式,加強國人對鄉土的了解;因為對鄉土有知,才會對鄉土有情。更重要的,我們要疼惜並維護台灣的人文和自然資產,精心經營更好的生活環境,讓台灣這塊土地,成為這一代以及子孫萬代,可以永續生活的故鄉與家園。

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

幾百年來,台灣曾經先後遭受東西洋帝國的殖民統治,也曾經遭受祖國大陸的無情遺棄。在台灣的中國人,始終被歷史的命運所擺佈,始終沒有機會和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長期以來潛藏著一股深沉的悲情意識。光復後的半個世紀以來,這塊土地上匯聚著來自大陸各地、海外以及本土的眾多菁英人才,歷經共同生活與共同命運的融合,已經逐漸蘊育一種嶄新的文化生機;加上台灣地理位置的特點,更成為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交匯貫通的樞紐。在多元文化長期而充分的輻輳整合下,使台灣在整個中國文明的總體發展趨勢中,躍居為最先進的新生力量,成為中國文化的「新中原」。今天,正是我們走出歷史悲情,攜手同心,徹底融合族群,凝聚全民共識,為「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而開啟新機運的空前良機。

現在距離二十一世紀,不過五年的時間。經營大台灣是我們邁向新世紀的總體課題,不但對台灣兩千一百萬人的生活福祉有切實的具體意義,對整個中國大陸的文明更新也有前瞻的導向作用,我們的使命是多麼地重大而光榮!我們應當發出宏願,把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經營成更大的格局、更高的境界:

──兩千一百萬同胞都能融入祥和樂利的社區共同生活圈中,同時也能發揮深受海洋文明薰陶的四海一家胸襟,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對全人類的和平、繁榮與發展,發揮重大的貢獻。 ──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不只是一個資金雄厚、經貿發達的國家,更是一個生活品質優良、人民守法有禮、環境清新自然,充滿著朝氣、和諧與高尚文化的現代化文明社會,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與尊重。

──進一步確立台灣作為中國文化「新中原」的優勢地位,進而透過兩岸和平的交流與互惠,增進雙方人民的了解與友愛,對中國大陸正面臨的文明更新困境,注入新的激素與活力,重建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化的新內涵。

「經營大台灣」這本書,只是個人過去十八年來工作的摘要紀錄,很多方面雖然有些成果,而更多的工作尚待大家一起來努力。今天也講了不少的希望與理想,是書中沒有充分表達的,現在補充說出來,也可以說是與大家一起編織遠景,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經營大台灣,迎向新世紀、新希望!目標遠大,前景光明,讓我們大家一起跨步前進!謝謝大家!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