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6月04日
總統參加宜蘭縣「礁溪二龍競渡」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前往宜蘭縣礁溪鄉,參加「礁溪二龍競渡」,也是活動舉辦兩百零五年以來第一位蒞臨參加的國家元首,總統和劉守成縣長ㄧ起為龍船開光點睛,並應邀致詞,隨後,則轉往蘇澳參加「黑鮪魚破冰活動」。在破冰活動時,總統表示,黑鮪魚不僅是屏東名產,宜蘭蘇澳的黑鮪魚也是非常優質。總統說,黑鮪魚肉質鮮美,油脂豐厚,富含BHA、蛋白質、鐵、鉀等,又是低膽固醇,不僅能美容、防老化,也可以防止心肌梗塞,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宜蘭蘇澳的黑鮪魚。
  總統在礁溪「二龍競渡」活動中致詞內容為:
  再ㄧ次來到二龍村並和大家參加「礁溪二龍競渡活動」,心裡覺得非常高興,因為「二龍競渡」已經有兩百零五年歷史,是一個相當具有歷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動,為什麼這麼說呢?相傳二龍村的賽龍船主要並非紀念屈原,而是源自平埔族噶瑪蘭人的河神祭,與台灣其他各地龍舟比賽都不一樣。每年「淇武蘭」、「洲仔尾」兩個聚落的村民相約賽龍舟,請來兩岸的觀眾當裁判,不求輸贏,一代傳一代,是宜蘭縣,也是台灣地方文化上的寶貴資產,也連續三年榮獲交通部觀光局評選為全國四個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端午民俗龍舟賽之一。
  二龍競渡比賽方式非常特殊,只敲鑼、不打鼓,以站立姿勢划船,不設裁判,輸贏全憑觀眾和隊員自行認定,「淇武蘭」、「洲仔尾」二庄頭常常拼龍舟拼到「變臉」,往往是來回賽了十趟、八趟還分不出勝負,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勝利者,不拼到天黑絕不罷休。在阿扁看來,這是場「君子之爭」,也是絕佳的運動風範,更重要的是,有了大家「輸人不輸陣」的加油吶喊,這場民俗文化的盛宴會越來越有看頭、越來越熱鬧。
  我們常常說要保存鄉土文化,要透過每一個地方不同節慶活動來強調「在地精神」,阿扁認為,透過一年一度的二龍競渡活動,就是最好的體現方式。二龍河的「扒龍船」(台語)獨一無二,對築水而居的噶瑪蘭人來說,是充滿對先祖的懷念與對自然的敬畏;我們後代子孫藉著每年一度的競渡活動,發揚在地的人文傳統與特色,真正將文化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傳承的最好表現。
  阿扁聽人家說,端午節划龍舟是「條條好漢會龍船」,阿扁再加個下聯送給各位鄉親,那就是「條條好漢會龍船,二龍競渡真正讚!」祝大家有個愉快的端午節!吃完了粽子,別忘了到礁溪二龍河邊「歡喜來逗陣」(台語)!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