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0年10月24日
總統參加高雄捷運開工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高雄捷運開工典禮,及在「捷運紅」酒罈上簽名留念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高雄捷運的開工,阿扁能夠恭逢其盛,深感榮幸。秋天的早晨,和各位在海洋首都,面對即將開動的重大工程,也代表了高雄的「高躍‧雄飛」、蓄勢待發。個人也要對謝長廷市長的決心和努力;以及高雄市議會黃啟川議長與所有的市議員的充分配合與支持,表達高度的敬意和肯定。
  從十九世紀末的正式開港,「打狗」自此開啟了國際貿易的領域。早期,這是台灣第一個裝設電報線路的地方,現在,這是台灣最重要的兩大國際港口之一,也是東亞第二大商港、全球第三大貨櫃港,同時所帶動的產業發達、人口增加,行政地位越形重要。而高雄港致力轉型為觀光發展的企圖,更是希望讓貨物與美景,都能夠利用這個港口向世界吞吐。
  為了能夠扮演在台灣、在國際間的重要角色,高雄開始有所自我期許與準備,例如今天所要開工啟動的捷運系統,而政府也前所未有的予以大力支持。因為,捷運建設是一個現代化都市的交通命脈,從台灣唯一具有捷運的都市、台北市的經驗來看,我們很明顯的知道,捷運的快速與便利,會影響到心理與時間,進而改變了都市的版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這是為了服務最密集的都市地區生活的活動,加上它的投資大、工期長,因此,必須要務實的考慮到使用者的需求,規模未必龐大,而在於切中使用的需要,而維持運輸的穩定與安全,更是不可輕忽的目標要求。
  也正由於這樣的性質,交通建設更必然要和「開發」的概念相結合,尤其是仰仗、利用民間的活力。目前以獎勵民間投資、推動公共建設已然是世界潮流,在國內也有相關的法律與實例。高雄的捷運最令我們感到驕傲與特別之處,就是以民間參與的方式進行,遴選最優秀、也就是由中鋼以及國內各大公司合組而成的高雄捷運公司團隊,以國人的經驗來承建、營運。這是應該也必然要嘗試的方向,政府放寬條件、甚至拿出資本與民間合作,釋放出開發機會,為的是借重民間的企業精神,在這點上,高雄走出了一條路,走出一條生路和活路。
  因此,高雄的捷運,從過程上的官民合作、及結果上的交通便利來說,都是相當令人期待的。在此,要懇請大家相互配合,施工期間的不便,請工程單位及早因應、高雄鄉親多多包涵,並且也要特別注意勞工安全,讓我們一起得到合作的經驗、得到美麗的城市。高雄的秋天總是日陽高照,但是也是最早感受到春天的來臨,許久以前,詩人余光中為高雄寫下這種足以自豪的地理特色,說:「讓春天從高雄登陸」、「讓春天從高雄出發」,而且是「讓木棉花的火把 用越野賽跑的速度 一路向北方傳達。」阿扁忍不住想,有了捷運,木棉花的傳遞,是不是比越野賽跑,更快了吧。
  再一次的,恭喜高雄,謝謝各位!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