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08月13日
總統:繼續培育專業技術人力,鼓勵青年學子磨練技能,有更強專業
總統出席「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頒獎暨閉幕典禮

蔡英文總統今(13)日下午出席「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頒獎暨閉幕典禮,除頒發金牌予獲獎選手、參觀選手作品外,強調政府將會繼續努力培育專業技術人力,鼓勵青年學子磨練技能,讓自己有更強的專業。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各位獲獎選手,都已經證明自己擁有足夠的技術,也有學習的精神,可以面對來自工作現場的各種挑戰,更是業界搶著要招募的人才。

總統指出,「國際技能競賽」是一個已經有66年歷史的國際賽事,可以說是工藝技術領域的奧運。現在正在舉辦的奧運,是要展現個人意志和運動的潛能。技能競賽,則是要表現個人在專注力、邏輯與手藝的潛能。靠著這些技能,人類的科技和文明才能夠不斷進化。

總統提及,以國家的角度來看,經濟要持續成長,產業就要健全。產業要健全,技術人才是不可或缺。就算「自動化」、「智慧化」已經是世界的趨勢,但產品的製造還是要回到最基本的識圖、鉗工,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能力。

總統說,不只工業領域如此,對於強調人性和體驗的餐飲業或服務業而言,更難有機器可以取代手工的質感。所以,先進國家都非常注重專業技術人力的培育,這也是政府會不斷努力的方向。

總統表示,政府希望持續透過「全國技能競賽」這樣的活動,除了培養國手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鼓勵青年學子磨練技能,讓自己有更強的專業,並且運用在職場上,帶動各行各業技術的提升。同時政府也會加強產學合作,讓學校的課程和現場的實作可以緊密合作,並且讓技職體系的學生,擁有更寬廣的生涯路徑。

總統指出,在傳統的技術能力之外,政府要更積極把「數位能力」也列為技職課程的重點,來因應產業升級和轉型的需求。推動這些工作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扭轉社會上的刻板印象。

總統認為,過去半世紀以來,靠著許許多多手上沾滿油汙的黑手前輩,我們不只滿足世界上最嚴格客戶的品質要求,也奠定了臺灣社會繁榮的基礎。因此,「黑手」不應該是一個貶抑的名詞,「黑手」是一個最有尊嚴的職業。未來,政府還希望培養出既有卓越的手藝,也有很好科技素養的「黑手2.0」帶著臺灣走向下一個時代。

總統表示,如果整個國家朝著注重技能的方向來努力,「臺灣製造」這四個字也會被賦予新的意義。「臺灣製造」將會代表一種尊重技術人才、重視技職文化的傳統,這就是臺灣商品和服務最好的品牌保證,「各位是國家最重要的人才,臺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就在各位的雙手裡面。請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

包括勞動部長郭芳煜、次長郭國文、勞動力發展署署長黃秋桂及中彰投分署長陳瑞嘉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30日
副總統以「在世界局勢中,看見青年主場」為題進行演講 強調政府挺青年 期勉以自信面對未來
蕭美琴副總統今(30)日上午出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講座,以「在世界局勢中,看見青年主場」為題進行演講,說明政府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積極作為與整備工作。並表示,政府將持續落實居住正義和教育平權,減輕年輕人負擔,同時也在科技、AI創新和在地實踐等領域支持青年。期勉同學們帶著自信去面對未來,用創意及新的工具解決各式問題,讓社會更進步、臺灣更好。 副總統感謝師大的邀請進行演說,首先提到國際情勢時表示,這幾年來世界變化快速且存在許多複合式挑戰,包含俄烏戰爭、中東衝突、海底電纜遭破壞、全球貿易秩序重組、世界各地野火、颱風與金融資安攻擊等,每個危機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其中,可以看到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等國家正密切互動合作,衝擊全球秩序與安全。 副總統也表示,面對全球局勢日益不穩定,包括氣候變遷、地緣政治衝突等多重挑戰,許多國家已明確提高國防預算,例如北約成員國預計2035年前國防支出占GDP比重達5%。臺灣在近年已持續將國防預算維持在GDP約2.5%左右,明年度更預計編列至3.32%,不僅展現保衛國家的決心,也將藉由推動「國艦國造」、「國機國造」、「無人載具研發」等,強化國防產業鏈,促進科技與經濟發展。 副總統指出,在國防與民防方面,臺灣借鏡瑞典、挪威等歐洲國家經驗,製作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內容涵蓋各類災害應變指引、防空與海嘯警報聲辨識及防災避難流程等,強化全民風險意識與應變能力。臺灣面臨的挑戰不僅是潛在戰爭風險,還包括地震、颱風等各式災害,也曾發生氣爆,當重大災害突發時,第一時間的正確反應至關重要,上開手冊將成為每個家庭的防災基本配備,並可透過QR Code下載分享。 副總統提到,近年已在臺南等地實施海嘯疏散演練,提升地方政府與民眾的協同應變能力。日本311大地震後引發的海嘯經驗,也顯示提早演練與預警系統的必要性,未來災害應變警示將研議以類似「海嘯警報」的方式進行,讓全民快速辨識、迅速應對。此外,在面對假訊息與認知作戰的挑戰方面,新版全民國防手冊也特別強調「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並提醒全民辨識AI生成假訊息的重要性。 