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0年09月21日
總統前往南投視察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交通部次長賀陳旦、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林陵三、九二一重建委員會二位副執行長郭清江及吳聰能的陪同下,前往南投縣信義鄉聽取交通部有關信義鄉道路橋樑修復計畫簡報,並實地視察愛國橋施工情形;隨後,總統並轉往水里鄉上安村及郡坑村關心災後重建狀況。
總統在聽取簡報及實地視察後指出,對於災害防治及重建工作,無論政府或民眾都應該要有正確的觀念:首先是「防重於治」的觀念,亦即災害的預先防範,重於事後的救災,才能避免生命及財產的損失;其次,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遭遇問題應該儘速協調解決;總統並以水里鄉上安村三部溪的整治為例說,有關整治的規劃及經費可由中央統籌,但是用地取得及河川疏濬則應由居民及地方政府共同配合,因為重建工作不只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地方政府及民眾更應積極主動提供協助。
對於桃芝颱風造成水里鄉郡坑村土石崩落嚴重阻礙道路及溪流的情形,總統也表示,雖然自己的土地及房屋遭到土石壓毀,但是為了清除阻礙道路及溪流的大量土石,仍必須做些許的配合,提供必要的土地,協助政府清除土石,如果再爭執不休,最後可能任何事都無法保全和完成。
下午,總統接著轉往南投縣中寮鄉龍安村瞭解龍安社區重建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情形,並聽取農委會及九二一重建委員會有關「農村聚落重建計畫」及「社區總體營造」簡報。
總統在聽取簡報後,對於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也提出他的觀點及想法與政府同仁及國人互勉,他說,社區營造的根本意涵,就是他一直所倡導的「台灣精神」|從下而上、從無到有、從有限、惡劣的環境中,開創無限最大可能的價值觀,社區營造就是希望藉由社區民眾的共同參與,來落實重建工作,以減少災害的損失。
總統同時指出,他深刻感受到民眾的需求殷切,政府要做的事很多,但是政府從事各項建設及重建工作時,也需要民眾的配合,從災後重建、社區重建、到社區總體營造,都需要政府、民間、企業及公益團體形成良好的伙伴關係,中寮鄉龍安社區,就是社區總體營造和重建的最好示範,值得肯定及鼓勵。
總統也進一步表示,民眾希望政府整治溪流、清運土石,但是所需的用地又要求政府補償徵收,如果處處計較,則溪流永遠也無法整治,土石仍然留在原地,重建工作就不可能有完成的一天。總統並再度強調,大家要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有「大我」的完成,才會有「小我」的存在,而犧牲「小我」,最後得到真正保障的還是「小我」,因此,大家應該秉持社區營造的精神,共同攜手做好重建的工作。
總統也重申,「防災、減災」觀念的重要,總統並以犯罪偵防為例說,犯罪偵防的上上策是預防犯罪,「防」比「偵」重要是犯罪防治的根本理念,就如同等到火災發生後,才來滅火就已經為時已晚。總統也再度強調,災害防救的重點不在於「救」,而在於「防」,「防災」比「救災」重要,總統呼籲國人應該要重視及加強「防災」的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心存僥倖。
對於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總統也認為,仍有改善及進步的空間,因為「地方的小事就是國家的大事」,尤其上午他實際勘察桃芝颱風所造成的大量土石災害,仍留在現場還未清運,必須要儘速進行清除,否則第二次的災害隨時可能發生。
總統最後並籲請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公務人員,對於防災的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心存僥倖,而災後重建更需要大家全力以赴,公務員尤其要有「時間」及「效率」的觀念,「對於重建要提前完成、對於防災要提前準備」,才能減少不必要的生命及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