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10月05日
總統敦請宋楚瑜擔任2016年APEC經濟領袖會議我方領袖代表
總統敦請宋楚瑜先生擔任2016年「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AELM)我方領袖代表

2016年「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11月將在秘魯利馬(Lima)舉行,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蔡英文總統決定敦請宋楚瑜先生擔任我方領袖代表。

宋主席學養經歷俱豐,曾擔任新聞局長及臺灣省長,瞭解國內政經情勢,嫻熟國際事務,在推動區域發展建設上績效卓著。蔡總統認為,以宋先生的豐富學養、經驗與人脈,必能精準向國際社會傳達我國全方位發展現況,實質增進我國在APEC的影響力以及與各會員互動,因此敦請宋主席擔任我方領袖代表,宋主席將偕女兒宋鎮邁共同出席APEC會議。

我國完全認同秘魯為本年APEC設定的主題─「優質成長與人力發展」,並支持「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及優質成長」、「強化區域糧食市場」、「邁向亞太區域微中小企業現代化」及「發展人力資本」四項議題。我國在APEC架構下,歷年來與各會員在糧食安全、中小企業及人力資源等方面有極為密切之合作。

我國自1991年加入APEC成為會員以來,長期支持APEC各項倡議及計畫,例如本年8月25日捐贈 50萬美元至APEC支援基金(ASF),APEC秘書處發布新聞稿感謝我國對該組織之支持及相關貢獻。我國將持續秉持積極參與的精神,深化與APEC會員之合作及交流,在區域經貿發展上扮演創新者、分享者及服務者的角色。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4日
總統接見北科大3系所友會 強調政府稅收應持續投資經濟、強化國防力量及社會投資 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生活
賴清德總統今(14)日上午接見「社團法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及資訊與財金管理系等3系所友會」,肯定北科大校友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對臺灣經濟發展的貢獻。並指出,臺灣經濟有所發展、稅收增加,政府將稅收運用在持續投資經濟、強化國防力量及社會投資三大面向,期盼透過教育栽培人才、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改善人民生活,讓國家變得更好。 總統致詞時表示,看到大家備感親切,他很榮幸3年前在北科大111周年校慶時,獲頒北科大「榮譽校友」,對於能和大家成為校友,他也感到相當光榮。 總統指出,北科大創校114年來,不僅是臺灣開辦最早的工業學府,發展歷程更深深影響臺灣的技專教育制度,對臺灣的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具有巨大貢獻。目前臺灣上市櫃公司有許多負責人都來自北科大,特別是臺灣在國際上引以為傲的科技產業,很多都是北科大校友努力打下的基礎,北科大對臺灣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貢獻。 總統說,今天來自三系所友會的校友,除了在企業經營、數位轉型、科技應用及金融管理等領域持續推動創新,更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展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提升臺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大家都是臺灣產業能夠穩健向前行的重要推手,他要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指出,這些年來臺灣走過疫情挑戰,經濟表現成績亮眼,而國際趨勢瞬息萬變,面對貿易戰、關稅戰等經濟風險,我們要步步為營,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並順勢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因此,對於美國政府公布新的關稅政策,政府很早就開始準備,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也率領團隊,公布了9大面向、20項措施,預計投入880億元經費,針對各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總統說,臺灣已與美國展開談判,第一階段的談判過程順利,我們會持續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以及保障產業發展的目標下,與美國進行談判工作。他也希望利用此次挑戰,化為臺灣的機會,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總統提到,他在去年520上任後,定位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為了讓企業立足臺灣,政府積極改善臺灣投資環境,並鬆綁法律、減稅,解決改善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等問題,以及延長歡迎臺商回臺投資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等「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並推出投資抵減等措施,就是要讓企業在臺灣這塊土地深根茁壯。 總統表示,為了協助臺灣企業布局全球,政府積極與友盟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協助企業界到友盟國家布局。