副總統指出,由總統主持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聚焦五大主軸,包括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以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路安全。透過跨部會、跨領域的行動來強化臺灣整體的社會韌性。 談及民力訓練,副總統肯定相關民間單位,多年來在防災與國際救援的專業貢獻,積極投入防災教育,培訓上萬名「防災士」,展現臺灣社會的合作精神,同時表示,當災難發生時,每個人都需要學會保護自己和身邊的親友,有能力再與政府合作協助他人。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挑戰,臺灣必須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無論是國防預算的提升還是全民防災知識的普及,都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在戰略物資盤整及維生配送方面,副總統提到,除了平日備妥個人防災包,農糧署也盤點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全臺所需糧食量,協助災區糧食和緊急物資的配送。此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也十分重要,包括生活必需的水、電和通信;另外還有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都能在內政部推出的「消防防災e點通APP」中找到相關資訊 。 針對資通、運輸及金融網路安全,副總統指出,近年臺灣引進衛星通訊系統,確保緊急情況下的基本運作和救災需求無虞,未來也將持續擴大部署。 談及照顧青年政策,副總統說,政府持續努力落實居住正義和教育平權,希望減輕年輕人負擔,包括住宿補貼、學雜費減免、通勤回饋、心理健康支持、基本工資調升,及發放文化成年禮金和青春動滋券等,期盼青年廣泛接觸多元文化、活動與專業領域,同時促進文創與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 副總統表示,政府同時也在科技、AI創新和在地實踐等領域支持青年。當前全球正積極發展太空通訊,不僅推動產業應用,也深刻影響日常生活。同時,國土測繪、生態環境監測、氣象預報等衛星技術更與大眾息息相關。政府藉由舉辦競賽,鼓勵學生勇於探索太空,掌握未來關鍵科技。並指出,政府提升國防預算,不僅為強化國防實力,也期望同步帶動工業、航太產業的發展,以及各類無人載具的應用。AI將成為未來新的經濟成長動能,臺灣除了在硬體方面持續精進,也期望未來在應用軟體領域展現創意與突破。 副總統同時提到,政府也提供青年在地實踐的機會,透過文創、地方創生,讓地方再度活絡。並以農村洄游競賽為例,說明如何以創意結合在地產物,進一步推廣臺灣特色。此外,政府也長期支持技職教育,透過產學合作,培養專業人才。 副總統談到,相信每個人都有夢想,政府希望在青年朋友的逐夢過程中,有機會與國際連結,因此賴總統提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期盼青年們踴躍提出申請,讓每個有夢想的年輕人都有機會與國際接軌,在國際交流的過程當中可以學習或受到新的啟發。 副總統說,現在年輕人要面對的世界非常複雜,因為世界變化快速,包括AI等各種工具、資訊與連結,遠比過去世代豐富。但年輕人同時也擁有更多工具,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工具,以及維持面對世界的自信。期勉同學們帶著自信去面對未來,用創意及新的工具解決各式問題,相信能讓社會更進步、臺灣更好。 隨後,副總統與師範大學師生進行座談,針對青年的國際參與、如何掌握國際脈動,以及自身從政各階段的心境分享等,副總統都一一回應,現場氣氛熱烈愉快。包括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8日
總統出席師鐸獎表揚大會 強調推動教育平權與擴大教育投資 達成全人教育目標
賴清德總統今(18)日上午出席「114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感謝得獎老師用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為國家培育優秀人才。並表示,政府會持續推動教育平權,擴大教育投資,幫助年輕人搭起逐夢的舞台,盼共同努力建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快樂學習,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受邀出席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適逢教師節前夕,要代表全體國人向全國教師預祝教師節快樂,感謝每位教師盡心盡力春風化雨,為國作育英才。同時提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及家長對師恩的感念,社會也將老師與天地君親並列,顯示對老師貢獻的尊崇,因此可以代表國家頒獎給所有得獎老師,深感榮幸。 總統指出,得獎者雖來自不同縣市、學校,也有不同事蹟,但共同精神就是對教育的熱忱數十年來不減、愛心不變;對教育的理想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也願意發揮創意,為學生、為教育做出奉獻,令人欽佩,要再次代表國家表達感謝。 總統說,今天之所以能夠站在這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很幸運在小學、國中、高中乃至於大學,都得到老師的啟發與教誨,也在國家民主化後教育蓬勃發展,因為教育獲得專業知識,得到民眾支持,進而站在這裡領導國家。