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10月19日
副總統參加「生物科技及醫療的未來願景研討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表示,北京當局主辦今年的亞太經合會,拒絕陳總統參加,也不讓陳總統指派的李元簇資政參加,甚至未依慣例,派人遞送邀請函給陳總統,對待台灣的代表團及記者也粗暴、無禮,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情感,這種「霸權主義」的心態和行為,令人深感遺憾。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及世界市場研究中心昨日所發表的報告,台灣經濟競爭力及電子化政府等各項評比都名列前茅,表現遠比中國大陸優異,而卻無法加入聯合國,甚至在亞太經合會中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對待,希望各國在反「恐怖主義」的同時,也要反對「霸權主義」。
  副總統也指出,沒有國家,企業就沒有前途,台灣優勢的發展潛力深受國際肯定,國內企業界應該更加珍愛台灣。
  副總統是上午參加在圓山飯店舉行的「生物科技及醫療的未來願景研討會」時,作了以表示。
  副總統致詞時,也以「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身分,說明政府積極推動生物科技發展的策略。副總統表示,與光電、資訊等產業相較,台灣生物科技發展仍有待加強。一九九八年台灣生物科技產值為新台幣一百七十二億,二○○○年增為二百億,佔世界的百分之三,我們希望在二○○五年時,能達到九百億,並佔世界的百分之六。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為達到此一目標,政府已將生物科技列為三大指標性的科技之一,每年將撥一百億台幣,用於生物科技的研發,今後五年輔導五百家生物科技公司有效營運,目前台灣已有南港軟體園區、花蓮東華大學、竹北生物醫學科學園區等,全力投入生物科技的研發,而最近規劃的台中、雲林科學園區,生物科技產業也是重點之一。
  副總統指出,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必須具備人才、設備、資金、創業精神等條件,台灣人才缺乏,法令過時,智慧財產權、專利權的保護也有待加強,這些都台灣不足的地方,不過,台灣優勢的科技基礎,在中藥的研發上潛力無窮,未來應可成為亞洲生物科技的門戶。
  副總統也預祝今天的研討會圓滿成功,同時希望應邀來台與會的一九九八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慕勒博士能為台灣指引出生化科技發展的方向。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