此外,也積極與友盟國家洽簽雙邊經貿備忘錄或協定,像是與美國洽簽「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分別與加拿大、澳洲、英國簽訂相關經貿合作倡議,就是希望臺灣可以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透過多邊解決貿易障礙問題,讓臺灣產品行銷全世界。 談及臺灣經濟成長,總統感謝產業界這幾年來共同打拚;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達4.59%,是亞洲四小龍第一,贏過日本、美國及歐盟主要國家,也高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蔡前總統剛上任時,股市是8千多點,卸任時2萬多點,上漲超過150%。此外,近期也有許多國內外藝人在臺舉辦演唱會,代表臺灣經濟在各行各業努力下有所成長,並反映在各種面向上。 總統指出,經濟發展,稅收得以增加,政府將稅收用在幾個方向。第一,持續投資經濟,我們不僅持續改善臺灣投資環境、強化科技產業,也特別幫助中小微型企業。行政院提出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等三對策,並提出普惠貸款、租稅優惠及信保機制等三項配套措施,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持續發展。 總統接著說,第二,強化國防力量。因為地緣政治變化,我們要靠實力獲得和平,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透過強化國防力量的過程,發展國防工業,與友盟國家合作,讓臺灣智慧機械或相關產業得以升級轉型。 總統也提到,第三,強化社會投資。政府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0到6歲的小孩自己帶,政府每個月給予育兒津貼,第一胎5,000元、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7,000元。0-2歲幼兒托育補助,送托公共化托育機構每月補助第一胎7,000元、第二胎8,000元、第三胎9,000元;送托準公共服務者每月補助第一胎1萬3,000元、第二胎1萬4,000元、第三胎1萬5,000元。2-6歲幼兒就學補助,就讀公立、非營利及準公共幼兒園者,第一胎家長每月繳費分別為1,000元、2,000元、3,000元,第2胎、第3胎以上再優惠,政府共編列超過1,200億元經費,就是希望可以減輕年輕夫婦的負擔。 總統表示,政府也擴大高中職免學費範圍、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的差距,並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提供每年1.5-2萬元的補助。他認為,教育非常重要,政府透過教育栽培人才,個人透過教育取得專業知識、改善生活,使國家變得更好,當經濟變好,國人稅收增加,國家在遇到疫情、地震等重大事件時,中央才有能力應變;或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時,政府也才有辦法照顧受到影響的中小企業,並能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強化國防,確保國家安全。 訪賓一行由經濟部次長江文若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1日
總統與機械器具業者座談傾聽心聲 期盼共同團結合作化危機為轉機
賴清德總統今(11)日上午前往臺中與機械器具業者座談,說明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所提出的「五大因應策略」及「產業支持計畫」,並傾聽產業界的意見與心聲,希望讓政策更符合業界需求,以及未來臺灣產業發展需要,並期盼與產業界團結合作,將危機轉化爲機會,讓臺灣產業繼續進步,國家繼續向前行。 總統致詞時表示,川普總統當選後,即多次提出要對全世界每一個國家課徵對等關稅,總統府、行政院及所有政府團隊都有密切關注情勢變化,並做好各種情形的準備。因此,當川普總統在臺灣時間4月3日凌晨發布對等關稅政策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4日下午即率領行政團隊向國人說明產業支持計畫,提出「9大面向、20項措施、總經費880億元」,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對川普總統關稅所提出的產業支持計畫。 面對美國提出的「對等關稅」問題,總統指出,他在4月5日及6日下午,分別在總統官邸與ICT產業及中小型企業代表進行座談。感謝各界理事長撥冗出席並提出寶貴意見,他也在兩次座談會後,以錄影方式針對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包括對美談判策略,希望臺灣比照《美墨加協定》(USMCA)的方式與美國談判,並從零關稅開始談起,期盼藉此機會加強臺美多年來的經貿合作關係。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們也要對美進行採購,包括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以及工業、農業產品等,如果沒有平時的盤點與討論,行政院不可能在4月3日川普總統公布後,馬上就在4日下午提出對策。此外,他也相信臺中的機械器具產業,絕對有實力協助美國再工業化,臺灣有其重要性,希望在擴大對外投資時,也能強化臺灣的經濟及產業實力。 總統指出,美國長期關切許多國家出現洗產地的情況,我們也要藉此機會好好面對。政府與美國談判的策略和方向,就是從雙方貿易協定開始談起,並借助採購、投資、降低非關稅貿易障礙、解決洗產地等問題,盡力降低臺灣的對等關稅,相信產業都願意與政府共同合作。 總統說,政府第一時間就將臺灣的對策與計畫遞送至美國政府,並得到正面回應。美國政府已將包含臺灣在內75個國家的對等關稅先降至10%,臺灣也在美國政府第一批談判名單內。政府會做好準備與美國談判,確保國家利益、保護產業未來發展。 總統強調,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臺灣一定要繼續發展,經濟一定要繼續轉型、進步,這就是臺灣精神。