身為總統非常重視教育,首先要推動教育平權,國家有責任給予孩子獲得教育的機會,教育栽培人才,人才多、人才好,國家社會自然會好;個人透過教育改善生活,國家社會也會跟著好。 總統談到,政府推動不論公立、私立,高中職一律免學費,過去因為政府對公立大學補助較多,因此學費較便宜,私立大學補助較少,學費自然較高。根據研究,孩子考取公立或私立學校的其中一個影響因素是教育資源,偏鄉教育資源較少,孩子考上私立大學的機率則高。因此,政府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3.5萬元,另額外提供經濟弱勢學生每年1.5萬至2萬元補助。 總統同時指出,政府也給予學生校內住宿補貼,每人每學期5千元,教育部更協助公私立大專校院學校宿舍整修、改建,滿足學生住校需求。針對在外租屋的學生、就業青年或家庭,政府同樣給予租金補貼,每年投入300億元預算。此外,也推動「TPASS通勤月票2.0」以減輕通勤學生交通負擔。期盼協助來自不同地方與家庭狀況的學生們透過教育改善生活。 總統強調,全人教育非常重要,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都很清楚,也身體力行。學生的個體差異應予以注重,因材施教,同時啟發孩子的潛能、注意身心均衡發展,建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快樂學習。近年來,政府鼓勵大專校院和高中針對未來全面人工智慧化和淨零轉型的時代,開設相關課程,讓高中生能及早認識人工智慧的原理與應用,及淨零碳排的重要性,有助於提升本職學能,協助企業、國家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 總統表示,除了學校給予適性的教學,政府也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鼓勵15到30歲的年輕人,依據興趣、志向提出計畫向教育部申請,最高可獲得200萬元補助。今年已確定通過申請的青年有1000多名,很高興看到大家能出國追求夢想。同時指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目的不在讓學生出國拿學位,而是政府要幫助有夢想的年輕人搭起逐夢的舞台。 總統提到,9月9日「運動部」掛牌成立,首任部長是由兩屆奧運金牌得主李洋擔任,盼藉由「運動部」推動全民體育,同時幫助發展競技運動,讓年輕人能得到國家支持,站上國際舞台追求夢想,同時為國爭光。此外,政府也要推動運動產業,期盼年輕人選擇當運動員,即使離開運動場後還能在運動領域就業,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總統同時強調,我國教育經費受法律保障,每年教育經費不得低於前3年決算歲入平均之23%。因此,政府除了擴大教育投資,也積極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現已進入第二期5年計畫(2023至2027年),共投入970億元,一方面提升大學品質,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另方面協助大學提升國際競爭力,培育更多優秀學生。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每一位老師的貢獻,用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未來政府會繼續給老師更多支持,一起努力幫助學生們有更多圓夢的機會。 隨後,總統親自頒發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獎予獲獎老師。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教育部長鄭英耀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3日
副總統肯定青商為百工百業注入創新、創造及行動力 讓臺灣持續向前
蕭美琴副總統今(13)日下午前往宜蘭出席「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2025年全國年會』開幕典禮」,肯定青年是未來的信念和希望,也是現在的行動力,促使臺灣持續向前、世界不斷改變。並提到,政府會做產業的後盾,加強對青年的照顧,期盼與民間夥伴共同努力,讓青年持續走在時代前端。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再度來到國際青商會全國年會,和大家一起相互鼓勵,也肯定青商會的年輕朋友充滿活力,除在各自的領域打拚,並參與服務社會及保護環境,甚至在國際上提高臺灣的能見度。 副總統指出,國際青商會的核心價值就是今年大會的主題—「激發青年影響力,成就時代新世紀」。青商是臺灣未來的領袖,為百工百業注入創新、創造及行動力,也積極參與社會。這不只是國際青商會的共同承諾,更是臺灣青年對這座美麗寶島的共同使命感和信念。青年不僅是未來的信念和希望,也是現在的行動力,更已經用行動證明,機會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一步一步創造出來。無論是拓展事業版圖、尋求跨國合作,或是把創新和永續理念融入企業經營,大家都是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力量。 副總統提到,世界變化得很快,包括地緣政治的挑戰、新的關稅政策,都為過去數十年來的國際貿易體系帶來突破性的變化,每個國家都以不同的方式應對。臺灣並非首次面臨難題和困境,在臺灣國際處境最困難的70、80年代,就有一群造山者以勤奮和努力,創造出一座座護國群山。 副總統表示,在現今變動的世界中,臺灣擁有新的經濟動能,AI也對全球百工百業帶來突破性的變化和風險,相信每位青商都有掌控AI的把握。上週臺灣股市再度突破歷史新高,上月的出口值也首次超越南韓,這證明了臺灣人總是在不同的挑戰中持續前進,並找到新的機會。