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青商南區會幹部
中華民國84年09月05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接見國際青商會幹部時表示,幾年來,他背負國人重託,對憲政改革的推動,付出前所未有的心力,在全國同胞的鼎力支持下,終於看到今天的開花結果,內心委實感到十分慰藉,但也從中得到一些感想。

總統表示,第一個感想是,「人民的聲音是完成憲政改革的最大推力」;第二個感想是,「從事政治就難免受人誤解」;第三個感想則是,「從事政治要有歷史眼光」。

總統下午在總統府,以茶會款待國際青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南區分會長張清泉等六十多位。總統府參軍長陳廷寵、副秘書長戴瑞明在場作陪。

總統除了和大家親切握手致意,並致詞表示,談到政治改革,我們不禁要對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的高瞻遠矚,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他深深了解,不因應時代潮流、民心歸向,無以抒展社會澎湃的活力,促進國家更大的發展。因而毅然決然宣布解除黨禁、報禁,以及影響廣泛的戒嚴。我們的政治改革,由於經國先生的開明做法,有了好的開始。

總統談話內容為:

台灣光復已經五十年,這半個世紀來,住在台、彭、金、馬的中國人,可以說非常的幸運,不但免於如大陸同胞一樣受到共產黨極權統治,而且過著最民主、富裕的現代化生活。帶來今天中華民國蓬勃發展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先後完成了經濟建設和政治改革。

談到政治改革,我們不禁要對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的高瞻遠矚,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他深深了解,不因應時代潮流、民心歸向,無以抒展社會澎湃的活力,促進國家更大的發展。因而毅然決然宣布解除黨禁、報禁,以及影響廣泛的戒嚴。我們的政治改革,由於經國先生的開明做法,有了好的開始。

民國七十七年,經國先生不幸逝世,登輝繼承經國先生遺志,進行最艱難的憲法修訂工作。首先召開國是會議,確定憲政改革方向;再而召開國民大會、修改憲法增修條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臨時條款、解決國會改選問題、確立地方自治和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法源。到此,憲政改革即告圓滿完成。省、市長選舉已於去年辦理竣事,明年三月將辦理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副總統人民直接選舉。從此中華民國上自總統,下至村里長等各級行政首長,以及各級民意代表,都將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中華民國就可實現「主權在民」的開國理想了。

此一開創中國歷史新頁的成就,具有多方面的時代意義。

就中國歷史而言:從民所欲的民本思想,早已出現在我國四千年前大禹時代的文獻中。此一寶貴的主張,後來雖然也有一些大思想家極力鼓吹,可惜因為封建思想的逐漸形成,使這些進步的理念未能成為事實。四千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把祖先偉大的「民主」理想實現了。

就中華民國建國理想而言: 國父八十四年前奔走革命,所揭櫫的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主權在民」主張。民國成立的最初三十多年間,政局動盪不安,雖有民國之名,卻無民國之實。政府遷台之後,又忙於對付中共的威脅,一直到最近幾年,社會基礎逐漸穩固,才有機會還政於民。今天憲政改革的完成,就是實現 國父的建國理想,也是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的體現。

就台、澎、金、馬同胞而言:我們經濟建設的豐碩成果,使國人過著不虞匱乏的生活。今天政治民主化的完成,個人自由意志獲得充分尊重,國人將過著比從前更有尊嚴、更有意義的生活。歷史上最有價值的中國人,就是今天生活在台、澎、金、馬的兩千一百萬同胞。

就中國未來和平統一而言:中國統一最大的障礙,在於中共政權的專制統治,不符合兩岸中國人的希望,所以我們提出自由、民主、均富的統一主張。今天我們實施民主政治的成功典範,不但是中共改革的借鏡,更是中國未來和平統一的康莊大道。
幾年來,登輝背負國人重託,對黨政改革的推動,付出前所未有的心力,在全國同胞的鼎力支持下,終於看到今天的開花結果,內心委實感到十分慰藉,但也從中得到一個感想。

第一個感想是,人民的聲音是完成憲政改革的最大推力。回顧從解除戒嚴、召開國是會議、修改憲法,到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等等,無一不是廣大民意的強烈表達。今年六月,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講,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為題,就是登輝內心的真實感受。

第二個感想是,從事政治就難免受人誤解。我們知道「現實」和「認知」有時是有差距的。「認知」有「正確的認知」和「錯誤的認知」。要影響別人的「認知」,從政者對放出的訊號、時機和象徵意義等,都必須非常注意。雖然如此,接收者能否得到「正確的認知」,還要看「接收者」的心理狀況。有時你送出去的訊號到了接收者那邊,會因為他的心理狀況,把你的訊號詮釋錯誤,這時就產生了誤解。這使登輝想起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先生的小說「草叢中」及其電影「羅生門」,在這本小說中一個「現實」卻有多種講法。對登輝而言,個人從政的「現實」只有一個──大公無私。此一心志,堅硬如石,絕不改變。但許多人卻有不同的詮釋,這是從事實際政治無可奈何之處。

第三個感想則是,從事政治要有歷史眼光。政策有更張之處,民意也有起伏之時。從事政治的人,如果每天就為這些更張或起伏而憂喜不定,就很難掌握方向。我國宋朝的大政治家范仲淹就認為,從政者應「不為物喜,不以己悲」,登輝非常同感。我們只要以歷史眼光,看看過去十來年中華民國的發展,雖有更張起伏,但我們不還是繼續發展、不斷進步!中國的大詩人李白說「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時代進步的潮流是擋不住的!我們從政者必須要有這種歷史眼光。

在座的各位,都是青商會的有力幹部,也是社會的重要菁英,對國家的未來發展,一向非常關心。登輝不久前提出開展國家未來新格局的「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構想,希望各位秉持平常愛鄉愛國的熱忱,帶動貴會全體朋友一起為新構想的實現,全力奮鬥。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