臺灣不是沒有遭遇過難關,我們遇過2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危機,也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臺灣,但我們不僅度過難關,還讓產業體質進一步提升。在蔡前總統領導下,大家團結合作,讓臺灣經濟成長率達3%以上。因此,面對此次美國關稅,我們一定要嚴肅因應,他也希望大家團結,朝野能給予支持,相信定能度過難關。 談及日前提出的「五大因應策略」,總統說,未來全民智慧化時代來臨,臺灣經濟一定要升級,善用人工智慧,讓各行各業升級轉型、更具競爭力。另外,他在去年520就職演說時提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策略,也要利用此機會調整為「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將國家經濟發展策略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 總統接著說,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提出的產業支持計畫,或是他向國人報告的「五大因應策略」,一定都有不足之處。因此,他與行政團隊將進行產業座談,昨日卓院長赴桃園,今日他來臺中與業界座談,聆聽大家寶貴的意見與心聲,希望讓政策更符合業界需求,並且更符合未來臺灣產業發展的需要。 最後,總統感謝機械器具業者出席今日座談會,提供政府寶貴建言,共同因應此次美國關稅,希望讓危機轉化為機會,讓臺灣產業繼續進步,國家繼續向前行。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及經濟部長郭智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0日
賴清德總統於「彭博社」撰文闡明臺灣回應對等關稅政策的核心原則 強調臺美共享經濟與安全利益將克服國際經貿環境的動盪變局
賴清德總統以「深化臺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為題的投書,本(10)日刊登於「彭博社」,向全球讀者闡明臺灣對於臺美貿易之戰略思考,以及未來將透過對話努力排除雙方貿易障礙、增加臺美投資,並將關稅化解為零。 賴總統表示,臺美夥伴關係建立在對自由與民主的堅定信念,雙方歷年來並肩抵禦共產主義的擴張。此外,臺美是緊密經貿夥伴,除了台積電最近宣布在美國的高投資,臺灣也將努力強化在製造業及創新領域的雙邊合作。臺灣是貿易大國,長期目標將與各國建立公平及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因此,我國將持續鼓勵臺灣企業擴大美國等全球布局,也會致力深化臺美兩國之間的商業合作。 賴總統進一步表示,將以此精神回應美國川普總統的對等關稅政策,包括以降低臺美間所有關稅為共同目標,尋求重啟貿易談判;擴大對美在能源、農業、工業及軍售方面的採購;增加雙方投資量能;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鄭重回應美方對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商品違規轉運問題。 賴總統強調,這些行動形塑臺灣在變動的經貿局勢下前進的基礎路徑圖,將臺美經濟關係的挑戰轉化為經濟動能、韌性與策略調整的新機會。全球不確定性因中國的強勢擴張而日益升高,更緊密的貿易關係不僅有助健全經濟,更是區域安全的重要支柱。 賴總統表示,上述戰略奠基於對臺美長久友誼的承諾,對公平互惠貿易利益的堅實信念,以及對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堅定貢獻。未來有信心,臺美共享的經濟與安全利益,不僅能克服國際經貿環境的動盪變局,更將定義未來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彭博社」是美國知名財經新聞媒體,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事務暨經濟金融政策期刊之一,針對全球重要商業、財經事件提供重要且深入的觀點分析及報導,影響力遍及各國政府、全世界企業與市場決策圈,長年以來被視為財經與商業報導的權威媒體,亦為全球國際與金融關係相關領域人士重要資訊來源,影響力廣泛深遠。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1日
總統接見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訪團 提臺灣投資環境深獲國際信任 盼臺商回鄉投資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接見「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時表示,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創近3年新高,在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連3年全球第4,證明臺灣投資環境深獲國際信任。並指出,政府將打造更優質、穩定的投資環境,邀請臺商好朋友回到故鄉、投資臺灣,讓產業不只能立足臺灣,更要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一起為臺灣、為全球經濟開創豐碩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在總統府見到臺商好朋友,除了歡迎大家從亞洲各地回國訪問,也期待能了解大家在僑居國的情況,彼此互相交流。 總統指出,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成立已有32年,會員遍布20個國家和地區,一直是政府和臺商之間的重要橋梁。亞總不僅凝聚亞洲臺商力量,更協助政府推動外交經貿合作,深化臺灣和亞洲各國經貿連結。他要感謝林凱民總會長上任後積極響應政府「榮邦計畫」,籌組帛琉投資考察團,也持續出版「亞總經貿投資特刊」,提供臺商朋友寶貴的市場資訊,協助臺灣產業展開全球布局。 總統也感謝臺商朋友在海外努力耕耘,展現臺灣經貿實力。