而青商會就是將人、資源、產業及世界連結起來的重要橋梁,不僅為地方注入活力,更是促使臺灣持續向前、世界不斷改變的正能量。 副總統提到,有些產業在淨零、數位雙軸轉型過程中步伐較慢,政府希望能成為產業的後盾,並加強對青年的照顧,包括推動租屋政策、稅賦減免、幼托補貼、育嬰照顧及新青安貸款等,期盼減輕青年的負擔。另外,政府也針對在學青年提供學費減免、住宿補貼及各項獎助學金,更推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讓下個世代的青年在求學或初入社會的階段能有更豐富的國際體驗與視野。 副總統表示,政府將與民間夥伴共同努力,讓青年持續走在時代前端,也祝福大家在這次年會中交流經驗、分享人脈,找尋新的靈感和舞台,期待持續在世界上看到臺灣青年的力量。 包括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長蔡政諺、國際青年商會執行副總裁Mark Joseph David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9日
副總統期勉「玉山永續講堂」成為企業與學術合作新典範 共同守護臺灣永續發展
蕭美琴副總統今(9)日上午前往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出席「玉山永續講堂」動土祈福典禮,肯定玉山銀行與臺北大學用教育孕育永續力,也期許「永續講堂」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盼共同努力,用知識和行動守護臺灣的永續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永續講堂」這座嶄新的建築不只是一個空間的誕生,更象徵產業、學術與政府在永續發展這條路上寫下合作新篇章。並向玉山銀行及臺北大學在永續教育領域上的貢獻,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副總統說,玉山銀行長期深耕臺灣,不僅是金融界在永續金融領域的領航者,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這份堅持是企業的成就,更是對社會及未來的責任。玉山銀行捐建「玉山永續講堂」並提供後續的營運和維護基金,落實對跨世代的承諾。這種用教育孕育永續的力量,也展現玉山銀行對教育的熱情以及對永續價值的堅定信念。 副總統接著提到,臺北大學在公共事務、商管和法律領域深耕多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積極推動企業永續發展和經營,透過課程和國際交流,培育具有永續視野的專業人才。永續發展需要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更依賴人才的培育與知識的傳承。期盼「玉山永續講堂」能成為孕育永續人才的重要基地,讓這份知識與責任跨越世代延續。 副總統指出,「永續講堂」這座建築符合對淨零、環保的期待,不僅導入雨水回收、節能空調與智慧燈控系統,更朝向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ED)、臺灣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認證邁進,與民間和政府推動的「綠色建築」及「智慧校園」方向高度契合,更是跨界合作的實踐場域,也是孕育知識、凝聚行動、連結產業的重要搖籃。 副總統認為,教育和產業的連結是讓永續力量持續擴散的關鍵,期許「永續講堂」未來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期盼一起努力,用知識和行動守護臺灣的永續未來。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共同為動土典禮進行祈福儀式,並參觀工程看板,了解工程相關資訊。 包括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建築師安藤忠雄、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董事長黃男州、臺北大學校長林道通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0日
副總統接見盲人棒球隊 盼落實推動運動平權政策
蕭美琴副總統今(20)日上午接見「Taiwan Home Run台灣盲人棒球隊」時表示,政府積極推動運動平權政策,並鼓勵國人在國際賽場上展現熱情與拚勁。期盼共同努力,讓盲人棒球運動持續發展,每位喜愛運動的朋友們都有機會參與。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台灣非視覺運動文化發展協會」邱文昇理事長、台灣紅不讓盲人棒球隊宋展宇領隊及所有選手、教練和志工夥伴。並提到,十幾年前曾參與紅不讓盲人棒球的活動及比賽,深受感動也由衷敬佩,當時還獲得一顆可以發出聲音的盲人棒球(Beep Ball)。 副總統指出,臺灣國人都非常喜愛棒球,政府也持續提倡,希望讓不同身心狀況、熱愛運動的民眾都有參與機會。因此,政府積極推動運動平權政策,並鼓勵國人在國際賽場上展現參與體育的熱情與拚勁,也同時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 副總統表示,無論結果如何,相信每次的拚搏都是累積實力的過程與經驗,也是學習的機會。期盼臺灣所有的盲人棒球活動都能在大家的協助下持續發展,讓每位愛好棒球和運動的朋友們都有機會能參與。 訪賓一行由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賽斯頓(Buck Sexton)及其胞弟梅森(Mason Sexton Jr.)、克茲(Keats Sexton),並接受賽斯頓專訪,針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臺美經貿夥伴關係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今(7)日凌晨播出。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臺灣的公民責任感已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我們注意到臺灣民眾守法且相互尊重,在路上行走讓人感到很安全,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發。另外,現在臺灣與中國之間議題深受全球矚目,人們認為兩岸情勢升溫、危機日益接近,您會如何向美國聽眾形容目前的兩岸局勢? 總統:首先,我很高興聽到你此趟來臺灣看了很多事情,收穫豐碩,另外也謝謝你對臺灣公民社會的肯定。臺灣的確被國際社會稱讚「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花蓮因為颱風引發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街道都是泥沙、很多房子都被泥沙堆積,臺灣社會自動自發地跑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過去幾天有連續假期,第一天假期有3萬多人去、第二天有4萬多、第三天又4萬多,總共有十幾萬人自動自發拿著鏟子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所以臺灣社會也稱呼這批人為「鏟子超人」。 你可以充分感受到臺灣的確是充滿熱情、人民很善良,所以不管是街道或者是在晚上或白天,基本上治安都不錯。 你剛剛提到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我非常期待全球關心臺灣跟中國關係的朋友能清楚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權力侵犯臺灣。第二、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演、破壞區域的和平穩定,所以打破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臺灣人民保護主權、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不應該被解讀為對中國的挑釁。第三、即便臺灣受到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臺灣仍然沒有放棄尋求兩岸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事關重大。我們對和平有理想、沒有幻想,我們認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才能夠得到。 所以臺灣在我上任之後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的國防預算根據北約標準可以達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可以達到GDP的5%。一方面對美國或國際社會進行軍事採購,另一方面推動國防自主,跟國際社會共同開發武器,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共同合作,讓臺灣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對臺灣的安全進一步做出貢獻,包括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機器人,都是未來臺灣要著重發展的項目。 第二是強化經濟韌性,臺灣在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投資在中國,可是去年只剩下7%,現在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讓臺灣的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經濟不但要好,而且要有韌性,臺灣才能夠安全。第三是跟美國還有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嚇的力量,也就是用備戰來達到避戰的目標。 第四是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談判,透過交流合作來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有看到川普總統公開談到,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出兵攻打臺灣。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問:如果您現在有機會與川普總統直接對話討論臺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您希望讓川普總統知道什麼? 總統:如果有機會見到川普總統跟他講述臺海情況的話,我會建議川普總統特別留意習近平目前不僅在臺海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東海、南海也擴軍。中國的軍事演習已經到印太整個區域,航空母艦跨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北海艦隊在演習時繞行日本一周,甚至到澳洲的經濟海域發射實彈射擊。 印太區域持續變化,情勢不斷變緊張,面對的不是只有併吞臺灣而已,當臺灣被併吞之後,中國會更有力量在國際上跟美國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所以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持續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會善盡責任,跟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問:美國過去在外交政策及介入國際事務方面學到一些教訓,因此格外關注那些願意承擔自身防衛責任並展現上戰場決心的夥伴。