並提到,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創下近3年來新高,來到4.59%,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也超過日本、美國及歐盟主要國家。另外,根據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報告,臺灣在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連續3年維持全球第4,這證明臺灣投資環境深獲國際信任。 總統認為,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以及紅色供應鏈低價傾銷等挑戰,我們更需要厚植國力、強化產業韌性,積極協助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導入科技應用,落實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提升臺灣整體競爭力。除了他在行政院長任內規劃的「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確定將延長到2027年;今年開始也啟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要為國家建設及產業發展注入更多能量。 總統指出,同時,政府提出「六大區域旗艦計畫」,希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並強化交通、醫療、文化等基礎建設,達成「均衡臺灣」目標。另外,政府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更要培育人工智慧、數位等領域人才,且新增外國專業人才和技術人力,因應國家發展人才需求。 總統期盼,透過這些做法,打造更優質、穩定的投資環境。他也誠摯邀請臺商好朋友回到故鄉、投資臺灣,讓產業不只能立足臺灣,更要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一起為臺灣、為全球經濟開創豐碩成果。 訪賓一行由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林凱民率領,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31日
總統肯定國際傑出發明家獎得獎人 盼將創意轉為創業 打造護國群山
賴清德總統今(31)日上午接見「2024第二十屆國際傑出發明家獎」得獎人,肯定得獎人發揮創新研發精神,為國家及人類福祉做出貢獻。並表示,未來政府對科技研發的經費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期許大家將創意轉為創業,共同打造「護國群山」,促進臺灣產業、科技多元發展,讓臺灣經濟欣欣向榮。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大家獲得「國際傑出發明家獎」。並表示,很榮幸今天能與大家見面,因為大家的發明,不只增進人類的福祉,而且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繁榮,他要代表政府致上最高的敬意。 總統說,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就是在形容大家所做的努力。 總統提到,本屆得獎者中,不但涵蓋各年齡層、各專業領域,而且有許多年輕新秀,表現非常亮眼。年紀最小的得獎人是三位國小六年級生,來自臺南慈濟中學國民小學部的林彥喆、蔡宥昕及陳韋竣同學。他們的發明不僅具有減碳和減少廢棄物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紅心芭樂的產量與甜度,讓人相當驚豔。 總統也感謝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特別是吳國俊理事長多年來投注許多心力於臺灣創新發明領域。學會以扶植、培育臺灣傑出的發明家為己任,進行扎根教育,除了每年舉辦「國際傑出發明家獎」,也積極率隊參與國際賽事,讓發明人有表現的舞台,讓臺灣在世界發光發熱。 總統指出,要將腦中的創意發想,轉換為實際有效的解決方案,需要克服重重的關卡,才會有豐碩的成果。其中一個關卡就是經費的支持。根據國科會去年底發布的「2023年全國科技動態調查」,在政府與企業積極投入下,全國研發經費逐年成長,2023年達到9,373億元,占GDP比率為3.98%,創下歷史新高。 總統進一步指出,因為大家的努力,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2024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臺灣在67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8,在人口超過兩千萬人的經濟體中,則連續4年蟬聯世界第1。除了再次感謝大家的努力,讓臺灣的研發能力與創新成果,受到國際的肯定,他也要告訴大家,未來政府對科技研發的經費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總統說,特別是面對人工智慧快速崛起,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地緣政治變動等挑戰,我們要打造「護國群山」,促進臺灣產業、科技多元發展,才能持續保持臺灣在全球科技及產業鏈的關鍵地位,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傑出發明家持續不斷地努力,絕對不可或缺。 總統表示,所有得獎人可說是任重道遠,期許大家持續深耕研究、精益求精,將創新發明的精神,不斷傳承下去,並能將創意轉為創業,讓臺灣的經濟欣欣向榮,政府也會做大家的後盾,一起為國家、為人類的福祉,做出更多貢獻。 訪賓一行由經濟部次長江文若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5日
總統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發表談話