請問您如何向美國政策圈或公民展現臺灣捍衛自身主權的決心? 總統:我會跟他們說,臺灣有絕對的決心守護自己國家安全,因為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臺灣在保護自己國家時,等於是承諾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剛剛提到國防預算持續增加的原因,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國防預算從占GDP 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 另外,我們也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集結臺灣各行各業、公私力量進行全社會防衛的訓練;我也主持了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共政權定位為臺灣的境外敵對勢力,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共100多條的國安法制,在此會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讓臺灣能更有法治力量、更有國防力量、更有人民參與的力量來守護國家,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我相信自助人助,所以非常贊同你的想法,臺灣或其他國家必須善盡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助才能得到人助,大家共同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嚇阻力量,才有辦法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問:全球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及其發展,尤其是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卓越廠房也引起大家濃厚興趣。請問您對臺美在先進科技、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經濟夥伴關係有何看法?預期未來將如何發展及共同促進繁榮? 總統:臺灣科技產業的確有不錯表現,這是臺灣數十年來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及臺灣人民支持下的結果。但我必須謙卑地說,台積電或臺灣半導體產業只是生態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包括:美國是創新、研發、設計,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日本有材料和設備,韓國有快速記憶體,臺灣是晶圓的邏輯製造,荷蘭擁有重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整個半導體生態系裡面美國獲得80%的利益,所以美國還是居於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美國還是要繼續領先全世界,臺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臺灣也把半導體產業看成是對世界未來繁榮的重要責任,所以臺灣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未來美國在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的時候,相信台積電一定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問:在與臺灣政府官員會晤過程中,談到家庭組成,美國最近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美國觀眾可能會很有興趣聽到有些國家試圖透過政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鼓勵婚姻和促進生育率等,使社會持續壯大,也更有韌性。請問臺灣有哪些促進生育率的措施?這些政策目前實施的成效如何? 總統:很高興你肯定臺灣這些作為。其實臺灣這些政策也參考了美國及國際上一些國家進步的做法。目前我們整個策略是,第一,0-6歲國家跟家庭一起養,小孩子0到6歲每個月都有錢可以領。另外,不管是公立或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 另外,我們對老年人也有長期照顧系統,全臺灣有1萬5千個據點,大概有10萬個長照服務員在幫助65歲以上的長輩和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好的照顧。 如果年輕人要結婚,結婚有生小孩的家庭可以優先得到住到社會住宅的機會;如果要買房子,可以得到政府利息補貼;只想要租房子,也可以得到政府的租金補貼;不孕夫婦政府也可以補助他們去接受人工生殖。 另外,我們也在減稅,這是臺灣歷史上對社會投資最大的時刻,也是減稅最多的時刻。這些作為就是要讓年輕人敢婚、敢育、能養。我也注意到川普總統目前要減稅,我們希望家庭的負擔能夠減少,讓更多人能夠組成家庭,讓社會能夠安定、繁榮發展,然後國家才能夠生生不息。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