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賴清德總統今(5)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以及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所造成。並表示,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很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鎖定在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事實上,中央銀行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總統強調,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的三大原則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期盼國人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所有關心臺灣經濟發展的朋友,大家晚安。從上週到今天,許多人關心臺灣匯率市場的變動,和新臺幣升值的情形,我有五點要向大家報告說明。 首先是,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所造成。而形成市場預期心理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去年臺灣整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達4.59%,創下三年來最佳的表現,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概估將達到5.37%。 即便面臨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的新政策衝擊,但從「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川普關稅政策後,所修正的各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來看,在亞洲四小龍裡,香港、韓國、新加坡都是下修,只有臺灣是從2.7%上修到2.9%,甚至比日本的0.6%還要好。 臺灣經濟表現良好是全體臺灣人民的努力打拚的扎實基礎,這也顯示,雖然臺灣不同產業間競爭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臺灣的經濟體質仍然強韌良好,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對臺灣有信心。 第二,新臺幣匯率升值的第二個原因,是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從4月2號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提出後,全球股市都產生劇烈影響,臺灣也不例外。臺股曾經一度跌到1萬8千點以下,但也漸漸從谷底回升,雖然歷經幾次震盪,但仍回到2萬點以上。而外資擴大買超臺股,也升高近期對新臺幣升值的預期心理;不過,這也表示,即便面臨美國關稅政策挑戰,外資仍然對臺灣的產業深具信心。 第三,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卻有許多不實訊息,企圖影響市場的預期心理。我們非常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竟然鎖定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了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 身為總統,我必須再次強調,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政黨可以競爭,人民不能犧牲。 第四件要跟大家報告的是,中央銀行,以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過,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沒有涉及匯率議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臺美貿易逆差,主要是長年所累積而成的國際貿易分工結果,就以今年二月的統計來說,臺灣出口美國的產品,有將近7成,集中在由美國買家主導的電子產品,包括了人工智慧、資通訊、半導體跟相關產品。這不僅證明臺美供應鏈之間的分工,也表示臺美之間的供應鏈,可以互利、互補。 另外,雖然因為貿易逆差的原因,臺灣被列入美國的觀察名單,但從未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也正因為造成臺美貿易逆差的原因,與匯率無關,臺美之間的談判,自然不會提及匯率議題。因此,我也要請有心人士,不要再刻意散佈不實訊息。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當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以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這三大原則之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 臺灣的經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打拚,才從家庭工廠,成為世界大廠,不分朝野政黨,無論政治立場,我們都有責任共同守護。 我也要拜託所有好朋友,把我報告的分享出去,把正確的訊息,分享給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來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